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5日 星期六

112/02/20台中班本門太極拳不可躁進,需拆開如法練!


        新班的進的進度是
鄭曼青師爺所創「熊經」,本意「上醫治未病」是在練「中脈」的旋轉,因此特別要求上下有根的旋。新學員學了一堂課之後,反應表示很難練到,有些氣餒!我告知,因為,以往的習慣,肩膀、腰部會先動,如此練本身的「炁」會不連貫,無法練到「純炁功太極拳」。所以會要求上下整體動,由於非以往習慣,當然會不容易練,但卻是本門的精華處!

       我們上課除授鄭曼青師爺晚年的太極拳之外,也是在改動腕關、手肘、肩膀、腰習慣,練成符合拳理「由下而上」的旋轉,目的讓本身的「炁」能與天地的「炁」相呼應。但因固有習慣難改,不可能短時間練會,所以會產生挫折,其實資深的學員也不見得做得到。

        如何練到上下有根旋,從鄭師爺教蔣宋美齡畫國畫的故事說起。由於蔣宋美齡受過西方教學,不會寫中文,所以鄭師爺要求她用毛筆打格子,而且要橫平豎直、大小均勻,如此長達一年之久。以致她在自畫的簽名幾乎與鄭師爺一摸一樣。同樣的弘一大師教書法也是從一筆一畫的「一」要求練兩年。這代表中國傳統的藝術,都是從最笨的方式的打基礎,但卻是最有效、最科學的方法。

       鄭師爺也說過「太極拳要拆開練」。因此要練習上下有跟旋,必須依道家「少則得,多則惑」原理一點一點的慢慢練,不可躁進。所謂一點一點地練一定要如法的上下有根旋,只要肩膀有動必須馬上停下來,再重新來過,練習的時間次數不用太多,只要感覺有些累了就休息,然後再反覆的練習。如此半年甚至一年之後就能掌握上下有根旋的秘密了!

         因為「炁」是無色、無味、無相,沒有感覺,旬日才能薄薄一張紙成長,練的過程不知自己有無進步,只能依照上述方式進行,唯每次上課可經由教課者或拳友印證,有無「炁」感。最怕自認聰明想盡方法,以有形有相的肌肉伸展,達到自己有練到「炁」,但卻是肌肉在動的「自我感覺良好」,這種「炁」無法「在骨中行」也沒辦法通任督二脈,故想要「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可能要下輩子的事了!


2023年2月24日 星期五

以陰陽詮釋太極拳之密,在近身接觸之際,將對方發勁離地!


        左家功法是「純炁功太極拳」因此不會強調以想像練到,也不會靠感覺練到。如果有人說「
全身(尤其是指尖)的炁感會增強。特別是小腿也容易有感應。」這是自我陶醉想出來的感覺,因為去觸摸小腿,必定是肌肉在動。本門是以「少則得,多則惑」、「有則執著,無則落空」的道家思維,在如理、如法一點一滴的累積,修煉而成。

        當雙方動手前,完全無法預知如何出招,不可能憑想像或感覺作防備。本影片是左家功法的「起落鑽翻」以陰陽詮釋太極拳之密,而能近身接觸之際,將對方發勁離地!

2023年2月11日 星期六

「起式」因「水火既濟」上手臂不動手下,炁讓小手臂向前伸展!


        本門號稱「純炁功太極拳」因炁從前面任脈下(經神闕、丹田、玄陰)再由後面督脈上(過尾閭、命門)從夾脊關(身柱穴,陶道穴之間)沖開肘關,由兩手勞宮出,即體用拳歌「浩然氣行乎手」。故因「水火既濟」的「河車倒運」原理,讓上手臂不動手下,「炁」讓小手臂向前伸展,屬陰柔勁,發人才能陰陽同出,讓人不知如何抵擋,被發者舒服離地而起!

        因此「起式」藉由「河車倒運」之理,才能讓手臂向前伸展,絕對不是靠吐氣、吸氣或肌肉伸展,因為這是屬於陽剛之勁,被發者知道來勢,會事先預防,引起陽碰陽,剛猛之力互撞,無法拔根,只是硬推,雙方都不舒服容易受傷!

        本影片看似上手臂向前伸展,由兩位學員兩手放在示範者肩膀跟手肘,當開始做起式第四動時,印證肩膀跟手肘位置保持不變,只有小手臂向前伸展,代表「炁」的延伸是不靠肌肉,若以肩膀的「筋脈膜胳」伸展,上手臂必定會往前推,無法保持原狀的!

2023年2月4日 星期六

有罹病者,如法在鬆的狀態下練太極拳,不到半年皆可如鄭師爺所述「詎習之不數月,病竟霍然」!


        鄭曼青師爺在「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卷上)」自序「 余髫年有軟腳風痛病,百藥罔效,習易筋經而愈。弱齡患肺病,吐血咳嗽不已,習太極拳而愈。少日無知,病甫癒。拳即廢。病肺後。始知身苟脆弱。縱劬劬為學。將焉用,瞻前慮後,悲不勝。詎習之不數月,病竟霍然。則以為德於我者。莫過於是拳。」很清楚告訴大家因練太極拳祛病。而晚年常告訴學生「太極拳讓他多活了六十年」印證太極拳能延年,可見黃帝內經」所述「上醫醫未病」太極拳即是「上醫的良藥」!

       本文強調太極拳不是養身而已,對病情嚴重患者也能扭轉,主因鄭師爺肺癆(即是肺癌)案例。因為練太極拳是要求「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因此有罹病者,如法以「平整均勻」、「不動手」、「由下而上」要求在鬆的狀態下練拳不到半年皆可如鄭師爺所述「詎習之不數月,病竟霍然」,當然要全癒恢復原狀,仍要繼續練習

     如在追求速度、重量的健身運動者練外家拳者,因為強調「提勁」只是手足用力的局部運動,無法「運而後動」,氣都累積在五臟及三焦,氣血無法通暢,是病因的根源。也就是前文已論述「少林氣走任脈屬陽剛而瑜珈也是走任脈,無法氣在骨中行,只能修性不能修命。我們太極拳走任脈經督脈,才能氣由骨中行,「專氣致柔能嬰兒乎」身心自然強健練習追求速度、重量、拉筋者仍有「三高」毛病原因即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