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111/12/28科博館班看別人在探討如何肢體伸展追求「內動」,會感嘆原來跟對師門是非常重要的!

   

     有學員問:「何謂內動?如何做到?」這問題其實困擾許多練太極拳的同好,所幸我們跟對師門,在學習過程因先師嚴格要求及不斷有文課的灌輸,加上自己感到不足,也會重複研讀鄭師爺及先師的所有著作。另除星期假日外,每天都在教學,由於「教學相長」,在學員身上獲得許多珍貴的寶物,因此對上述問題略有一些小小心得!

       「內動」是學習者渴望的,但如果操之過急,可能一錯全盤皆輸。為印證如何做到,由一位已學習多年的學生做「橐籥功」,並提醒不要管呼吸,雙手保持原狀略略捲動即可,由該發問學員雙手輕貼其兩邊肋骨。該演練者只捲動一點點,輕貼者即能感受胸腔內部有捲動,但不是肌肉的拉扯。

        另輕貼者雙手改放在演練者前後胸部,演練者做兩、三下,便有被前後引動,代表練對即有炁的開合。

       最後請該位學員,以想要「內動」方式演練,只做一下下,即被察覺呼吸急促,且只是肌肉動,根本沒有「內動」,更談不上「炁」的引動。

        經此實際演練,該員稍有認知「內動」的特徵,完全沒有動到肌肉,也清楚練拳過程「越想要有」反而「越沒有」,這是老子所說的「少則得,多則惑」應證。

         學習「純道家太極拳」不可能靠想像練出「純炁功」,更不可能靠看影片練到。而是依「黃老」的思維,如法的「不動手」練,才能做到「炁」的「內動」,到此階段,會有「原來如此」「得來一點不費工夫」的喜悅,再看別人在探討如何以肢體的伸展追求「內動」的「炁」,甚至「凌空勁」,會感嘆原來跟對師門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2022年12月25日 星期日

111/12/22竹南班本門是在修改中成長,而不是不斷學習新的課程進步!


        自八月迄今,每次文課,有些學員都自願演練「倒攆猴」及「十字手」,讓大家找出問題,有位未參與者,感到不可思議,發問:「四個月來,難道沒有把動作做對?」

        自願演練者回稱:「動作會,如同製壺師做好粗胚後,仍須不斷細雕,才能完成好的作品。我們會習慣性手會出力,每次改完,隔一個禮拜又恢復,才會一直演練同樣動作!」這是非常好的「純道家太極拳」的思維。

         本門強調「不動手」即是要求「有力不出力」,此種修為是非常難的,由於從小到大都是出力,要改習慣並非易事。但可以靠著上課時間,授課者發現問題加以改善,可馬上糾正,隨著時間把過去所有習慣改掉到忘掉。

        而內在思維要經常保持道德經說的「及我無身,我有何患?」心境,不要起伏不定,這比較難發現,所以要上「文課」及多讀鄭師爺、先師的著作及線裝書,逐漸改變「自我」成「捨己從人」,一切是「反者道之動」、「無為而無所不為」的思考!

        因此四個月來,改了一段時間,但真的把「動手」習慣徹底改了嗎?相信每位學員一定不敢說「做到了!」只是比以前進步而已,所以本門是在修改中成長,而不是不斷學習新的課程進步。功夫巨星李小龍說過一句話:我不怕練一萬招的人,就怕把一招練一萬遍的人!

2022年12月16日 星期五

111/12/15二炁陰陽盪逍遙由實腳軸心帶動兩手的擺動!

       「太極運動十三式」第二式:二炁陰陽盪逍遙,天地有陰陽二炁,人也有陰陽二炁,人會生病,因二炁失調,故藉由練習本式讓陰陽二炁與天地做交換,恢復陰陽中和身體。

      練習重點,由實腳軸心旋轉,帶動兩手成一陰一陽的擺盪,但 由於動手的習慣,會兩手不自覺用力帶動身體的旋轉,本課程除動作熟練外也要求養成「不動手」的習慣!

        本影片兩組演練:

站前方ㄧ組:由實腳軸心帶動身體旋轉,兩手不出力的擺盪,體內陰陽二炁與外界做交換,兩手麻漲達鬆身逍遙目的,即是「純炁功太極拳」要求的無形、無相!

