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學發勁,不是只有將對方拔根為目標,遇有傷患也能以「炁」改善!


       


        最近有位學員騎腳踏車自摔,照成左手掌黑青無法抬起,到醫院檢查,診斷說是無骨折,拿了消炎藥,但持續幾天手乃紅腫沒有改善,直到上課時,幫他檢查,發現手肘有硬塊,幫他以「炁」順氣,腫消了,手也能抬到肩膀平,但仍無法舉高(到底還不是執業專業人員)。

        第二天,手已消腫,但無法正常抬舉,改到中醫看傷科,才查出是脫臼,經推拿治療後,改善許多。隔了一週,上課時表示手臂抬起時,手肘仍會痠痛。為驗證學「道家太極拳」有「體」必有「用」,請兩位資深學員,分別輕按該員手肘,再以「大乘法」方式發勁。每位學員發勁完,該員即感到手舒服且放鬆許多,能抬高一點!

      學本門太極拳除健身之外,也不是只有發勁,將對方拔根為目標。遇到有上述傷患情況,能以「炁」發,透到傷處協助改善症狀,表示學習路徑是正確的,可放心再繼續努力下去!若手出力的發勁,患者會不舒服,且沒有改善,應該是走到外家拳功夫,非「純炁功太極拳」了! 

2021年12月26日 星期日

110/12/20 台中班年輕時跟知名大師練氣功,當下非常舒服,但隔一陣子之後,就非常的疲倦,不知什麼道理。

       有學員反應:年輕時跟過知名大師練氣功數十年之久,每次早上練完非常的舒服,但到下午之後,就非常的疲倦,以前不知什麼道理。開始練本門太極拳之後,才知道有關呼吸的氣功或者以意念練的氣功,因用力練容易疲倦。
        由於練「炁功」求感覺是不可避免的罩門,為找出學員的問題,當下,以兩人一組練習養丹,未練習者一手放在練習者的頭頂,另一手守放在胸部的位置,結果,發問學員及有練過靜坐、打坐、瑜伽者由於習慣使然,不易改過,表情嚴肅,頭頂都比較熱且胸部有些起伏的現象。追查原因,發現上述者練習者,雖想改但潛在意識仍會強調如何呼吸甚至控制呼吸,以致練習養丹之際,不知不覺就會有吸吐。
        本門炁功崇尚黃老學說,如道德經第25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講求自然,丹田需水不揚波,沒有起伏現象。因此建議上述學員以數數目的方式轉移注意力,經解惑之後,才改變了這種情況,並要求晚上睡覺時,以此方式練習,然後再心得報告。結果反應,連續幾天都很容易入睡,不像以前會東想西想,困擾一陣子才能入睡。
         練習純炁功不可以意念、想像、肌肉來控制,這是五氣的「火」太多,產生「陽」盛「陰」衰,「陰陽不調和」容易練出一些症狀:輕者手指抖動,嚴重者頭部會不經意的點頭,更嚴重者則是不時的聳肩,久之引發健康危機。這些不是純炁功太極拳要求的「陰陽調和」達「水火既濟」無形無相現象,在養生,甚至武術應用上都已出現差錯,不可不慎!

 

2021年12月24日 星期五

110/12/22婕克班練鳥申虛腳擺盪如同鐘擺一樣來來回回,感覺輕鬆不會腳酸!

        早期華人主食是稻米,因此練「鳥申」是讓榖氣得以消,達養身目的。而本門稱「純炁功拳」即需知道如何練「炁」,鄭曼青師爺說:「鳥申」是練「湧泉貼地炁有根」。因此如何練好「鳥申」就非常重要!
         練習時需保持全身放鬆,故以邊落胯邊將虛腳抬起,身形維持不變,不可為了根固而下蹲。
        由於是落胯狀態,故實腳腳心是放鬆站好,十個腳趾也不會抓地,當本身的「炁」由實腳腳心往下走時(練炁有根),帶動虛腳保持膝蓋不動情形下,小腿向上往鼻尖略捲。而有下必有上,地炁會回到身上,使得虛腳擺回原位,如此同鐘擺一樣來來回回(腿法),非常規律的「平整、均勻」。由於是「炁」在帶動,因此練習時不會感覺腳酸,若有腳酸或喘,必是腳趾抓地用力使然!

 

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

110/12/21科博館班練本門太極拳是借「地炁」到身上,再與「天炁」交換,是天地人結合太極拳!

一、 去(109)年11月練習初階發勁,兩人雙手出力互握,發勁者與被發者互相頂著,只要輕輕鬆鬆晃動,即可將對方發起,大家練得高高興興,但這種發勁,是手出力的「技巧」,一學就會,讓對方不舒服且手酸也耗炁!

二、經過多年「由下而上」的磨練,再次練習發勁,發現「炁」旬日如一張紙的成長,有了小成效。雖然仍會借身體的衝擊力發勁,但糾正之後,馬上能修正,雖不熟練且發不好,能持續練習好幾次都不覺得累,證明練「道家傳統太極拳」是借「地炁」到身上,再與「天炁」交換,是天地人的結合「純炁功太極拳」!

〈影片在頁面底下『查看網站版』點下去就可以看到〉




110/12/16竹南班練「熊經」只能以感覺求「五心相通」,是無法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

       「熊經」是每位學習「道家傳統太極拳」必修的課程,但要練到符合鄭曼青師爺說的「由下而上」捩轉卻非易事,由於先天動手習慣,因此本門「改錯拳」就是要改動手、動肩的舊習。這是非常重要的功法,但學習者大都認為:要學習新的課程,才有學到東西,因此忽略「由下而上」的基本功。
        每次重新上「熊經」課程時,發現不注意「由下而上」要求的學員,就會大剌剌的「由上而下」的旋轉,整個軸心偏離,完全無法「平整、均勻」。而知道「由下而上」的學員,雖非常注意,由於習慣影響,但仍會上半身先動,軸心偏離,只是沒有上述學員離譜,可見鄭師爺所創的「熊經」不是一練就上手(一練就會是技巧),需透過師承的指導,改變思維,才能逐漸進入「上下有根」的捩轉
        學本門太極拳,對此「基本功」需下許多,許多時間去修煉,練錯了就要改、再修、再煉,再錯再改、再修、再煉,如此不斷重複,每次上課再提出練習心得,愈肯修,愈能進步!而不是任其存在,認為練習時間久了,就能改變,如此,即使練久了,被人稱「前輩」、「大師兄」也如同初學者一般,練「熊經」只能想像或感覺求「五心相通」,而無法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

