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0日 星期五

由於刻意呼吸,意念重,陰陽二炁產生偏失,引起頭頂的熱氣明顯!


         心齋是本門太極拳第一堂必上的課程
,除灌輸「忘我」的思維外,也屬於內功修為。由於男生陽氣較盛,陰氣較少,所以右手(屬陰)搭左手骨空,達陰陽相濟目的,女生則相反。心齋以日月相扣放在丹田位置,腦袋儘量放空,不要管呼吸,放鬆抱圓,氣帶要鬆開,還魂也要鬆開,數分鐘之後雙手勞宮就會有微微濕氣,代表「練精化氣」的現象,如沒有也不用心急,待數月後,必有成果。

         道家練功能預知自己身體狀況,如有興趣,可以舌尖輕甜勞宮出現的濕氣,假使味道很鹹,代表平常外食太多或口味太重,要吃清淡一點。假如是甜的,代表罹患「糖尿病」機率百分之九十幾,需進一步做身體檢查了!         

       為印證「心齋」有導陰接陽功能,以兩人一組方式對練,一人練習,另一人則將手放在演練者頭頂上。
一、練習者先不叩「心齋」。
二、叩心齋刻意做呼吸。
三、叩心齋閉眼睛。
四、叩心齋,眼睛注視正前方,不要想呼吸。
結果第一及第三種狀態,將手放在演練者頭頂上的人都表示沒什麼反應。
第二種狀態,係由於刻意呼吸,意念重,引起頭頂的熱氣相當明顯,但別高興,這種產生的陰陽二炁,沒有中和,陽較強,在中醫角度來說是偏失,偏則病。
第四種狀態,由於「導陰接陽」形成「陰陽相濟」結果,讓體內的炁向下,不往上衝,較不易患高血壓,達養身之道外,也會讓脾氣不容易動怒!

2023年6月24日 星期六

熊經「五心相通」是練出來的,不是雙手一擺就有,那是想出來的!

 


鄭曼青師爺創「熊經」言明:
至簡至易之上古妙法豈止祛病延年反弱為強而已,進而求自衛,與臻上壽之方,垂手可得。

並強調乃良醫醫未病者之妙用。是練五心〈兩腳心、兩手心、頭頂心〉相通,也是練習上下〈百會與湧泉〉有根旋的基本功。

       練習需依理如法練,方法如下:

一、依預備式要領做好兩腳外緣與肩膀寬,不可大於兩腳外緣。

二、兩手原形不變,浮起二十五度至三十度(或與腰同高)再由夾脊慢慢將兩手捲開抱圓,同身體二倍寬度。

三、保持由下而上的左右一位,不可高低。

四、左右旋轉時,保持由下而上的旋轉,不可肩膀或腰部帶動。

五、由下而上的旋轉習慣養成之後,「炁」會在兩手勞宮出現一進一出情形。也就是左腳(或右腳)是實腳時,「炁」由左手(右手)勞宮進,右手(左手)勞宮出。 兩腳及頭頂心都是「炁」進,呈現「五心相通」情形。練的時間愈久如二十年、三十年,愈明顯,「五心相通」是練出來的,不是雙手一擺就有,那是想出來的!

      這些「由下而上」習慣養成了,在盤拳架時,都會出現左腳是實腳時,「炁」由左手勞宮進,由右手勞宮出,內氣順暢無阻,「炁遍周周身」不會是神話!




2023年6月19日 星期一

轉載為何打太極,會比快走讓你更快樂?

為何打太極,會比快走讓你更快樂?研究:有壓力、對生活不滿的你,就要做「這種運動」!

 
撰文者吳孟瑤整理    2023-06-08

運動的好處多人人都知道,可是持之以恆不容易。無法持續的常見原因不外乎天候惡劣或工作耽誤。國外研究告訴我們,如果想養成運動習慣,找一群朋友一起或者參加團體課程,都是激勵自己、同時有助改善生活品質的好選擇!

