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0日 星期二

108/07/30科博館班一個動作練習久了,錯了也會自認練對!

       上文課問大家有沒有問題時,大多數的回答:「有很多問題,不知如何問?」今天鼓勵幾位有疑問者,上台演練「熊經」,結果,外形大致「有模有樣」,但被台下其他學員發現下列問題:
ㄧ、身體後仰。
二、肩膀或腰部先動。
三、移位傾斜。
         能看出問題,表示大家眼界高了,這是可喜的現象,惟演練者對被指出「問題」卻誓誓旦旦認為自己沒有練錯,兩者差距甚大,可見,一個動作練習久了,錯了也會自認練對!
        要把「道家太極拳」修煉更好,建議大家在共同學習中,互相幫助修正,修改者心胸開闊分享心得,被修改者,謙虛接受,如此,雙方在拳藝、身體會進步很快的!













2019年7月27日 星期六

108/07/27苗栗公館班虛腳先動或走斜線,膝蓋關節會「喀喀」響!

        有學員表示:「為何我移位時,感覺膝蓋會《喀喀》響?」經查看他移位情形,發現虛腳先動且走斜線,為讓大家瞭解虛腳與實腳先動兩者差異,乃以兩人一組方式進行測試。
結果:
ㄧ、虛腳先動或走斜線,膝蓋關節會「喀喀」響,表示承受身體重量也損害了膝蓋。
二、實腳先動或整體走直線,膝蓋關節幾乎沒有聲音,表示練拳過程沒有承受身體重量,不會有受損情形,反而有益膝蓋!
        因此,鄭曼青師爺說的:「練拳需平整均勻」是本門練拳一定要遵守的規則!










2019年7月26日 星期五

108/07/25竹南班學習本門太極拳除練身體健康外也能多讀點古書是不錯的選擇!

        有新學員表示:「動作會了,可以教新的招式!」其他學習較久的學員,反而熱心告知:「動作會之外,應該還要在「改習慣」、「平整均勻」、「不動手」下功夫。很高興舊學員「思路」已知道追求「改錯」、「內動」的境界!
          學習太極拳會招式,是一般人都能達到的效果。但要「平整均勻」、「不動手」、「由內而外」、「由下而上」、「湧泉貼地炁有根」、「運而後動」、「水火既濟」才是本門太極拳崇黃老學說追求的精髓,一切以養生練炁之法和探討哲理為主,故對中國傳統文化也需瞭解,對思路有所幫助,因此練拳除讓身體健康外也能多讀點古書是不錯的選擇!







2019年7月24日 星期三

108/07/24頭份班練本門太極拳思路非常重要,強調至柔馳𩩍至堅!

       練拳遇到膝蓋疼痛,首先停止練習,追查原因,如無法自己判斷,建議上課提出討論。一般造成原因,是練拳時,想練到「虎虎生風」、「出拳勇猛」,大動作的演練,引起膝蓋擺動,但源頭還是動上半身所致,建議,以少少的練來修正自己,不要以為動上半身,練到「勇猛有力」就是最高境界,但我們是練「純炁功拳」所以需往「內動」下手;老子道德經七十八章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也是詮釋柔弱勝剛強!
         練本門太極拳思路非常重要,強調「少則得,多則惑」、「至柔馳𩩍至堅」,唯有以水的柔弱多變,才能修得「純道家太極拳」的所要的結果!










108/07/23科博館班學習純道家太極拳需柔弱勝剛強!

       今天有學員問:「為何少少的練《六合真氣任我盜》對睡眠品質及舊傷都有幫助,但大動作的練,反而效果不好,是什麼原因?」請他上台演練,發現大動作的練,動了腕關也拉了筋肉,建議他再恢復少少的練,馬上反應:「全身舒服」,乃告知「少則得,多則惑」這原理是不會變的!
          此時另一位學員也提出心得,表示:「自己練習時,都是用力練,以求有練到的感覺,但今天看到是如此少少練,發現自己原來是在勤練肌肉,難怪身體進步沒那麼快!」
         所以學習「純道家太極拳」是練內動,不是練動肌肉,更不可求感覺,因為有所求,腦袋就執著了;練拳需如道德經三十六章:「柔弱勝剛強。」、四十三章所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2019年7月22日 星期一

108/07/20公館班學習過程困難度總是有,如同鄭曼青師爺說的:「貨賣識家」!

        練習過程被改動作是正常的,有些人會加強修正,提升自己,走上道家太極拳門檻!有的是會有挫折,以致影響心情,漸漸失去學習熱誠,最終選擇離去!
        學習傳統的道家太極拳,不是追求有感覺、有力道,是練無形、無相的「純炁功」,因此困難度總是有,如同鄭曼青師爺說的:「貨賣識家」,知道如曾子說的「吾日三省吾身」、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的重要,所以願意接受「修改」的過程且千錘百鍊,才能拿到寶藏!









2019年7月20日 星期六

108/07/18竹南班即使已學習多年,仍然無法掌握「平整、均勻」、「不動手」的要求!

        以兩人一組方式練習,不斷修正移位、旋轉,即使已學習多年,仍然無法掌握「平整、均勻」、「不動手」的要求,被改總是很氣餒,但改過後,卻有一股強烈喜悅,惟不久又恢復原狀,再修改,如此不斷重複,越修越精微;可見鄭曼青師爺說本門太極拳是「改錯拳」有深奧道理的!







2019年7月18日 星期四

108/07/18苗栗社大班要達到「內動」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

新學員初學拳架,會忙著記動作,認為會動作就是練到了。但第二、三次學的人,重新聽講並觸摸授課者身體,才會瞭解所謂的的「內動」與「動肌肉」不同,對本門太極拳自然更加尊重,也瞭解要達到「內動」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傳統藝術真的需一步一腳印的走過來!



108/07/17頭份班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必能練到「渾身是手,手非手!」

        本門太極拳強調「不動手」、「由內而外」、「由下而上」、「平整均勻」這是所謂的「中心思想」,也就是練拳不可偏離這些要求,因此針對這些要求,如老子道德經四十一章所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不要如「中士聞道,若存若亡。」疑信參半「這樣練對嗎?」更不可如「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學習「純先天」、「純道家」、「純炁功」太極拳,是練「無」的功夫、看不到、、沒感覺、久久體會不到、沒辦法馬上能學到功夫,因此容易失去信心與耐心,甚至產生疑心。若有機會聽到別處有新法,練到有感覺,或有功夫,自然會求去,周遊列國,最後得到的還是手上功夫技巧。惟如老子道德經四十一章所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必能練到如拳經體用拳歌說的:「渾身是手,手非手!」






2019年7月16日 星期二

108/07/16科博館班「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

        學習「純炁功拳」內動是追求的目標,但不可為了證明有內動,刻意動肌肉,如此是露相。初學以動外形來彌補內動的不足,但學習過程知道這外形只能有一些些意思,不能「有形」動太多,慢慢減少,一直要減到幾乎看不到動外形,最後要練到先師所說的:「形不變炁變,形不動炁動」!所以修本門太極拳,要如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所說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