 

2021年12月17日 星期五

一開一合以河車倒運發勁就是本門拔根的秘密。

〈影片在頁面底下『查看網站版』點下去就可以看到〉

         黃帝內經說:「緩節筋柔而心和者可使導引行炁」,放鬆如法練連根晃,炁會旬日一張紙的成長,時間到了,如同太極拳經說的:「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乎於手。」由湧泉下面,向上反應,從腳開始一個關節一個關節向上晃動,一前一後的晃動,也是一開一合,一歛一放,如同影片所示。這一晃、一開一合就是本門發勁的秘密。


2021年12月16日 星期四

110/12/15婕克班多練「降魔降心」腦部老化趨緩之外,也會越練越聰明!


        今天進度是「降魔降心」,「降魔」是
將不好的念頭除掉。「降心」則是讓原本直上直上的氣,成煉精化炁,讓炁由心窩往下走經丹田到玄陰穴,向膂督脈倒運,達太極拳體拳歌「浩然氣能行乎手」境界。因此黃帝內經說明如何「行炁」:「緩節筋柔而心和者可使導引行炁」。

        練本招式,注意鬆膞、鬆胯、鬆腹,如何做到,須注意兩手掌合十時,不可用力,尤其掌根,雙手在放鬆狀態,初期練習細數十指尖的跳動會如同心跳一樣,隨著如法練習時間拉長,轉移至雙手勞宮,好像雙手捧著心臟一般,如另一人雙手放在練習者雙手外緣,可以感應心跳一張一合。如法練習時間有四、五年,也能轉移至玄陰(男生才有),是道家「添油」的功夫相對鼻息也會減弱至幾乎沒有,如同龜息,達到養生目的。

        另練此功法,由於全身放鬆狀態,眼睛凝住一點,「炁」會自然經玄牝通過腦下視丘和松果腺,透過腦後,如有人手放在練習者後腦,會有一陣一陣的溫溫氣傳到勞宮,代表腦袋保持通暢,多練此招式,腦部老化趨緩之外,也會越練越聰明!

2021年12月11日 星期六

110/12/8婕克班「養丹」能預知身體狀況也是術後療癒最佳功法!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提到,原本學「江南六怪」所傳功夫不到位的郭靖,經全真派馬鈺道長教「呼吸、坐下、行路、睡覺的方法:『思定則情忘,體虛則氣運,陽盛則陰消。睡覺之前,必須腦中空明澄澈,沒一絲思慮…』之後,漸漸身輕足健,半年之後,本來勁力使不到地方,已可以自然而然用上巧勁且快又準,讓武功大進。
        這雖是小說情節,但本門也有類似功法,只不過不講呼吸功法。其他如行、坐可「叩心齋」調合陰陽二炁。「養丹」則是行、坐、臥都可以做,讓「炁」達新陳代謝、年輕化目的,是道家內功最後的總乘。練了一段時間,漸漸有身輕足健,不易疲勞的感覺,皮膚也趨於亮麗。因此每次教「養丹」總會一再叮嚀,有空多練,尤其坐車、看電視時是最好時機,晚上睡覺更要養成習慣!

         本周講課時,學員同時練習,有人反應如下:

一、動過手術的地方非常疼痛!

二、頭部脹脹,呼吸困難!

三、肚子咕嚕咕嚕的響!

四、腹部不舒服!

解惑如下:

一、動過手術的地方,復原不理想,「炁」無法順利通過,以致產生疼痛,建議繼續練。結果,十分鐘後,表示已不再疼痛!這種功效,已有多位手術後,甦醒立刻做,術後疼痛的感覺減輕生甚多!

二、注意呼吸,以致「炁」滯,往頭部遊走,本門練的「炁」是從前面「任脈」下,後背「督脈」上,不會直上直下,建議,不要管呼吸,以數數目方式,轉移注意呼吸的意念。改善後,已不再頭暈、呼吸困難情形。

三、肚子會咕嚕響,代表胃腸功能較弱,多練習可以改善!

四、有不舒服地方,需注意,代表該部位有健康問題。建議檢查之外,更要勤練本功法!

        好的功法很容易學會,難的是無法堅持到底,學一段時間,看不到成效,就學別門別派,以為「集各家之長」能「萬法歸宗」,其實會走向「用想」求「有」的炁功。而本門的「炁功拳」是「無形無相」求「無」,走完全相反的路線,因此只要是用想的炁,或以想像而產生的炁,都不是本門所練的!

2021年12月10日 星期五

110/12/09竹南班遵守拳理,移位做到身體向前(陽),湧泉向後(陰),就能挫動對手輕易拔對方的根!

       本影片討論前篇文章,如何在移位時,遵守「平整、均勻」、「腳掌放鬆」之下,做到身體向前(陽),湧泉向後(陰)。目的符合張三丰祖師遺論所說:「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斷,乃攮之速而無疑。」要求。若想將對手敵人發起離地拔根,必先「寓向下」此「寓」即是「炁」,故身體不可下蹲,也不可腳趾抓地,只是身體輕輕晃一點點,「炁」便同時向下,因陰陽同出之際,就能挫動對手,而不知不覺拔根離地三步之遠,這是本門發勁的秘密!

〈影片在頁面底下『查看網站版』點下去就可以看到〉


2021年12月9日 星期四

110/12/05台中班不要練一、兩下沒改善,就停止練習。要如鄭師爺說的「如其法善」!


        今天有學員表示:「五十肩練那一式有效?」另一位也說:「怎麼治療經常頭暈?」這些症狀,以前上課都有提到如何解決,但由於上課時,只會聽如何熟練動作方式,疏忽對身體的好處,因此可能會如鄭曼青師爺在黑皮書上說:「太極拳原為祛病延年而已。如其法善,不論何人所創則善矣。苟其不善,雖黃老所著,於我何有哉。」

          解決之道:

一、五十肩的症狀:多練「太極運動十三式」第一式「一領地天動三焦」第三個動作~雙手左右拉開平伸,與肩平高,不動腕關、手肘,以肩關帶動兩手臂向上(下)向前(後)一起旋轉。若肩膀沒有任何不適,再找前後、上下位置,直到非常疼痛位置,咬牙忍痛練習,一般練個五、六下,疼痛指數會慢慢下降。手臂累了,就休息。輕症者練三、四十下,就會舒服許多。重症者需持續一、兩個星期。不要練一、兩沒改善,就停止練習。要如鄭師爺說的「如其法善」。

二、頭暈、耳鳴者:多練「橐籥功」,只要有空練個一、兩下,也是有效果的。若能每天持續下去,症狀應該會逐漸改善!