壓力越大越要做團體運動!
助紓壓、提升整體快樂感

《國際骨科醫學雜誌(Journal of Osteopathic Medicine)》曾刊登一篇相關研究,針對69名生活於高壓之下的醫學生們,進行12週的訓練計劃。這群以高壓力與低生活品質著稱的學生,期間內會將他們分為3組,分別進行個人或是團體訓練,再觀察他們在精神、身體和情緒這3種生活品質指標上的變化。參與者每4週會做一次感知壓力量表調查。

參與者被分為3組:第一組是每週至少參加一堂團體運動課,如果有需要還可以進行額外的鍛煉;第二組是每周至少進行兩次單獨或與最多與2個額外夥伴的訓練;第三組則沒有特別進行訓練。

12週結束時,結果顯示第一組參加團體訓練的人,其3種生活質量指標都有顯著改善:精神(12.6%)、身體(24.8%)和情緒(26%),平均感知壓力也下降達26.2%。第二組進行單獨訓練的人,除了精神生活品質增加11%外,其他指標沒有顯著變化,但單獨訓練者每次的練習時間會變成原來的兩倍;第三組則是在生活質量各指標及感知壓力上,都沒有顯著變化。

教練湯普森(Blake Worrall-Thompson)表示,團體訓練中,可以培養出友情與感情等精神面向,有助減輕生活壓力與提升整體的快樂感,進而增進身體健康。單獨訓練雖然只有帶來精神層面的改善,但仍比沒有任何運動習慣的人擁有更好的健康水準,因此除了自我訓練之外,偶爾也不妨參加團體運動課程,或許能讓你一直處於高壓狀態下的情緒

揪團運動降低孤獨感
瑜珈、太極「正向運動」提升心理健康

一項針對美國洛杉磯地區中年族群的實驗結果證明,團體運動有益身心健康: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研究團隊追蹤382位年齡在52歲以上的中年人,發現參加團體運動課程的族群孤獨感下降6.9%、社交連結度提高3.3%。不僅如此,2020年初新冠肺炎(COVID-19)爆發後,團課雖然改為線上教學,但兩項指標甚至不減反增。

計畫主持人梅絲(Allison Moser Mays)醫學博士解釋,這項實驗會讓受試者先與健身教練一起評估需求,然後分發到4種運動小組:關節炎運動、加強版健身操、太極拳與慢性病自我管理課程。

「這些運動都已經證實可以降低熟齡族群跌倒的風險。但這項實驗卻是第一次證明他們可以降低孤獨感。」梅絲博士強調。

另外根據《刺胳針(The Lancet Psychiatry)》期刊刊登的一項研究顯示,「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人」比起「完全不運動的人」一個月內心情不佳的天數更少;其中參與團體運動的人,更能有效釋放壓力,心情不佳的天數整整少了22.3%;而瑜伽和太極則有效減少22.9%;風行許久仍熱潮不減的慢跑、快走則是少了19%。

該研究的首席科學家Adam Chekroud指出,參與「團體運動」的人一個月內心情不佳天數更少的原因,是因為團體運動包含「社交」,人與人的開心互動,有助於身心放鬆。另外,團體運動中的瑜珈、太極講求「提升正念」,更能有效幫助提升心理健康。

運動最難持之以恆
不論大群或小群,揪團運動常保樂在其中!

美國行為改變專家史帝比奇(Mark Stibich)分析,減重健身的初步動機通常都是從愛自己的個人層面出發。但正如大家所知會有「高原期」,一旦效率卡關,意願就可能跟著停滯。

「運動的最大挑戰就是常保樂在其中,讓它變成一種社交活動比較是找到樂趣、持之以恆的方式。」史帝比奇強調。

也因為團體運動的社交意義,史帝比奇也建議,進行團體運動時,建議最理想的人數是10人上下,一來是可以壓低聘請顧問或教練指導的成本,連帶好處是可以選擇的類型較多,也比較能兼顧運動與社交的目的。

如果是揪小群去運動,例如2~4人的小組,史帝比奇則提醒,要找「可靠」的對象一起努力,「可靠」指的是意願高、行動力強的「運動咖」,無論是平日結伴去健身房、週末跑步、登山或騎自行車,都不會發懶推卻,甚至會督促你行動。他主張,參加付費課程會比心血來潮的玩票性質更持久。

除此之外,史帝比奇也建議,現在有許多慈善活動不再是靜態募款,而是廣泛結合好比5公里路跑、鐵人三項等運動賽事。「健身兼做好事」是一舉兩得,又能擴大影響力的做法,史帝比奇說:「那一股熱血感,更能讓人擺脫運動是苦差事的既定偏見,反而更願意為了美好目標奉獻。」

2023年6月18日 星期日

但由於太用意,反而肢體變化較沈重,不夠輕靈,盤拳架無法隨炁而動!


