99/05/17台中進階班 〈學員賴榮迪整理〉
左掤和從湧泉帶動的關門是這週上課的重點。
教練告訴我們練拳移位時要以實腳來帶動虛腳,關門時,要以實腳湧泉為動力來源,慢慢的關門。
然而在實際的練習中,自己覺得這二個重點都很難,經常自己覺得做到實腳先動了,但實際卻是沒有。然後再說以湧泉帶動身體的旋轉,更是難,因為要感受、體會那湧泉的力量實在很虛無的感覺,偶爾感覺像是有了,但也只是一點點,那感覺也不持續,一下子便不見了,所以特別的讓人抓不到頭緒。
但有一點讓我覺得很神奇的地方,教練教我們擺好定式後,然後要我們聽口令一點點的轉,我總覺得自己沒有動,但身體確實一點點的轉了方向,好像被催眠了一樣,很有意思。教練告訴我們,就是這麼一點點就夠了,湧泉一點點的轉,自然身體便會被帶動,我們練習關門的通病在於想要快點轉到定位,這反而是違反了道家的原則,同時,只有外在不動的轉,內部的五臟六腑才會動,如果是外在的動,內部的五臟六腑便不會動,也就達不到我們內部養生的功效,而這也是我們道家太極拳跟別人不一樣且獨特的地方。
教練的話:
每次在講解關門〈換位〉要一點一點的關時,部分學員反應都認為,太難了做不到!但在不斷的以催眠方式要求大家以一點一點的關門時,都能完成動作,因此練習這些一點點的動作真是要耐得住寂寞。
道家太極拳拆來練是寶,是我老師的心得。原由是鄭曼青師爺在一次三軍大學演講太極拳時,遭到白鶴拳老師郭連蔭學生起鬨,場面有些失控,在場練過劈卦、通臂拳的九十多公斤翁子川師伯挺身表示:「你們誰要向我老師印證,要先過我這一關。」結果大家知難而退。師爺為感謝翁師伯,乃約他晚上九點在師爺和平東路寓所相見,並告知太極拳要拆開練,惟翁師伯未體會師爺苦心,認為沒有得到練拳秘密,將此事告知老師。老師即把此法視為本門練拳的至寶,因此從預備式至合太極拳都是一動一動拆開練,才能動作正確、虛實分清、全身放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