2021年12月8日 星期三

110/12/07科博館班為確定自己身體站穩,十個腳趾出現用力抓地的情形。

        移位要求「平整、均勻」是本門基本功,看似簡單的動作,但如未遵守要求執行,一般常發生如下狀況
一、因習慣使然,移位必會前腳先動,以致兩腳無法同時前進、後退,產生歪斜,到定點會下蹲。
二、動手、肩習慣,上半身會主導,以致到定位,上身傾斜,臀部留在後面。
前述一、二情形,因身體站歪,要如鄭曼青師爺所說:吞天之氣可能無法體驗的。
三、為確定自己身體站穩,十個腳趾出現力抓地,以致摸腳背是硬的。
四、為求炁下湧泉,用力下踩,與前三同樣,摸腳背是硬的。
後三、四在湧泉出力情形下,要如鄭師爺說的「若問余四十年之心得,卻只有十二個字,曰:吞天之氣,接地之力,壽受人以柔。」腳不鬆,如何接地之力,只能說難、難、難!
        本周上課針對上述問題,以兩人一組方式進行練習,要求練習者腳底放鬆直直往前、往後,遵守由下而上的「平整、均勻」移位,身體走的方向與湧泉是相反的。練習者有出現問題,未練習者即告知問題所在,以免練習錯誤的動作。

 

2021年11月30日 星期二

110/11/25竹南班求站絕對虛實分清時,兩小腿較站中正緊繃!

        有學員表示:「以前練拳,只要移到定位,會被要求虛腳抬起來,代表能虛實分清,感覺虛腳比較鬆。但現在,要求走直線到定位,卻不要求虛腳抬起,反而感覺雙腳沒有以前鬆了,不知問題出在哪裡?」
        這是好問題,由於剛開始練拳時,大家對虛實分清非常重視,在定式時,能把虛腳抬起視為做到虛實分清。但學習時間久了,發現此種站法,身體是歪的,膝蓋容易內扣,且把全身重量壓在大腿上,傷膝蓋。地炁也不易導引到身體,無法達到張三丰祖師拳論提到的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
       先師晚年上課,對定式虛腳抬起已不強調,重點擺在身體前後虛實,先練實腳六、虛腳四,慢慢練實腳七、虛腳三,再練實腳八、虛腳二,只要練實腳九、虛腳一即可,且強調沒有絕對的虛實分清。因此不要求絕對虛實分清的課程,在習慣以往心理下,認為雙腳沒有以前鬆!
       而為了證實兩者對「鬆」差異,如影片內容所示:
一、站絕對虛實分清時,身體是歪的,兩小腿緊繃。
二、身體站中正時,身體前後分虛實,只要身體重量在實腳六,虛腳四,兩小腿即比前者鬆許多。

〈影片在頁面底下『查看網站版』點下去就可以看到〉


2021年11月28日 星期日

台中新班開課日期定111年1月3日,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報名體驗!


〈在頁面底下『查看網站版』點下去就可以看到影片)

想延緩老化、預防失智嗎?

有五十肩、腰背痛、運動舊傷、睡不好、心悸、耳鳴手腳冰冷、富貴手、白內障乾眼症、板機手等問題嗎?歡迎體驗道家太極拳課程! 

  道家養生太極拳台中班(台中市旅順路2段78號 「全聯福利中心」三樓民俗公園斜對面) 新班111年1月3日開課,歡迎有興趣練「內動」、「不動手」太極拳的朋友報名參加!

ㄧ、開課地點:台中市旅順278 「全聯福利中心」三樓 (民俗公園斜對面)
二、開課時間:111年01月03日〈星期一〉晚上7點至 9 
三、課   別:十二週一期〈 每週一授課〉
四、報名聯絡:
范先生0920-539569                                    謝老師0910565519

110/11/24婕克班能練會疊腰,再推練太極拳三十七式的每招每式,境界是不同的!


       太極運動十三式的「七巧連環神仙手」是道家太極拳三十七式的「雲手」,也是鄭曼青師爺強調「太極拳炁宜鼓盪功夫,本式後腰練法是最要緊。」
        所謂練後腰,就是疊腰,但不是後腰腰眼相疊,而是向左旋轉時,左腰眼向上,右腰眼向下,形成一上一下的疊腰。文字形容一看就明白,惟練習時需堅持「不動手」,因此以兩人一組方式練習,如遵守規矩,即使初學,未練習者輕按其後腰也能感覺一點點的疊腰。但如以意念求感覺或扭動後腰,則未練習者無法摸到練習者做到疊腰要求。
        疊腰是本門號稱「純炁功拳」的內炁與外炁相鼓盪、相呼應的秘密,是延年益壽的秘方。因此對此功夫希望大家多下功夫練習,能練會一式,就會有兩式,再推練到道家太極拳三十七式的每招每式,到此階段,所練的太極拳境界完全不同,練一趟拳架相當別人要練數十年的時間,且根本追不上的!

 

2021年11月25日 星期四

110/11/19苗栗公館班練習「太極拳運動十三式」如依自己習慣動手、動腰、動腳,效果會打到骨折的!

        練習「八彎內炁通九竅」仍須遵守「由下而上」、「不動手」的規定。有學員反應練習本功法,腰愈練愈酸,甚至有人表示沒有成效。
        請該兩位學員練習「八彎內炁通九竅」,發現前者只動腰部,後者則只是動肩膀,走錯練習方向。為讓大家有正確觀念,以兩人一組方式練習,未練習者以雙手按住練習者肩膀與腰部,並要求練習者不要做任何動作,只要隨著未練習者,協助左右擺動,但需保持自己的膝蓋及中心線不變。如此練習十幾下,練習者在未動手之下,漸漸體會腰部的舒服。該兩位學員也分享:腰部不再那麼酸痛且舒暢許多!
        本次上課主要告知,「不動手」是本門非常重要的規定,即使練習「太極拳運動十三式」也需照規定,如依自己的習慣動手、動腰、動腳的練習,效果會打到骨折的!