站後方ㄧ組:詮釋兩手用力帶動身體的旋轉,雖有運動目的,但本身炁無法由雙手出與外界天地炁做交換,非本門「純炁功太極拳」要的。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

111/12/05一領地天動三焦目的以天地的炁治好身體的不適!

        新班第一堂課程是「心齋」及「一領地天動三焦」,前者已在前文告訴學習者,本門練炁都是借天地的炁,讓本身成為導體,迅速讓本身不好的炁回歸天地,不好的炁停在身上愈少,當然身體會愈健康。另內在的心理修養,不要太自我,需以對方立場設想,才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本文主要探討「一領地天動三焦」,這是先師研發的「太極運動十三式」第一式,所謂三焦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稱。 上焦包括心、肺,中焦包括脾、胃、肝、膽等內臟,下焦包括腎、大腸、小腸、膀胱。
       初學「一領地天動三焦」都會當體操用力練習,認為只是動動筋骨的運動。因此再聽課,如「心存已練過,都會了!」恐會錯失精進的機會。由於經過多年嚴格要求不動手的訓練,回頭練本式,才知仍是強調內動的招式。
        今天特別講解如何遵守不動手的要領,如愈遵守規範,手、腳不容易酸,且在享受內動流暢的舒服,因此如法練,對三焦出問題的人,可藉天地的炁治好身體的不適。
        本影片重點有下列二項:
一、印證不動手,地炁很自然會引入身體,再藉由雙手定式捲動,由湧泉將地炁引領到頭頂再透到天上,不是用雙手拉到頭頂。反手回來時,天炁自然帶回到身體,再回歸地底下,如此重複練習。若邊轉動雙手邊用力捲動向上,內動效果會打折。
二、動手與不動手的差異:
第一組:練習者雙手引地炁至上焦位置,未先雙手不動再上捲,而是直接往上,如此內動效果打折扣。
第二組:依要求雙手至上焦位置,先不動手捲動,再由湧泉帶動往上,內動就非常明顯!
    






 

2022年12月2日 星期五

鄭曼青師爺認為「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炁補」因此都勸病患練太極拳!


        近幾年由於新冠病毒肆虐,有些不幸染疫者,雖然有吃藥(不論西藥或中藥)復原狀況不甚良好,不是很容易氣喘就是久咳不癒,因此,疫情剛開始擴散期間,在部落格即呼籲「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炁補」希望大家勤練「橐籥功」以防止染疫或染疫後快速復原。

         這種論調是鄭曼青師爺提出的,由於鄭師爺中醫造詣很高,有不少人找他看病,但師爺認為「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炁補!因為藥是偏,病是偏,以偏治偏不是好事!」吃藥無法完全康復,只有練太極拳才能恢復正常,因此都勸他們練拳,如羅邦楨師叔即是一例。渠在高雄太極拳雜誌第四十期「左家太極拳釋疑」文中提到「民國三十八年,先師攜家來台,寓台北市廈門街,那時我家亦住在同一條街上,與先師寓所祇隔幾條巷子,那年我只有二十一歲,但因久病體羸,正好先師是位精於岐黃的名中醫,又因先嚴與先師素讅,即携我前往叩求治病,在治療期間,即遵先師之囑,開始學習太極拳。‧而我一經學習太極拳後,沒有幾個月,不但病癒,而且身體日健。從此以後,太極拳成為我日常必作的運動,一直到現在仍然練而不輟。

        由於本門太極拳是「純炁功太極拳」,借天地的炁與本身炁做交換,達養生目的,是以行炁為主。與大家共勉,要把練拳當藥吃,早上除要練熊經、鳥申、降魔降心外(有練左家功法者加練大乘法、橐籥功、二氣迴旋),拳架更要盤一趟,再吃早餐,因空腹容易行炁,五臟六腑之炁易鼓盪,以達長炁。晚上則邊看電視邊盤拳架,是在養炁!如此病痛必遠離而去,即是罹病也會快速解決,同時拳藝也會在一年一年無形中進步

2022年12月1日 星期四

111/11/19公館班 先師隨鄭師爺學拳,自認「左掤」是被改得最多、最吃苦的一式!

