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9日 星期四

沙巴神山空氣非常好,練「一元功」效果很棒!

 

        學習左家功法第一次練「一元功」是1997年在苗栗明德水庫,當時先師說看太陽會有很多變化,由於剛開始練習,有聽沒有懂,且邊練邊流眼淚。
  1998年在澳洲臥龍崗佛光山南天寺參加國際神龍嘉會,由於該場所空曠,清晨天氣很好,初陽光線柔和,順便練習「一元功」,明顯玄牝有熱感,但仍會流眼淚,其餘無感覺。

        2001年先師在造橋成立道場,除購地便宜之外主要能練「一元功」,因此每星期日清晨,能練得機會增多,慢慢流眼淚才有改善,初陽的光芒漸能帶近一些!

        「一元功」是左家內功最後總乘,練我盜天地,吸收天地精華很好的功法,練本功法也是同左家內功一樣,旬日的功夫, 上圖是2013年7月28日在沙巴神山所照的相片,神山雖然很冷,但空氣非常好,練「一元功」效果很棒,背部有暖和和感覺,但全身仍未有舒暢感!

  直到最近幾年,利用每星期二、三早晨在台中三分埔公園練習時,才有背部暖和和,全身舒暢感,初陽的光芒能帶近眼前也有形狀變化 


2021年7月16日 星期五

先師說摟膝拗步發勁時,後腳離前腳太遠,手容易出力!


           「摟膝拗步」只要是本門者都知道屬五禽戲中的虎勢,是由內練到外,由下〈湧泉〉練到手行炁功夫。尤其第四動,以實腳軸心旋轉,帶動身體的關門,不可以上半身力量帶動身體關門,在本門發勁上佔有很重要地位。

        因此在道家太極拳中,除上半段出現一次外,下半段則有左、右摟膝拗步。在道家太極劍法則有「仙人指路」、「三環套月」、「左右攬掃」、「撥草尋蛇」、「玉女穿梭」等。

        記得先師晚年,於某個星期六清晨在三清閣上課,要幾位師兄以「摟膝拗步」互相發勁,當時說「摟膝拗步」是半個「玉女穿梭」,我在發某位師兄時,先師即指正「後腳不要離前腳太遠,離太遠手容易出力,那是外家拳打法,只要半個腳掌就可以!」

  早期以「摟膝拗步」發其他師兄,因出力習慣,容易以實手推對方,讓對方不舒服。這些年來,從「熊經」練上下有根旋,慢慢知道「旋」在本門的重要,也稍稍抓到一點頭緒。那次經老師指點,更清楚兩腳距離近,才容易上下有根旋,發人實際只是實腳軸心內旋一點點即可,沒有外形,就能輕易發起對方 ! 

2021年7月14日 星期三

先師說:太極拳東西不多,功夫可說都是聊天來的。

        


        因疫情休息這段期間,要求大家錄一段練拳影片上傳,目的是希望改大家的習慣。每個人出生後,受家庭、教育、職業影響,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習慣。 但練「道家傳統太極拳」主要目的是養成平時的行為符合太極拳經、拳理要求。練到個性不獨斷作為,而是擇善固執,是自己遷就別人,而不是別人配合我們。

        故學習本門太極拳除把拳架練熟外,也要逐漸改進自己手、腳、腦袋出力的習慣。因此要多讀本門太極拳創立者鄭曼青師爺所著的書,也要看發揚光大者吳國忠先師的著作。如此理通,才會了解為何我們不學一般武術的抓、拿、踢、打。

        其實先師也說過:「太極拳東西不多,功夫可說都是聊天來的。這中間的奧妙,希望各位能多體會。老師與師爺晚年,思路幾乎一致,所以才能從聊天或平日的生活中得到功夫。如同師爺與幼庵老師學醫的故事,兩人最後開出的方子竟是一致的。這代表心法的傳授,武功秘笈就在這裡。」這就是練本門太極拳思路的重要! 

2021年7月13日 星期二

先師說:本門太極拳講課要說明來源、注意事項,能明理學習者就不會死練!

        山莊剛動工興建期間,先師利用休息時間,請幾位師兄在當時尚未成形的車庫空地,試講「左掤」動作。有的很快講解完畢;有的講太多不相關的說明。但每位試講者都能把七個分解動作說出來,只是熟練度差別!