 

2021年11月23日 星期二

110/11/23科博館班堅守不動手才能體會與天地炁做交換!

        初學「一領地天動三焦」都會當體操用力練習,認為只是動動筋骨的運動。但經過多年的訓練不動手,才知本式仍是強調內動的。今天重新講解如何遵守不動手的要領,愈遵守規範,手、腳不容易酸,且在享受的過程練習本功法。
         本影片印證不動手,地炁很自然會引入身體,再藉由雙手捲動方式,引領到頭頂再透到天上,練習者本身不知炁的路徑,因此由另一人,輕貼練習者腳背、膂,就能知道如法練,很明顯炁由下向上走,與天地炁做交換,也是「純炁功」入門的基本功!

〈影片在頁面底下『查看網站版』點下去就可以看到〉


 

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

110/11/23練二炁迴旋眼睛要看哪裡?


        早上氣溫攝氏15度,在寒冷的天氣晨練,有學員問:「二炁迴旋眼睛要看哪裡?是隨著雙手擺動嗎?或者……」為解惑這個問題,分兩人一組練習,
練習者練二炁迴旋時,眼睛隨著雙手擺動,另一人手放在練習者玄牝,練習五、六次後,再練玄牝只注視天空,不隨者看雙手旋出的位置。

經比較之後:

發現:後者炁非常集中溫和,身體在寒冷天氣裏,很快熱起來。前者炁則分散且沒那麼有溫度,且身體沒那麼快熱。

結論:眼睛不隨者雙手轉,玄牝注視天空,與天掛勾,天炁自然會進入身體,雙腳立地,地炁由實腳上,進入身體再從實手出,有天地大自然的能量在身體,在寒冷天氣體溫上升最快速,是最好的保暖功能!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110/11/16科博館班鄭師爺責:「某某,你要死啊!腳跟蹺起,你五臟六腑都吊空了!」

        練習「雲手」重點是如何疊腰:

方法:

ㄧ、由實腳帶動身體的旋轉。

二、手肘不能隨意抬高、伸縮。

目的:讓內炁與外炁相鼓盪,為本門獨特的不傳之秘。熟練之後,再運用到拳架的所有動作的關門。

        而練本門太極拳要求虛腳腳根不可翻轉太多或太高,如同單鞭第四動一樣,否則五臟六腑都會往上翻動,不符養身之道,也不是純道家太極拳追求的「純炁功」!

         這要求是有典故的,先師身前曾提到,在太极拳界亦頗盛名同門,一日他練單鞭第四個小動作時,左腳跟,只略向右多點,鄭師爺即責:「某某,你要死啊!腳跟蹺起,你五臟六腑都吊空了!」先師也常說,腳跟吊空,會把腦袋也吊空,因此不可不慎!

 本次上課重點即在修正如何實腳帶動旋轉,及虛腳根不可翻!

〈影片在頁面底下『查看網站版』點下去就可以看到〉



2021年11月15日 星期一

110/11/13公館班只要一旋轉,實腳湧泉和實手勞宮相通,心、炁、勢合一,達炁遍周身!

      「熊經」是多次強調練「不動手」、「上下有根旋」的基本功,且告知不遵守規定,即使練數十年,是無法體會「炁遍周!身」行「五心相通」的好處!
        今天團練發現有學員旋轉時,有三個缺失:
一、肩膀先動。(地炁不易到手心)
二、未到定位即旋轉。(容易傷膝蓋)
三、眼睛會飄來飄去,未隨身體中心線(鈕扣)旋轉。(勢散掉了)
        為協助該員,請兩位學員幫忙,一位輕點該員頭部,另一位輕按該員肩與腰,只有該員出現前述缺失就提醒,練習多次後,已明顯改善,但這是別人協助,非自己習慣,回家仍須不斷練習、改正,待下次上課,再示範「熊經」,慢慢修正,才能掌握只要一旋轉,實腳湧泉和實手勞宮相通,心、炁、勢合一,達炁遍周身!

 


2021年11月12日 星期五

110/11/11竹南班養身之道是原有器官不加速耗損,而以其他方式取代!


       「降魔降心」是練消除心魔的好心法,也是「添油」的好功法。所謂「添油」先師在「太極拳道幾書上描述如下:百會之正下,會陰穴周圍,亦名玄陰穴,又稱玄關一竅會自然隨之心臟跳動而振動,使周身有一種舒服感,在道家丹功如同「添油」。
       為印證玄陰穴會隨心臟跳動而振動,以兩人一組練習,練習者雙手合十,未練習者一手放在合十的掌心,另一手放在其心臟,剛開始,會感覺到練習者心跳,慢慢會愈來愈弱。相對,合十掌心開始沒有動靜,但慢慢會有熱氣,再來會跳動且頻率如同心跳,代表合十掌心已取代心臟的跳動。
        養身之道是原有器官不加速耗損,而以其他方式取代,本功法的重要即有此特色。而玄陰跳也是如此,分擔心臟跳動。是將後天的「坎離」變成先天的「乾坤」,「抽坎填離」讓火在下,水在上,形成鄭曼青師爺在太極拳論述最後一句說的「水火既濟」,達「河車倒運」練到氣遍周身,進而練精化氣,練氣化神,如同老子所說的「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

110/11/09科博館班重點在養成實腳軸心的旋轉,由另一人協助告知有無錯誤!

        道家傳統太極拳三十七式拳架中斜飛式接雲手,第一動,重要關鍵地方在實腳重心不可偏離,不能為了旋轉,將身體重心後移,同時右手肘不可隨性亂抬、伸縮。有人為了容易做到,而以虛腳旋轉,違反拳經「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的要求。手肘抬起違反「不動手」原則。
        本次課程重點在養成實腳軸心的旋轉,由另一人協助,同時注意「不動手」原則。如同影片:若有身體重心後移或手肘抬起即告知,讓學習者知道自己的方向有無錯誤!

〈影片在頁面底下『查看網站版』點下去就可以看到〉


 

 

2021年11月9日 星期二

110/11/06有憑有據不動手的原則及好處!

