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111/11/30以內功協助,大家都表示「非常舒服!」


        新班進度「靠山功」,照往例新舊班一起練習、結果有些舊生仍不敢練習,問原因?回稱「練了背部會痛,很不舒服!」請他們示範一下,發現原來是靠的時候,是由上半身主導,以致背部撞擊產生不舒服,甚至擴散到頭部,引發頭痛問題!

        找到問題後,再次講解身體靠向牆的力道是拳經說的:「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由湧泉發動,不是靠上半身,也不可為了追求撞牆的聲音,而用力撞擊。經思維的修正,心態改變後,「靠山功」的練習才沒有那麼難受!

      當然最後重頭戲,由我以內功幫忙協助大家練,每人感受都異口同聲表示「非常舒服!」這是左家功法的好處也具有舒展內氣外放功能!

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

111/11/24竹南班對「不動手」的定義仍模糊,再次解釋即腕關、手肘、肩膀不可出力、伸縮


        新班進度「 十字手」,將五個分解動作示範完畢後,依慣例兩人一組進行練習,雖然舊班已學習過,但「動手」的習慣依然難改,再次示範並解釋所謂「不動手」即腕關、手肘、肩膀不可出力、伸縮。並請一位學員演練,由另兩位學員協助修改,讓大家更清楚「不動手」的嚴謹及細節處!

          影片中特別針對第三動進行修改:

一、右腳重心移左腳,身體不可高低。

二、雙手上手臂維持「不動手」,小手臂各向四十五度引開,但腕關會習慣性出力,因此請甲學員輕貼演練者雙腕關,協助往四十五度方向展開。

三、乙學員一手輕貼演練者手肘,另一手輕貼「膂」,目的協助演練者手肘不可拉開,在嚴謹的要求下,演練者的「膂」才會內動!

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

111/11/14台中班練太極拳進步了,其他各方面也會進步的!


        有位剛當上臨床中醫師學員表示:「最近看診常要『灸』病
患,一天下來,非常疲憊,太極拳有那一式可以幫忙解決?」  

       我告知 ,最好每天早晚按上課演練程序,「太極運動十三式」、「熊經」、「鳥申」、「降魔降心」、「橐籥功」、「道家太極拳三十七式拳架」(交到那裡練到那裡)練一 趟,時間大約半小時。如認為時間很趕,就早半小時起床練拳,以達「練炁」目的。晚上也要照早上練的內容再練一趟,由於時間較充裕,可以找常被糾正的「一式」重複演練、改錯,如此達修正目的,也能「養炁」,讓身體更健,面對病患不易被影響!               

        至於在「灸」病患方面,我非專業,乃依先師傳授經驗,平時練拳養成「由下而上」、「不動手」的習慣,針對病患就不會用手的力量「灸」,而是在自然中以湧泉之力「灸」,效果佳且不傷體力(有些幫人「灸」的中醫師,由於用力過度,耗炁。長期下來,容易傷身,到後來「灸」的病患,因體能下降,只能限制看病人數。)以湧泉之力「灸」病患,不要用手的力量,效果佳且不傷體力(有些幫人「灸」的中醫師,由於用力過度,耗炁。長期下來,容易傷身,到後來「灸」的病患,因體能下降,只能限制看病人數。)

       隨後,請他體驗,用「手」與「湧泉」「灸」的區別,發現後者省力許多且舒服,他非常驚訝,認為學太極拳有想不到的好處,此時,才真正瞭解,先師說:「練太極拳進步了,其他各方面也會進步的!」

2022年11月4日 星期五

發勁前,手用力按對方才有感覺,這種想法即是常態!