        試講完,大家滿懷期待,應該能獲得先師的獎勵。但先師卻說:太極拳講課要切入重點,要說明來源、注意事項,能明理學習者就不會死練!聽了先師的教誨,才知道本門是完全不同以往注重動作熟練的學習習慣。

         由於有此經驗,往後上課都會先把老師所著的「太極拳道幾」中每個招式提到的「著眼要點」、「練功要訣」、「注意事項」重複看好幾遍,當然先師中視所拍的「早安太極」、「澳洲拍的授課影片」也是預習重點,不再只是看「練功要訣」。

        這些上課前的準備,對日後自己拳理的影響甚大,不會計較拳架有無「像不像」先師,而是追求每個動作為何如此,有無符合拳理,每教完三十七式都有一點點收穫。慢慢一年一年累積,腦筋知道「純炁功太極拳」是「反者道之動」、「有則執著、無則落空」、「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滿招損,謙受益的思維,非一步登天速成太極拳,是旬日築基慢工出細活的「純道家太極拳」、「純先天太極拳」!

        因此練內功、外金丹、盤拳架是每天必修的課程,不敢荒廢,如此近三十載才略有體會「純炁功太極拳」的妙處!

2021年7月8日 星期四

鄭曼青師爺晚年常說:「真正太極拳功夫,是練看不見地方」是練一些見不到的道與藝!


       鄭曼青師爺晚年常說:「真正太極拳功夫,是練看不見地方。」這是與其它門派截然不同地方。本門絕對不練速度、力量、肌力,因此沒有所謂的站樁、蹲馬步、重量訓練。所以我們重視拳理文課
的課程,讓原本用力的腦袋鬆開,也強調內功的重要。

        但由於練純炁功太極拳,是追求純先天的元炁、真炁,為無形、無味、無色,就是鄭師爺前面說的練看不到的地方,是練一些道與藝。所以練習者容易追求有感覺的東西,因此先師隨鄭師爺學拳時,常聽到鬆的重要,但爺經常被鄭師爺說:「練拳時想鬆,就不鬆了!」因為想到鬆念頭就執著,使得炁滯、勁拙、肌肉神經僵硬,筋脈膜膈失去聽勁,個就是木頭人,怎會鬆呢?

        由於不同於以往練法,有些人理不通下,認為「拳練萬遍功夫自然來」以證明自己不至於笨到練不會,結果越是用力練,越不能練到如嬰兒般赤子之心,也練不到嬰兒般的純潔。

        在失望之際,怨教者藏一手而選擇離開,另學別的功夫,有的走向能實戰的外家功夫,有的選擇別門太極拳,有的則是靜坐或佛學,對需百日築基時間到了水到渠成的左家功法失去信心,而無法嘗到「有力不用力」、「渾身是手,手非手」、「用炁不用力」「發勁意到神到炁到勢到勁到」的武林絕學,甚為婉惜!

2021年7月6日 星期二

當告知追求絕對「虛實」分清是傻練,是否能接受?

        先師隨鄭師爺學藝開始,即告知「虛實」重要,因此學拳第一天搭公路局車從台北回基隆都是一隻腳站,剛開始還會換幾次腳,最後已能一隻腳從上車到下車,先師也曾沾沾自喜向鄭師爺分享。但卻被鄭師爺指責。
       可惜先師這種傻練的案例,有些人(包括我在內)沒有聽到後面鄭師爺的解說要活練的說明,而一味的追求如何實現絕對「虛實」分清,只要站定式就強調虛腳要抬得起來,以致練得越久後遺症越明顯,站歪傷到大腿。所幸後來,得到先師的修正才擺脫絕對「虛實」分清的觀念。
         自己知道「虛實」只是「意」而非「力」之後,很開心的分享其他同門,但觀念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記得有位師兄告知不要太強調「虛實」,把身體蹲低,傷了膝蓋,但他認為一直都是如此練,聽不下去,如今仍為膝傷所困!另一位第三代同門因練拳身體歪得很嚴重,走路明顯偏一邊,好意告知,需把身體站正,惟習慣已養成,竟然無法站正,反而認為不練絕對「虛實」是錯誤的,到現在仍找不出走路略跛的病因!
            練本門太極拳要勤練不要傻練,要多讀先師及鄭師爺的著作之外,也要看古書,瞭解先人智慧,練「純道家太極拳」才不會「自以為是」、「傻練、死練、笨練」,如此就會用心練及活練,很容易體會什麼叫做「純炁功太極拳」!
       

2021年7月5日 星期一

讓炁斂入筋、膜、骨、血液、細胞通透成一體,動作靈敏病毒也不易上身!


        黃帝內為現存最早的傳統中華醫學著作,強調「上醫醫未病,中醫醫欲病,下醫醫已病」我們所練「純道家太極拳」即是練「由下而上」、「由內而外」、「不動手」的「純炁功太極拳」,因此鄭曼青師爺說「運炁百日自見其病體與贏驅,必有顯著進境。」也就是一再強調「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炁補」的原因!