〈在頁面底下『查看網站版』點下去就可以看到影片〉

       有學員對前一篇文章提到「一領地天動三焦是建立『不動手』的基礎。」感到不甚瞭解,希望在課堂解說。
        「不動手」是本門非常重要的基本功,也是鄭曼青師爺說的:「太極不動手,動手非太極」。先師在教學過程,對「不動手」要求非常嚴謹,記得有位資深師兄練拳常不自主手肘會翹起來,被先師糾正多次,但難改積習,可見「不動手」說得容易,做到是非常不容易!
        我們從初學太極運動十三式、進而學習道家傳統太極拳三十七式,到推手、大履、最後道家太極五十四式劍法都被要求「不動手」,整個系列學完,再從頭學太極運動十三式,會發現越遵守「不動手」原則,內動效果更好!
        因此藉由本影片印證、不動手原則及好處,不是我說了「算」,或是你說了「算」,有憑有據,練起來才心安!

2021年11月4日 星期四

110/11/04竹南班「一領地天動三焦」是自我療傷的好方法,也是建立不動手的基礎。

       「一領地天動三焦」是自我療傷的好方法,也是建立不動手即上手臂不亂動的基礎。第一動兩手在上三焦處,需遵守上手臂不亂動原則,由小手臂旋轉,另一人雙手輕貼練習者兩旁肋骨,必能感覺有向上捲,代表五臟六腑已能內動。
        如上手臂向前或向上同時旋轉,則未練習者是無法感覺內動,因此建議此法照規矩多練習,三個月後可獲得身體健康的保證!
        有些動作,本身無法做到,如第三動雙手臂向前後旋轉,由於旋轉角度有限,只好請別人幫忙,本照片看似被暴力對待,其實整個手臂旋轉,是相當舒服且對手臂酸痛、背痛、五十肩等有相當療效!

 

110/11/03婕克班上半身帶動,容易傷膝蓋,建議練到不舒服就休息,不要勉強!

      「四象退進益胃腰」是拳架的倒攆猴,本式接前動作「三昧真火連翻動」,因此向側面身體,藉由第一動轉正面,雙手則類似蹺蹺板一般,後手由實腳軸心帶動,如彩虹般由下向上向前至耳垂旁,掌心朝下,中指對正前方。前手順勢盪落位於虛腳胯旁,但不貼大腿,掌心朝前。
        如此有右必有左,對胃腰、脾臟、肩、頸不舒服有一定療效。尤其腰閃到、坐骨神經痛有相當效果。而常做夢、神經衰弱、男生腎虧、女生經期不順,多利用時間練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式開始練習會上半身帶動,容易傷膝蓋,建議練到不舒服就休息,不要勉強。或是練個五、六下,即休息半分鐘後,再繼續練習,如此重複練十幾次,與以往「拳練萬遍,功夫自然來」的思維不同,練本門太極拳腦袋要改變,需抱著「少則得,多則惑」原則,效果好、進步快且不易傷膝蓋!

 

2021年11月2日 星期二

110/11/02科博館班斜飛式是練體內分二炁陰陽的好方法!

        斜飛式第三動是典型練體內分二炁陰陽的好方法,雖然重心在右腳右腳,「炁」不是完全集中右腳,而是在移位過程由「中脈」分兩半,右邊與左邊均分,達到二炁分陰陽!
        鄭曼青師爺在民國六十三年九月間,在台北土地銀行畫荷花,以斜飛式方式揮筆,腳停手停筆停墨停,即再沾墨水,不到一個小時,巨大的荷花就畫好了,鄭師爺說該幅畫已在心裡畫了兩年,不是臨時起意,若沒有太極拳的不動手、平整均勻、由下而上的基礎,以炁畫畫,是無法這麼短的時間完成的。而前監察委員劉延濤讚賞鄭師爺:「張大千自認畫荷花不如你,今日一看,確是實至名歸,大千並未矯情。」可見斜飛式的腳停手停的重要!
        本式熟練之後,可以應用在左掤、右掤、倒攆猴,就會慢慢懂得二炁分陰陽的重要及好用,盤整趟拳架即能掌握陰陽二炁的運轉,此時如同一隻老虎長了翅膀一樣的威猛!

 

2021年10月30日 星期六

招生訊息預防醫學竹南班110/11/04開新班

 竹南班110/11/04招生

〈在頁面底下『查看網站版』點下去就可以看到影片〉

 想提高新冠狀病毒的免疫力、延緩老化、預防失智嗎?

有生活壓力產生焦慮、肩膀腰背痛、運動舊傷、睡不好、心悸、耳鳴手腳冰冷、富貴手、白內障乾眼症、板機手等問題嗎?
歡迎加入預防醫學的太極養生班課程
一、養生班研習課程:
1、以道家太極拳為主幹、加易筋經、八段錦、五禽戲、養身二十四法為輔,再綜合易經之理、內經養生之法、道德經專氣、孟子養氣、莊子心齋坐忘、千金方調氣等內功法。
2、基礎內功:
 如何導引行炁、五心相通、湧泉貼地炁有根、眼神內斂及落胯基本功、幫助通督脈練成河車倒運、養成龜習大法。
二、初級班研習內容:
道家傳統太極拳三十七式,修練「平整、均勻」、「由內而外」、「由下而上」、「上下有根旋」、「有力不出力」基本功。
三、開課地點:苗栗縣竹南鎮大厝里活動中心〈大厝里真如路560號〉
四、開課時間:110年1104日〈星期四〉晚上7 9 
五、   別:十二週一期〈 每週四授課〉
六、聯絡電話: 謝老師0910565519

110/10/28竹南班不練感覺,如何知道有無練到?這是練習「純炁功太極拳」最大的困惑!