 

        最近為提高大家學習興趣及檢測拳架有無練錯,以兩人一組練習「發勁」,結果在預備動作,每人都做得有模有樣,但在「發勁」瞬間,手會不自覺用力,且發完再加推一把。這現象代表,練習者仍沒有改掉「有手」的習慣。也就是鄭曼青師爺提到「一夕忽夢覺兩臂已斷,悟得鬆境,得以轉捩如意」。

        發勁前,手用力按對方才有感覺,不用力就沒有感覺,無法打對方,這種想法即是常態。但本門號稱「純炁功太極拳」,平常練拳架,嚴格要求忘掉「手」,在發勁時,即能輕貼對方手臂,以「炁」聽對方的動靜,也就是找出「葫蘆柄」,對方因未受到壓力,無法感覺,待知道時,已被拔根而雙腳離地。

        本門太極拳被稱為武林絕學,是不用常態的手出力,是以「炁」(陰陽之炁)打人,因此,學習過程,需在「不求感覺」,落實就是老子「反者道之動」的哲理。如一味「求感覺」,發勁,必定以常態手用力、腳往下踩,以身體「撐」、「推」、「闖」(陽)發人。能將對方發起,只能說是靠「本錢」硬打,沒有陰陽,對方會不舒服,自己也累,由於只是陽剛之氣,久了容易內傷。而需以「不動手」、「由下而上」湧泉輕輕「幌」(陰陽炁),將對方拔根離地三步遠,對方舒服,自己也輕鬆愉快!

        當然,平時要養成「純道家太極」思想,「有則執著,無則落空」不要太自我。尤其在還不清楚「不動手」、「由下而上」的真正意義前,最好鄭看師爺、先師的書及古書就好,以免影響自己的思路。因與人動手會以自己的角度看對方,只是想用本錢出力,違反本門太極拳「反」的思想,故練道家傳統太極拳「有力不出力」思想未成熟前,看別門別派的書,容易混淆,讓自己產生懷疑而練不到傳統太極拳不動手的要求。

2022年11月2日 星期三

白鶴亮翅是詮釋全身炁的外放非常重要的動作!


        白鶴亮翅三個分解動作,在前文(
https://taichibiau.blogspot.com/2022/10/blog-post.html已詳述,是由實腳軸心由下而上的旋轉,帶動雙手變換方向,雖然細節說得清楚,但學習過程,難免會腕關、手肘、肩膀幫忙旋轉,都會習慣性的出力,因此,兩人一組練習,互相改出力的習慣!

         本影片解說,由於全身力道,隨著左腳尖踮地,右手「似有似無」的亮開,瞬間,全身的「炁」會同時外放,尤其上手勞宮特別明顯。但不可為求有「炁」感,練成右手腕關張開,這是有形有相,非無形無相「純炁功太極拳」的練法!

2022年11月1日 星期二

橐籥功如只練個幾下,就想改善宿疾,可能會徹底失望,最起碼也要練到三百下,才有效果!


        有學員太忙或宿疾者時,總會建議他們多練「橐籥功」,因為
鄭曼青師爺說本門太極拳外形練拳架、推手、大履等,最後只剩「橐籥功」,因此非常推薦本功法。但由於只是雙手捲動,並沒有身體移位,如未經常來上課者,會因信心不足,而疏忽練習。

        西方醫學治病,都有精準的藥方,如吃幾顆藥。但患同樣的病人,給的藥都是相同,只是數量的不同。而中醫對同樣的病人,則會因不同對象有不同的藥方。

         同樣練「橐籥功」對身體有宿疾者(如五臟六腑不舒服、五十肩、睡不好、腰酸背痛、偏頭痛),不是練的次數都相同,就能獲得效果。需視每人病情、身體狀況,練習次數會大大不相同,如只練個幾下、幾天,就想有改善,可能會徹底失望!最起碼也要練到三百下且是上課要求不動肌肉的練法, 所費時間約五分鐘,眼睛馬上發亮,效果好,何樂不為!

        如前述症狀仍未改善,則繼續練,甚至要一千下以上,才略有改善,且要持續一陣子。看到要持續每天練一千下,請不要氣餒,因為不需吃藥即能改善病情到治病根,為何不繼續練,所花時間不到二十分鐘,比走路、爬山、吃藥所耗時間節省許多。因此即使要練五、六千下,也要使命必達。惟過程中,如有手酸則需暫休息,以放鬆心情再練習「橐籥功」,才是「純道家太極拳」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