       師隨師爺學拳,自認「左掤」是被鄭師爺改得最多、最吃苦的一式,因為光此一式即學了將近兩個月,但此式卻建立老師前三個月功夫的基礎,如平移、上下有根的旋、不動手、美人手、實腳膝蓋不動、移位實腳先動、腳停手停、腳膝蓋中央對腳尖不過腳尖、手臂連在夾脊等,表示左掤相當重要,是傳統道家太極拳真正開始!

     因此將左掤七個動作分列如下,提供參考:

第一動:重心平移左腳,如同預備式一般不可高低,只是平平整整的移位,重心在左腳但不可站得歪斜。

第二動:身體右轉,不可下蹲或撐高,肩膀、手肘都不可變形,形成與身體成為一橫一豎,右腳膝蓋也不能打直。

第三動:左腳重心平移至前腳,身體保持原形不變,不高低,即平整均勻,是左實腳先動,帶動右虛腳,不可右虛腳先動。

第四動:身體略向右旋,帶動右腳跟離地,但身體不可晃動,維持不動如山狀態。

第五動:身體再略向右旋,一樣不可晃動,帶動左腳根盪至原來腳尖位置。

第六動:重心由右腳直線往前移,不要將重心全部放在左腳,以免左大腿髖骨部位突出,身體站歪外也容易傷到左大腿。

第七動:由左腳當軸心,帶動身體整體關門,面向正前方,左手勞宮對心窩。


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111/11/30以內功協助,大家都表示「非常舒服!」


        新班進度「靠山功」,照往例新舊班一起練習、結果有些舊生仍不敢練習,問原因?回稱「練了背部會痛,很不舒服!」請他們示範一下,發現原來是靠的時候,是由上半身主導,以致背部撞擊產生不舒服,甚至擴散到頭部,引發頭痛問題!

        找到問題後,再次講解身體靠向牆的力道是拳經說的:「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由湧泉發動,不是靠上半身,也不可為了追求撞牆的聲音,而用力撞擊。經思維的修正,心態改變後,「靠山功」的練習才沒有那麼難受!

      當然最後重頭戲,由我以內功幫忙協助大家練,每人感受都異口同聲表示「非常舒服!」這是左家功法的好處也具有舒展內氣外放功能!

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

111/11/24竹南班對「不動手」的定義仍模糊,再次解釋即腕關、手肘、肩膀不可出力、伸縮


        新班進度「 十字手」,將五個分解動作示範完畢後,依慣例兩人一組進行練習,雖然舊班已學習過,但「動手」的習慣依然難改,再次示範並解釋所謂「不動手」即腕關、手肘、肩膀不可出力、伸縮。並請一位學員演練,由另兩位學員協助修改,讓大家更清楚「不動手」的嚴謹及細節處!

          影片中特別針對第三動進行修改:

一、右腳重心移左腳,身體不可高低。

二、雙手上手臂維持「不動手」,小手臂各向四十五度引開,但腕關會習慣性出力,因此請甲學員輕貼演練者雙腕關,協助往四十五度方向展開。

三、乙學員一手輕貼演練者手肘,另一手輕貼「膂」,目的協助演練者手肘不可拉開,在嚴謹的要求下,演練者的「膂」才會內動!

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

111/11/14台中班練太極拳進步了,其他各方面也會進步的!


        有位剛當上臨床中醫師學員表示:「最近看診常要『灸』病
患,一天下來,非常疲憊,太極拳有那一式可以幫忙解決?」  

       我告知 ,最好每天早晚按上課演練程序,「太極運動十三式」、「熊經」、「鳥申」、「降魔降心」、「橐籥功」、「道家太極拳三十七式拳架」(交到那裡練到那裡)練一 趟,時間大約半小時。如認為時間很趕,就早半小時起床練拳,以達「練炁」目的。晚上也要照早上練的內容再練一趟,由於時間較充裕,可以找常被糾正的「一式」重複演練、改錯,如此達修正目的,也能「養炁」,讓身體更健,面對病患不易被影響!               