        停課五個月,第一次上課團練時,發現需以「炁」練的「橐籥功」,大部分仍會以練肌肉、感覺來詮釋,因此重新講解練本功法的要點。
       講解完,有學員反應:「不練感覺,如何知道自己有無練到?」這是練習「純炁功太極拳」很大的困惑,因從小到大,所有學習都是求有感覺的,一旦不求感覺,會無所適從,因此學習本門太極拳盡量來上課不要缺課。
原因:
第一:改變「有力不出力」的思維。
第二、藉由上課互動,由別人告知感覺,再瞭解自己是否練對。
        因此本次上課分成兩組,一組練習「橐籥功」,另一組雙手輕握練習組的雙腕關。若練習者腕關出力即告知〈因鄭師爺說全身鬆不鬆,腕是第一關〉,直至改善為止。為印證出力與不出力的正反結果,未練習組手放在練習組頭頂,練習組先腕關用力練五、六下,未練習組會發現毫無感覺,練習組自己雙手僅有一些些麻脹。再幾乎沒有旋轉的練五、六下,未練習組手會有暖暖的感覺,同時練習組自己雙手也容易麻脹且心胸舒服。
       此次打疫苗,有不少打完反應激烈者,分享按照上述要求練習,身體不適症狀很快減輕,讓心裡舒服許多,表示練習本門太極拳沒有白練!

 

2021年10月29日 星期五

110/10/27婕克班練習熊經建議邊看電視邊練,太專注練習效果反而較差!

       「熊經」出自「莊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這是古人養生的方法,民國五十年代「甩手」運動非常盛行,鄭師爺因中醫是一絕,許多練習該功法,產生副作用如心律不整、心悸、小中風等,乃向鄭師爺求助,鄭師爺發現是該功法引起,遂發表熊經文章刊登在暢流雜誌(為台灣鐡路局1950年2月16日創刊,1991年7月1日停刊)第四卷
       練習本功法注意:
一、雙手抱圓不可用力。
二、眼睛注視正前方。
三、移位平整均勻。
四、關門上下轉有根旋,眼睛隨著鈕扣動。
五、練沒幾下手會上浮即時手出力,當下休息。
六、抱著「少則得,多則惑」心態,才能掌握「五心相通」的好處。五心即雙手心、雙腳心、頭頂心。
       本功法建議邊看電視邊練,太專注練習效果反而較差。對慢性鼻炎、鼻子過敏、輕度氣喘、血壓高、肝炎、腎虧腎炎、心臟不適〈如「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之類型〉、胃腸病、風濕關節炎、腰背脊椎病痛等相當效果。

 

2021年10月28日 星期四

110/10/26科博館班倒攆猴後退也是變落胯邊移位!

       倒攆猴是練「炁」在背後由下而上非常好的功法,也是先師說的:「人練前,先練後」典型代表。是道家行功不慎,造成「尾閭關」「命門關」「玉枕關」三關不通的氣傷,很好的自我療傷的方法!
       在分解動作下列兩動要求:
第二動:
一、右手不是自己劃半圓,而是藉由右腳至肩頸軸心的旋轉。
二、不動手要求,帶動右手由下而上至右耳垂旁,中指朝前。
三、如法練,督脈的炁會由下向上,與上面的炁做交換,達河車倒運目的。
第四動:
一、由於重心由右前方移位到左後方,所以右手肘會自然向內向前,而不是不動手留在原位。
二、後退過程是邊移位右胯邊落,如此才能維持不動手原則。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

左家發勁是心到意到,神到炁到,勢到勁到!

        有學員問:「發勁帶內功,是炁下到湧泉,再發對方?」其實本門太極拳所練的「九轉玄功」,都是念頭起即下到湧泉,沒有先心窩再過神闕經丹田等,而是頭尾一起,沒有形也沒有相,不告訴你,你根本不知有無帶內功,是鄭曼青師爺說:「心到意到,神到炁到,勢到勁到」的境界!,所以發勁看不出有無出力,是典型「無形、無相」的「純炁功太極拳」!

(在頁面底下『查看網站版』點下去變網路版就可以看到影片)


 

 

2021年10月25日 星期一

前後移位基本功非常重要,否則會出現前移腳跟抬,後移腳尖翹的毛病!


(在頁面底下『查看網站版』點下去變網路版就可以看到影片)

        前後移位上半身主導會出現如影片情形,病因是基本功沒有紮實的練習,這是學習本門太極拳的通病!我剛開始學習也是抱著急於將三十七式拳架學玩、練熟,不注重移位的基礎功,以致無法體驗「平整、均勻」的重要!

        若看一個人盤拳架,發現上半身先走或無根的移位,必是「由下而上」的要求疏忽了!由於從小到大走路、運動都是上半身主導,如手、肩膀、腰部,因此會以速度、重量來檢討學習有無進步,而本門要求「由下而上」整體的移位、關門,會是陌生且無趣!

         如注意「由下而上」的移位,慢慢前移腳跟離地,後移腳尖翹起的毛病會越來越少,地氣由湧泉而經雙手勞宮而出的行炁,會越來越明顯,達到「炁遍週身」的狀態!

        但不肯下「由下而上」的基本功,就無法做到張三丰祖師所著的太極拳經 「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的境界,到配合左家內功運用在盤拳架、推手、練劍、發勁時,威力自然減弱,更不會覺得左家功法的好處!

         

2021年10月24日 星期日

施打疫苗前、後都需多練「橐籥功」,尤其在「施打站」觀察期間,更要積極!


    「黃帝內經」中提出「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鄭曼青師爺在漫談五禽戲之「熊經」也提到『為祛病強身法,乃良醫醫未病者之妙用也。』可見好的功法平時要多練習!

       最近新冠疫苗正在進行大規模施打,有人反應打了出現: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肌肉痛、畏寒、關節痛、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腫腫、淋巴結腫大、失眠、心肌炎、心包膜炎等症狀。
       在八月復課期間,有人提問:「聽說打疫苗有前述反應,如何預防?」當時在各班有建議多練「橐籥功」(因本功法能加強心臟的功能)及「養丹」。未建議練「熊經」係因場地不適合且不易上手。由於施打人數較少,聽了都事不關己,不當一回事。這次施打人數增加了,有人再次重提如何預防,建議施打前、後都需多練,尤其打完在「施打站」觀察期間,更要積極,不要忙著滑手機,手酸就練「養丹」並多喝水。回家也練練,不要讓上述狀況發生。即使真有反應,仍需多練,讓症狀減到最小,印證練「道家太極拳」沒有白練!

2021年10月21日 星期四

110/10/20婕克班 如何練習正確的「落胯」!

