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104/11/26竹南班 道家傳統太極拳是練「專氣致柔,能嬰兒乎」,不是練力氣、速度!

        有學員反應知道練熊經有很好的效果,所以每次要求自己練100下,但卻練到腰椎不舒服。這種練法是把拚事業的精神拿來練道家傳統太極拳。練本門太極拳不像其他運動一樣,只要不斷的苦練就會有成果,也不是「拳練萬遍功夫自然來」!它是強調練炁的、練純道家的,練看不到,因此思維要「少則得,多則惑」;所以練拳過程如肌肉僵硬、不舒服、會喘氣,就要暫停練習,休息一、兩分鐘後再繼續做;如堅持「今日事今日畢」不想半途而廢,必適得其反,會越練越僵,甚至因錯誤的上半身出力,以致擺動到膝蓋造成受傷;另外由於肌肉動太多,無法練到鬆的境界!
       道家傳統太極拳是練「專氣致柔,能嬰兒乎」,不是練力氣、速度、重量,是練「天下之至柔,馳聘天下之至堅」,因此如我老師所說的:目標先從21分開始,練多少,算多少,不要有負擔,越沒負擔,進步越快!







104/11/25頭份班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練道家傳統太極拳五個月後發現流的汗少了大半,且不會有酸臭的味道!

太極拳學拳心得 (台中班學員 葉毓峰)
        學練太極拳倏忽已過了將近九個月,一開始是從年輕時對太極拳有興趣但遲遲無法有好的機會接觸使然,所以這次學拳的開始並非是為了增強體魄或去除病痛,是帶著好奇來看看道家傳統太極拳長的樣子,更特別的是,這還是由鄭曼青祖師爺傳下來的太極拳。
莫名中強健體魄
        學拳的前四個月,總覺得學拳架不難,但又有說不出的吃力感,姿勢都學得起來,但總是滿身大汗,這和老師和師兄們總會提到的打完拳會微汗不同,但在不好意思發問的心情下,我持續練著拳架,開始發現自己流的汗開始出現如奶類酸臭的味道,我想起某位師兄曾提過的類似經驗說到臭汗盡了後,身體就有了第一次的改善!我很好奇這是否在我身上會發生,就帶著不完全相信的心態持續觀察著。
        再一個月後,我突然發現我流的汗少了大半,且不會有酸臭的味道,更驚訝的是,我也發現原本有鼻過敏,容易由過敏引發感冒的狀況少了非常多,我開始相信太極拳會帶來體質上的轉變,同時我也更想印證是否體質轉變是因為練拳的關係,因此,一部分對自己說哪天累了就不練,一部分安慰自己說是要觀察沒有天天練的影響,後來發現的結果是,我開始兩至三天練一趟拳的一週後,我的過敏症狀出現後,不到一週就引發感冒症狀!由此我開始認定太極拳對於維持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影響!
練拳上的粗淺心得
        在學拳約四到五個月時,總覺得自己要穩住不高低要費很大的勁,費勁久了腳就會開始不舒服,恰好老師再次提到胯要鬆,且教拳的師兄也特別在胯的位置指點,兩次被指點下來,我突然感受到胯一鬆,重心的轉移就順了不少,也輕鬆不少,即使在一招一世的轉換間仍無法時刻讓胯鬆下來,但在拳架學習上開始有種小開竅,往前又近了一步的感覺。
        接下來的課程中,雖聽到好幾次老師講到虛實分清,但總覺得那是一種遙遠的、需練習許久才能達到的狀態,所以也就從不刻意去練習,但有一次上課時,老師提到了虛實不分清,有一個可能是因為不相信自己一隻腳也能站得穩,且在我到台前做練習和接受老師當眾指導時,老師也特別提點要虛實分清,接下來就發生了有趣的事情,即使我僅做到比以前要多一點的虛實分清,我就發現我的位移穩了一點,高低起伏更少了點,這個發現讓我相當驚喜,也在後來的練習中盡量去做,不過就如同老師說過的,這是需要持續練習和看自己的過程,因為我常看到自己只要一沒有注意,常常就回到原來的虛實全不清的樣子。 
        最後一個心得是延續前段最後所提,我覺得練這套拳是在改自己的習慣!在練拳的過程中,我早早就在老師的提醒下注意到自己想做得好做得完美的傾向,但修正的相當慢,如一開始總以為自己在拳架的練習上,每週不但跟得上,還可以做得很順,但實際上肩膀動了,身體斜了,更關鍵的是我的身體無處不在用力,就為了要讓自己盡量不要高低!這是過去在運動時的習慣,總會運用全身自覺能夠幫助自己的肌肉,去繃緊或勉強,以為突然自己的極限就會進步,但練到八至九個月後,越來越覺得自己是反其道而行,因為用力的結果是膝蓋開始不舒服,但之前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肩膀先動且膝蓋也會去壓,來讓自己關門時順利到達定位;或者練到十個月左右,才意識到自己臀部和大腿總不自覺得在用力,以讓自己下盤更穩,但實際上帶來的是胯不鬆,虛腳也比較難放鬆,讓重心的移轉不自覺地就仰賴上半身多動一些,或是移動時先讓虛腳動作,而這些都在在說明練這套太極拳就是在改自己的習慣,也就是在改自己的個性,練拳就是在修身養性。

104/11/23台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