        至於在「灸」病患方面,我非專業,乃依先師傳授經驗,平時練拳養成「由下而上」、「不動手」的習慣,針對病患就不會用手的力量「灸」,而是在自然中以湧泉之力「灸」,效果佳且不傷體力(有些幫人「灸」的中醫師,由於用力過度,耗炁。長期下來,容易傷身,到後來「灸」的病患,因體能下降,只能限制看病人數。)以湧泉之力「灸」病患,不要用手的力量,效果佳且不傷體力(有些幫人「灸」的中醫師,由於用力過度,耗炁。長期下來,容易傷身,到後來「灸」的病患,因體能下降,只能限制看病人數。)

       隨後,請他體驗,用「手」與「湧泉」「灸」的區別,發現後者省力許多且舒服,他非常驚訝,認為學太極拳有想不到的好處,此時,才真正瞭解,先師說:「練太極拳進步了,其他各方面也會進步的!」

2022年11月4日 星期五

發勁前,手用力按對方才有感覺,這種想法即是常態!


 

        最近為提高大家學習興趣及檢測拳架有無練錯,以兩人一組練習「發勁」,結果在預備動作,每人都做得有模有樣,但在「發勁」瞬間,手會不自覺用力,且發完再加推一把。這現象代表,練習者仍沒有改掉「有手」的習慣。也就是鄭曼青師爺提到「一夕忽夢覺兩臂已斷,悟得鬆境,得以轉捩如意」。

        發勁前,手用力按對方才有感覺,不用力就沒有感覺,無法打對方,這種想法即是常態。但本門號稱「純炁功太極拳」,平常練拳架,嚴格要求忘掉「手」,在發勁時,即能輕貼對方手臂,以「炁」聽對方的動靜,也就是找出「葫蘆柄」,對方因未受到壓力,無法感覺,待知道時,已被拔根而雙腳離地。

        本門太極拳被稱為武林絕學,是不用常態的手出力,是以「炁」(陰陽之炁)打人,因此,學習過程,需在「不求感覺」,落實就是老子「反者道之動」的哲理。如一味「求感覺」,發勁,必定以常態手用力、腳往下踩,以身體「撐」、「推」、「闖」(陽)發人。能將對方發起,只能說是靠「本錢」硬打,沒有陰陽,對方會不舒服,自己也累,由於只是陽剛之氣,久了容易內傷。而需以「不動手」、「由下而上」湧泉輕輕「幌」(陰陽炁),將對方拔根離地三步遠,對方舒服,自己也輕鬆愉快!

        當然,平時要養成「純道家太極」思想,「有則執著,無則落空」不要太自我。尤其在還不清楚「不動手」、「由下而上」的真正意義前,最好鄭看師爺、先師的書及古書就好,以免影響自己的思路。因與人動手會以自己的角度看對方,只是想用本錢出力,違反本門太極拳「反」的思想,故練道家傳統太極拳「有力不出力」思想未成熟前,看別門別派的書,容易混淆,讓自己產生懷疑而練不到傳統太極拳不動手的要求。

2022年11月2日 星期三

白鶴亮翅是詮釋全身炁的外放非常重要的動作!


        白鶴亮翅三個分解動作,在前文(
https://taichibiau.blogspot.com/2022/10/blog-post.html已詳述,是由實腳軸心由下而上的旋轉,帶動雙手變換方向,雖然細節說得清楚,但學習過程,難免會腕關、手肘、肩膀幫忙旋轉,都會習慣性的出力,因此,兩人一組練習,互相改出力的習慣!

         本影片解說,由於全身力道,隨著左腳尖踮地,右手「似有似無」的亮開,瞬間,全身的「炁」會同時外放,尤其上手勞宮特別明顯。但不可為求有「炁」感,練成右手腕關張開,這是有形有相,非無形無相「純炁功太極拳」的練法!

2022年11月1日 星期二

橐籥功如只練個幾下,就想改善宿疾,可能會徹底失望,最起碼也要練到三百下,才有效果!