      「落胯」是本門身體鬆不鬆的一把鑰匙,因此學習者總是費盡心力希望能掌握如何「落胯」,而得到方法都是以外形來達到,如屈膝、下蹲、鬆臀部、坐胯等等。練習者也會因這些練法自己覺得有「落胯」,但練習過程到結束都無法舒服。
        本門既稱「純炁功太極拳」是要求無形、無相。「落胯」會屈膝下蹲,有感覺即不是如法練習。本次課程是體驗如法練習「落胯」,練習者是不會有感覺,但未練習者手放在其頭頂會有一陣一陣的熱氣。或放在大腿、小腿,也會有一陣一陣的熱氣且原本僵硬的肌肉漸漸放鬆。練完則有舒服感,可見如法練習,必會有好的現象!

 

2021年10月16日 星期六

110/10/16苗栗公館班摟膝拗步若四動都練不到定位,苦練一百天也是白練的!

       摟膝拗步拆成四個動作練習(如影片),每動需清楚交代,尤其第三動,忌邊移位邊轉身,且定式時,需右手虎口對嘴角,中指對正前方,第四動則不可右手肘向下壓或自己往前推進,定式時,面向正前方。

        此時,未練習者手放在練習者實手勞宮下方,會有暖暖溫度,若沒有,則是練習者虛實不分,可協助將其重心向前移一些,必會增加熱度!

        先師隨鄭師爺學拳時,被要求單練此式早晚各一百次,並練一百天,可見此式重要。但若上述四動都練到定位,需上課瞭解如何腳停手停、實腳軸心帶動關門,才能窺得左家太極拳的真髓。如只抓住動作熟練度,苦練一百天也是白練的!


在頁面底下"查看網站版"點下去變網路版就可以看到影片

2021年10月14日 星期四

110/10/13婕克班八彎內氣通九竅由湧泉主導舒服且能治舊疾!

      「八彎內氣通九竅」對肩頸痠痛、腰背疼痛、胃不舒服、落枕、漏尿有一定的療效。
        但練習過程需以湧泉啟動為主,這對初學者比較困難,因為一般運動都是動手、動肩膀、動腰。
        為協助學習者得到正確且舒服的練法,以兩人一組進行練習。未練習者兩小手臂輕按練習者肩與腰,主動幫練習者左右的傾斜。但練習者習慣性先動肩、動腰或動屁股,導致中心線偏斜,當下需告知犯了上述毛病。而練習者主要工作,則是身體的重心由左右湧泉主導,如此肩、腰、屁股不出力,練起本式才會舒服並能治一些舊疾,希望大家對本式多下功夫練習,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2021年10月13日 星期三

預防醫學元亨道家太極拳西屯區110/11/10招生訊息

 歡迎加入預防醫學道家太極課程

延緩老化、預防失智、返老還童、保持愉快心情嗎?

有心悸、胸悶、五十肩、運動舊傷、失眠、耳鳴手腳冰冷、富貴手、白內障、乾眼症、飛蚊症、板機手等問題嗎?


一、研習內容:
1、以道家太極拳為主幹、加易筋經、八段錦、五禽戲、養身二十四法為輔,再綜合易經之理、內經養生之法、道德經專氣、孟子養氣、莊子心齋坐忘、千金方調氣等內功法。
2、基礎內功:
 如何落胯、導引行炁、五心相通、湧泉貼地炁有根、幫助通督脈練成河車倒運、養成龜習大法等功法達返老還童目的。
3、拳架:道家傳統太極拳三十七式,修練「平整、均勻」、「由內而外」、「由下而上」、「上下有根旋」基本功。
二、開課地點:台中市西屯區工業區38路210號4樓之6
三、開課時間:110年11月10日晚上7 9
四、課   別:十二週一期〈 每週三授課〉
五、報名聯絡: 謝老師 0910565519

〈在頁面底下『查看網站版』點下去就可以看到影片〉

台中班因場地暫設「疫苗快打站」無法上課,新班開課日期延至能使用再行通知!

 道家養生太極拳台中班(台中市旅順路2段78號 「全聯福利中心」三樓民俗公園斜對面) 因場地暫設「疫苗快打站」無法上課,新班開課日期延至能使用再行通知!

2021年10月8日 星期五

110/10/9公館班當練習者做任督二脈開合之際,站前方的學員也會有反應的!



        張三丰祖師太極拳經:「一舉一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蕩,神宜內斂⋯⋯」我們有形的身體經過多年的練習「橐籥功」,「真氣元氣」滋潤身體,與體外的宇宙空氣產生鼓盪。內氣與外氣能自行鼓蕩,則自然發生相感應,有感應,身體則靈,在內氣才能活,彼此才能相生相應。身體新陳代謝藉由外界新鮮空氣更能保持年輕,延緩老化,延年益壽!

       本次上課在印證自己練習多年的「橐籥功」之後,有無符合「純炁功太極拳」之要求。當練習者做任督二脈開合之際,站前方的學員也會有反應的,尤其未練習者以背對著練習者,完全不知練習者何時開合,才能真正體會到「純炁功」的威力。反之若動了肌肉,則不會有任何反應!

在頁面底下"查看網站版"點下去變網路版就可以看到影片

2021年9月28日 星期二

110/09/28科博館班不動手需經常修正!

太極不動手,動手非太極!
        手揮琵琶第一動:虛右手腕關是藉由左實腳軸心迴旋,帶動順勢落下,非腕關自己掉落,演練者動作明顯動手了,炁容易中斷!
        摟膝抝步第四動:關門時,一樣藉由左實腳軸心旋轉,帶動身體關門,同時右實手肘微微向內向前,形成右腕關與肩同高的美人手,面向正前方。演練者靠右手下壓達到關門目的,則明顯動手之外,在發勁時炁容易中斷,只能手賣力推人,無法以炁輕鬆發對方!

在頁面底下"查看網站版"點下去變網路版就可以看到影片

 

 

2021年9月9日 星期四

110/09/06台中班而劍炁會隨著練習者如法練習的年資,逐漸增強!

        「道家傳統太極拳」練的是「純炁功太極拳」只要如法練,本身的炁必先從雙手勞宮出,故會有麻脹的舒服。而在練劍方面,由於劍是手的延伸,因此本身的炁也會從劍尖出,但練習者不會有感覺,因此由另一位未練習者將手掌放在劍尖前方,只有練習者如法練,手掌必會一陣一陣的溫熱。若練習者未如法,站歪、用力握劍、虛實未分,則手掌一點感覺也沒有!
        而劍炁會隨著練習者如法練習的年資,逐漸增強。未練習者可慢慢拉遠與練習者劍尖的距離,直到沒有感覺為止。待半年之後再測試,會發現練習者的劍炁又增強,表示「純炁功太極拳」的進步是沒有止盡的!