         鄭曼青師爺學拳年代外家拳盛行,由於都強調馬步要有力,因此對虛實分清較不重視,鄭師爺在楊家學拳時,知道鬆的重要,但仍受虛實不分理論影響,後承張欽霖祖師爺傳授「左家功法」開始在內動方便下功夫,漸走向追求「虛實分清」,更在黑皮書有說「虛實分清為第一要」並在講解攬雀尾左掤時,敘述站法為「前腳七分實,如直向地下栽植,後腳三分活力,向前推進。」對虛實有解釋,唯學習者會誤以為
絕對要虛實分清!

        吳國忠先師隨師爺學拳時,師爺教的「三七步」,特別強調是三分意,不是力。而跟著先師練拳過程,開始也是誤解要絕對虛實分清,定式時,要求將虛腳抬起,表示做到了!

       但後期先師開始強調先三(虛)七分(實),然後二八分,再後一九分,最後,只帶點意思意思,沒有絕對虛實分清!經此觀念改變,近十年了,不管移位或站定式,都修正讓自己中定保持在兩腳之間,不再因絕對虛實,將身體站歪,減少髖關節及膝蓋因承受身體重量的痛苦,經此不斷修正,慢慢讓地氣及天氣,因身體保持中正,進體內較快速、有效,雙手勞宮比以前更有炁感。也由於身體靈活了,盤拳架的轉折比較能一氣呵成,漸能體會「一舉動周身具要輕靈」的妙處!

       隨著借天地炁的靈活,加上「左家功法」的旬日增長,練拳更深知,腦袋不可雜念太多,愈想要有,反而愈沒有,也就是想要心念起,意在炁先,以炁運身,但由於意念太重,太用意,反而肢體變化較沈重,不夠輕靈,無法隨炁而動。只有在「似有似無」的情況下,才略有肢體隨炁而動,可惜「左家功法」掌握還不夠,期盼自己再努力加油了!


2023年6月13日 星期二

112/06/08竹南班有心學好太極拳最好落實「只能心受而不能言傳」的「純道家太極拳」!


         今天有位別門的朋友因記錯上課時間,誤闖正在團練的竹南班,他也大方的表示願意觀摩,並加入團練。練拳過程,都能跟得上,只不過招式之間連接,較模糊。練完,問他有無問題?他表示「因為平常都有練,很簡單,沒問題!但招式替換沒法像你們清楚交代!」 

        接著練習「借筷子練不動手」,並請一位學員先跟他個別教導,然後再加入輪流對練。練完,他認為「困難處在虛腳會先動,以致身體無法平平移位!」與他對練的學員則反應:「對方上半身會一直壓迫過來,手很重,而且是走斜線!」

        以往課程,都是與受同樣訓練的學員對練,有異樣,比較不容易發現!今天剛好與不同訓練的別門朋友過招,馬上發現差異處,表示本門要求「不動手」才能知道對方用力與動手,「由下而上」才能瞭解對方動肩膀、不鬆。這些學習到的獨特性,希望大家借此機會,好好珍惜,並繼續落實只能「心受而不能言傳」的「純道家太極拳」!

2023年6月7日 星期三

由下而上練習熊經必能掌握期門、血倉穴的內動!


  民國四、五十年代,甩手功流行,許多人基於健康理由參加該項運動,結果引發心悸、小中風等後遺症,
由於鄭曼青師爺中醫造詣很高,因此登門尋醫為數不少。鄭師爺發現病因,是由於抖動原因造成中樞神經出問題,因此創「熊經」,以「由下而上」、「保持中定」、「由內而外」、「不動手」、「五心相通」為練習準並親自教導先師。

  身為先師二代弟子,「熊經」是必修的功法,且被非常嚴格要求「由下而上」、「保持中定」、「由內而外」、「不動手」的練,如依理如法進行,最資淺弟子,也有十年以上的磨練,或多或少能掌握一些內動,但如果擅自創新別的方式練習「熊經」,應該一輩子都不會達到內動的地步!