        有學員太忙或宿疾者時,總會建議他們多練「橐籥功」,因為
鄭曼青師爺說本門太極拳外形練拳架、推手、大履等,最後只剩「橐籥功」,因此非常推薦本功法。但由於只是雙手捲動,並沒有身體移位,如未經常來上課者,會因信心不足,而疏忽練習。

        西方醫學治病,都有精準的藥方,如吃幾顆藥。但患同樣的病人,給的藥都是相同,只是數量的不同。而中醫對同樣的病人,則會因不同對象有不同的藥方。

         同樣練「橐籥功」對身體有宿疾者(如五臟六腑不舒服、五十肩、睡不好、腰酸背痛、偏頭痛),不是練的次數都相同,就能獲得效果。需視每人病情、身體狀況,練習次數會大大不相同,如只練個幾下、幾天,就想有改善,可能會徹底失望!最起碼也要練到三百下且是上課要求不動肌肉的練法, 所費時間約五分鐘,眼睛馬上發亮,效果好,何樂不為!

        如前述症狀仍未改善,則繼續練,甚至要一千下以上,才略有改善,且要持續一陣子。看到要持續每天練一千下,請不要氣餒,因為不需吃藥即能改善病情到治病根,為何不繼續練,所花時間不到二十分鐘,比走路、爬山、吃藥所耗時間節省許多。因此即使要練五、六千下,也要使命必達。惟過程中,如有手酸則需暫休息,以放鬆心情再練習「橐籥功」,才是「純道家太極拳」的王道!

2022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元亨太極拳社台中班111/12/05開新班訊息

  招       生

 
元亨太極拳社台中班
預防醫學課程招生

延緩老化、保持愉快心情嗎?或有心悸、胸悶、憂鬱、五十肩、肩膀腰痠、睡不好、運動舊傷、耳鳴手腳冰冷、等問題嗎?

一、研習內容:
1、以道家太極拳為主幹、加易筋經、八段錦、五禽戲、養身二十四法為輔,再綜合易經之理、內經養生之法、道德經專氣、孟子養氣、莊子心齋坐忘、千金方調氣等內功法。
2、基礎內功:
 如何落胯、導引行炁、五心相通、湧泉貼地炁有根、幫助通督脈練成河車倒運、養成龜習大法等功法達返老還童目的。
3、拳架:道家傳統太極拳三十七式,修練「平整、均勻」、「由內而外」、「由下而上」、「上下有根旋」基本功。
二、開課地點:台中市旅順278 「全聯福利中心」三樓 (民俗公園斜對面)
三、開課時間:111年12月05日〈星期一〉晚上7點至 9 
四、課   別:十二週一期〈 每週一授課〉
五、報名聯絡:范先生0920-539569 謝老師0910565519


2022年10月24日 星期一

111/10/20竹南班改錯、改錯、再改錯真是非常經典的必修課!


        以前文課時間,問學員有沒有問題?大家都說沒有。八月間一位學員因練習「倒攆猴」治癒多年的「五十肩」之後,自願上台演練該動作,希望找出更多缺點,因此再次示範該動作,
並請兩人一組練習https://youtu.be/KTqJoFj0_do)。大家才發現,距離所要求的「由下而上」、「不動手」差距甚遠。因此現在文課時間,都踴躍的主動上台表演,希望能把缺點,改的越少越好!

       鄭曼青祖師爺說本門太極拳是「改錯拳」,而先師也一再說「活到老,吃到老,學到老,要改到老。」代表改錯是一生一世的事情。因此學習本門太極拳一定在改錯之間進步,而不是一再學習新的動作進步!

      學習過程,動作被人糾正,當然很有挫折感,有人選擇不再學習,有人則繼續留下。自從八月迄今,每次文課,都是認為「自己應該沒有錯的那麼離譜」之下,被修改的一塌糊塗。但知道所謂不動手的真諦,慢慢走向「純炁功太極拳」的要求後,現在都能一眼看出別人不符合拳理的問題。也就是先師說的先會「眼高手低」就能知道如何練。

       雖是不斷重複演練「倒攆猴」動作,惟每位學員進步神速,非常有成就感,大家才知道改錯、改錯、再改錯是非常經典的必修課!難怪論語學而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做人做事都需每日反省,學太極拳更要徹底執行!