        所以我們除練「道家傳統太極拳三十七式」也需練「熊經」、鳥申」、降魔降心」、「金樑換柱」、「橐籥功」,進階班則增加九轉玄功及補逐漸消失的木、土、金氣外,加練「大乘法」、「小乘法」、「似小五手」、「寒芒衝霄」、「起落鑽翻」、「魚龍百變」、「一元功」、「二炁迴旋」等功法。目的是將拳架、內功、心法三者合一,讓炁斂入筋、膜、骨、血液、細胞通透成一體,身心徹底逐漸放鬆,落實在應用,達到最裡層的細胞到最外層皮膚都能「炁」「一同動」,使病菌不易上身之外,平常生活上動作靈敏,即使上了年紀,沒有遲緩老態。而在武術運用更是「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對手無法預測攻擊方向及力道,兩者一碰,即能拔根三步之遠!

        現今新冠狀病毒肆虐,人人自危,疫苗一劑一劑的打,成為防疫最重要的事情。疫苗的基本功能就是對抗病毒,減少感染機率,但有無副作用,仍是未知數。我們練「純道家太極拳」也形同以「炁」與病菌作戰,讓自己免疫力提高,所以每天最好早晚都玩一下吧!

2021年7月4日 星期日

希望把重點放在指正的動作,如移位先從一點點開始,不要馬上移到定位!


           陸續有學員傳練拳影片過來,顯示大家希望自己的拳藝能進步,這是可喜現象,且每人練拳熟練度都屬中上,只是在小地方缺欠修正,而這些正是鄭曼青師爺說的「本門太極拳是改錯拳」重點。

       有關已上傳影片的學員都一一告知缺點,而出現的問題都是以往上課提出的重點。如下所列:

一、移位會前腳先動,以致身體出現斜斜前進,無法平整、均勻。改建建議,以前提過,再次提醒,沒有前後腳之分,只要移位都是一起動。要如拳經說的:「其根於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

二,關門動作即換形都會肩膀幫忙,以致無法由下而上整體關門。其實本門熊經動作就是在修改由下而上整體關門,以前上課多次提過,只是經過近一個半月時間,都還回來了!

       有傳影片學員,獲得修改建議後,希望把重點放在指正的動作,如移位問題先從一點點移位開始,不要馬上移到定位,如此修正,才能如鄭曼青師爺說的:「有則執著,無則落空。」

        因為堅持缺點改一、兩次就能達到盡善盡美,這是我執,思念會濁,腦袋想太多則炁會滯炁滯則血不順暢血不順,肌肉僵硬,自然無法「靈台清明 在此尷尬情況下,想有更進一步的修為,恐難上加難,所以包括我在內,要自我警惕不要有天下我最會、聽過練拳秘密而有自滿心態,建議永遠保持虛心求教來學習道家太極拳!

2021年7月3日 星期六

接受建議開第一槍的學員,很快享受被修正的喜悅!


        前文建議錄製個人練拳影片傳至群組分享,有人很快地傳過來,檢查結果,動作熟練,但發現人有下列的問題:

一、心齋鬆開動作仍缺欠由內而外,也就是腕關、手肘都在幫忙。

二、移位仍然前腳先動,導致走斜線,定式無法正面向前。

三,所有關門動作仍無法由內而外,由下而上的。而是靠肩膀或轉腰。

        再次強調,本門太極拳動作很簡單,容易練,但是一些習慣非常難改,這位開第一槍的學員,拳架都能按照要求,上課也認真,但內動有待進一步加強,因此已將缺點告知。如能修改、修改、再修改,必能漸漸走入「純炁功太極拳」領域。希望接受建議開第一槍的學員,很快享受被修正的喜悅!

2021年7月2日 星期五

建議錄一段預備式、起式至單鞭影片,放至各班群組,做為建議、修改參考。


        由於新冠狀病毒疫情影響,配合政府政策,各班都於五月二十號開始停課,當時提出希望在停課期間,維持練拳的習慣,不知大家有接受此建議否?

        停課迄今已近一個半月,如有練習應有不錯心得,可提出個人心得分享。更好方式 ,則是錄一段預備式、起式至單鞭影片,放至群組,做為建議參考。如不好意思,則可私訊給我。

       本門太極拳動作簡單易學但難改習慣,雖只有快一個半月未上課,但如小習慣不改,等正式上課養成習慣,要改就非常困難。因此彌補未能上課缺憾,希望藉由個人練拳影帶,有所幫助,藉此機會大家互勉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