  本影片告知大家,只要練習者「由上而下」動手、動肩膀、動腰,別人摸左期門穴(心臟部位),右血倉穴(肝藏部位),都沒辦法體會內動,由於自認運動量不足,會多花時間練「核心肌群」的運動,唯已失去學習「純道家太極拳」的「純炁功」的意義!

        只有遵循鄭師爺、先師「一脈相傳」的教法練習,時間到了,練習時,讓別人摸期門穴及及血倉穴,必定會有一層一層的套動,如此練法,根本不需要再做所謂的「核心肌群」訓練,因為這種內動是全世界最好的讓細胞生長的方法,達養身、武術目的!


招生訊息台中班112年7月3日開課,歡迎報名參加!

            

借天地的炁,讓本身不好的炁回歸天地達延緩老化、保持青春預防失智嗎?

歡迎參加道家養生太極拳課程! 

  道家養生太極拳台中班(台中市旅順路2段78號 「全聯福利中心」三樓民俗公園斜對面) 新班112年7月3日開課,歡迎報名參加!

ㄧ、開課地點:台中市旅順278 「全聯福利中心」三樓 (民俗公園斜對面)
二、開課時間:112年07月03日〈星期一〉晚上7點至 9 
三、課   別:十二週一期〈 每週一授課〉
四、報名聯絡:
范先生0920-539569                   謝老師0910565519

 

2023年6月3日 星期六

招生訊息竹南班112年7 月6日開新班

  竹南班112/07/06招生



〈在頁面底下『查看網站版』點下去就可以看到影片〉

 想提高新冠狀病毒的免疫力、延緩老化、預防失智嗎?

有生活壓力產生焦慮、肩膀腰背痛、運動舊傷、睡不好、心悸、耳鳴手腳冰冷、富貴手、白內障乾眼症、板機手等問題嗎?
歡迎加入預防醫學的太極養生班課程
一、養生班研習課程:
1、以道家太極拳為主幹、加易筋經、八段錦、五禽戲、養身二十四法為輔,練習不動手的「太極運動十三式」。
2、基礎內功:
 教導如何五心相通、湧泉貼地炁有根、落胯基本功、幫助通督脈練成河車倒運、養成龜習大法,達增強免疫力及延年益壽!
3、確實執行鄭曼青師爺強調「太極拳不動手,動手非太極」的「道家傳統太極拳三十七式」。
二、開課地點:苗栗縣竹南鎮大厝里活動中心〈大厝里真如路560號〉
三、開課時間:112年0706日〈星期四〉晚上7 9 
四、   別:十二週一期〈 每週四授課〉
五、聯絡電話: 謝老師0910565519

2023年6月2日 星期五

112/05/28台中班讓學習者不知對錯,只是毀了一些想學純炁功太極拳熱情者的途徑!


       鄭曼青師爺
說:「太極拳力由脊發!」脊發就是「膂力」讓手、手臂、手肘、肩膀
像一條柔軟的線連在夾脊上。

       授課者如何讓學員知道手、手臂、手肘、肩膀連在夾脊上,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解惑課程。本課程即是讓學員知道如何做到。以兩人一組方式練習「橐籥功」,未練習者輕貼練習者腕關,當練習者出力即能清楚知道,馬上告知,如此,讓練習者改過出力習慣。

        唯不出力,非立即能改,只是讓學習者知道自己出力了,慢慢改進,改習慣時間絕非一星期、一個月,而是漫長的三年甚至更長,因此學習者要耐得住「寂寞」才能掌握到「由下而上」整體手臂旋轉達到「一開一合」引導「中脈」「炁內動」,進而以「炁內動」讓「中脈」做「橐籥功」,達到與天地炁相結合,讓身體健康獲得好處。

       授課者如讓學習者馬上練到手、手臂、手肘、肩膀連在夾脊上,必是以動肌肉方式解決。因為動手、腕關、肩膀是天生習慣,要改掉已非常不容易,讓學習者不知對錯,馬上將原有習慣擴大,只是毀了一些想學「純炁功太極拳」熱情者的途徑。因為動手的「橐籥功」無法,讓「中脈」「炁內動」,沒辦法「炁內動」談何傳承鄭曼青師爺的「左家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