 

2021年9月5日 星期日

台中班110/10/18開新班 如何練不出力的太極拳,需經過上課才能瞭解!

 台中班110/10/18開新班


出力是正常,但如何養成腦袋、身體不出力,需經過上課才能瞭解「有力不出力」是最好的太極拳養身方法!

想提高新冠狀病毒的免疫力、延緩老化、預防失智嗎?

歡迎加入「有力不出力」預防醫學的太極養生班課程
一、養生班研習課程:
1、以道家太極拳為主幹、加易筋經、八段錦、五禽戲、養身二十四法為輔,再綜合易經之理、內經養生之法、道德經專氣、孟子養氣、莊子心齋坐忘、千金方調氣等內功法。
2、基礎內功: 
如何導引行炁、五心相通、湧泉貼地炁有根、眼神內斂及落胯基本功、幫助通督脈練成河車倒運、養成龜習大法。
二、初級班研習內容:
道家傳統太極拳三十七式,修練「平整、均勻」、「由內而外」、「由下而上」、「上下有根旋」為改變習慣重要基本功。
三、基礎班研習課程:
1、基本推手:推磨式、拉鋸式、陰陽摺疊反覆式。
2、四正推手:單練、對練。
三、進階班研習課程:
1、道家基本劍法:抱劍和持劍、磨劍、纏劍。
2、道家傳統五十四式太極劍法。
五、開課地點:台中市旅順278 「全聯福利中心」三樓 (民俗公園斜對面)
六、開課時間:110年10月18日〈星期一〉晚上7點至 9 
七、課   別:十二週一期〈 每週一授課〉
八、報名聯絡:范先生0920-539569 謝老師0910565519
九、部落格 http://taichibiau.blogspot.tw/

2021年9月1日 星期三

110/08/31科博館班自己在家練橐籥功都沒有感覺,不知練是否正確?產生懷疑!


        學員問:「老師建議大家
在疫情期間多練『橐籥功』及養丹能提昇對新冠狀病毒的免疫力。但自己在家練都沒有感覺,不知是否練正確?產生懷疑!」
        在學習本門太極拳過程,一直強調不要追求「感覺」,因為只要有「想」的念頭,腦袋就會分心、執著,「炁」會僵掉,不易形炁。若感覺自己有炁,則是動了肌肉產生力量的「氣」,非本門要求的「炁」
        要如何知道自己練對,初階按時上課與別的學員一起練習,如圖所示,練對,因為五臟六腑都捲動,與外界的炁產生共鳴,使得細胞活化、由於新成代謝良好,自然有抗體對付新冠狀病毒。同時影響到指尖、頭頂、任督二脈產生一股熱氣,別的學員自然會告知有感覺。若練錯則沒有任何感覺,無法作假。
        這種練對感覺只能別人告知,等練個五、六年,才會有一點點的成就!
        所以不要以為練「純炁功太極拳」就能掌握「炁」,沒有師承帶路,認為學習過程追求「有」的感覺是對的,會走向練肌肉的太極拳,不是練炁,對提昇新冠狀病毒的免疫力沒有任何作用的!
 

2021年8月31日 星期二

110/08/30台中班每位演練者重複演練一、兩次,才會被發現問題!

        停課近三個月,復課後每次團練,發現大家以前被修改的動作會很自然出現,這是練習本門太極拳的罩門,也就是被稱為「改錯拳」的原因。故總是奉勸大家不要以為學過了、聽過了、練過了,就自認拿到了本門尚方寶劍,可以發人三步之遠,其實是非常危險的思維!
        為了讓大家瞭解本門拳架要符合拳理,不是追求熟練,並提高眼光,請幾位學員上台演練拳架。但每位演練者第一趟練完,都無法馬上看出問題,再重複演練一、兩次,才會發現問題。這也代表大家眼光進步了!
       演練者出現問題都是:
 一、虛腳先動、無法腳停手停。
 二、移位歪斜、移到定位下蹲。
 三、眼光未注視正前方,影響氣勢。
 四、未遵守由下而上的原則,移位上半身向前傾斜。
 五、不動手習慣未養成,雙手會自然揮來揮去,如同跳舞一樣!
         其實上述問題能注意並一一克服,練本門太極拳應該屬中上了,另外再練練左家功法,以炁發人三步之遠應該指日可待!

 

2021年8月28日 星期六

故練拳閉口容易行炁,本次教學就是非常好的案例!

        有學員反應:「看到前文『練習「純炁功太極拳」不能靠呼吸幫忙行炁』影片,有提到『學員在前方站著,以兩手勞宮放在練習者勞宮下,如練習者唸出聲音與不唸出來,站前方者會感受不同的炁;前者雖熱但燥熱,而後者雖較溫但卻相當舒服』這與我們所學「開口功」是否有矛盾?」

        不錯!本門練拳可以邊說話邊練拳是所謂的「開口功」,對初學者會「想炁」「求感覺」是非常好的「避免岔氣」方法,但練習五、六年略有小乘之後,由於練「純炁功太極拳」、「純道家太極拳」、「純先天太極拳」,因此「炁」不可有任何「雜質」,用說的出力了,也把天機外洩,故練拳閉口容易行炁,本次教學就是非常好的案例!



2021年8月25日 星期三

110/08/25科博館班練習「純炁功太極拳」不能靠呼吸幫忙行炁,而是藉自然行炁,慢慢累積的功夫

        意念太重的行炁,除影響自己的呼吸也會造成胸部起伏,這只是對本身健康影響。如找一位學員在前方站著,以兩手勞宮放在練習者勞宮下,如練習者呼吸太用力,站前方者會不舒服。若似有似無的行炁,則站前方者會相當舒服。

        這次的實驗,告訴我們練習「純炁功太極拳」不能靠呼吸或意念幫忙行炁,而是藉由一點點的自然行炁,慢慢累積的功夫!而在實際發勁時,被打的人也相對會舒服,不會覺得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