2022年10月19日 星期三

111/10/18科博館班發勁練習


        鄭師爺在抗戰期間曾在友誼表演中打敗英軍、美軍軍官,因此「鄭子太極拳」聲名遠播,
先師於民國六十四年三月四日正式二度拜師鄭曼青師爺,開始學習左祖師萊蓬內功心法。並於
民國六十五年二月,接受日本靜岡沼津獅子會會長谷川龍石商請,至日本演示「鄭子太極拳」;又應富士山自衛隊特種基地司令官小川隊長力邀「印證」,折服自衛隊成員,威震東瀛。日後,經聯合報報導,因此掀起學習本門「一碰就離地三步之遠」的太極拳旋風。但實際能拿到鄭師爺、先師功夫者少之又少、因為動手習慣非常不好改!

      故在拳架、推手、劍式教學過程,總是嚴格要求如何不動手,並在教完上述進度後,增加互相練習「發勁」,讓大家體驗有無嚴守拳理規定。此課程看似簡單,但實際因本能會動手動腳,屢屢發不起對方而產生挫折。本影片在教學員如法「由下而上」、「不動手」的發勁,屬於「餵招」,同時,也讓學員知道以手「發勁」,無論如何是發不起對方的!

2022年10月4日 星期二

白鶴亮翅是印證不動手的最好方法!

        道家傳統太極拳三十七式拳架中「白鶴亮翅」是印證不動手的最好方法,由於有雙手捲開的動作,又有向左旋轉九十度,帶動右手臂如擲鐵餅往四十五度方向
,因此容易動到肩膀、手肘、腕關。只有遵守實腳軸心「由下向上」整體旋轉,才能帶動雙手,達到「不動手」規定,落實鄭曼青師爺所說保持原來樣子的「純先天太極拳」!


2022年10月1日 星期六

111/10/01公館班如何以不動手做到雙手抱圓練熊經!

        

        今晨團練,發現一位學員,雙手抱圓怪怪的,經細看,原來手肘為抱圓刻意彎曲,以致形成「端著」練,乃請她再度演練「熊經」,並告知:

一、不要小手臂或上手臂浮起,而是整隻手臂。

二、不動手的雙手捲開。

三、如雙手沒有抱圓,是無法與後面的「膂」連成一條線。當然也借不到天、地的炁,想要做不到五心相通,是紙上談兵。

四、抱圓旋轉,是由下而上,如動到肩膀就需停止,因為貪多,容易扯動膝蓋,練久擺動頻繁,傷到膝蓋,這是練本門太極拳最難理解的地方,也是詮釋「有則執著,無則落空」的理念。

        本影片是讓學習者瞭解,如何以不動手做到雙手抱圓練熊經及上下有根的旋轉!


2022年9月24日 星期六

111/09/24公館班倒攆猴如何做到不動手!

       
   

         鄭曼青師爺的門徒都知道
師爺一夕忽夢覺兩臂已斷,悟得鬆境,得以轉捩如意,這故事告訴我們「不動手」是非常重要的。而在「道家傳統太極拳」三十七式的拳架中,
所有的旋轉都是靠實腳軸心(湧泉到百會),而不是由手、肩膀、腰帶動。這原則是先師上課強調,練拳要注意源頭,以樹幹成長為主,不要把心思放在修剪樹枝、樹葉,也就是在練習中如何養成實腳軸心帶動雙手,以改掉動手的習慣。
        今天有學員主動問團練時「倒攆猴」練得怪怪的,是否有問題?請她上台演練,發現除手動問題外,後手只是橫畫半圓,非由下而上畫圓至耳垂,沒有達到內動目的,因此,請另一位學員輕貼胸部,以證明做對與做錯的差別。
        本演練影片重點在:
如何做到手的腕關、手肘、肩膀不出力的方法。遵守不動手的原則愈嚴謹,內動愈明顯。因此有心臟、肺、肝、胃、大腸宿疾者,多練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療效!

2022年9月19日 星期一

111/09/19台中班白鶴亮翅兩手捲開抱圓,氣袋必須保持原狀,一絲一毫都不可動!


        新班課程進度「白鶴亮翅」要點如下:
第一動:右實腳軸心略向旋轉,帶動兩手捲開抱圓,要求氣袋必須保持原狀,不能有拉開動肌肉情形。
第二動:仍由右實腳軸心,向左旋轉九十度,帶動右手臂如擲鐵餅往四十五度方向,直到右手虎口平右眉間。左手臂與右手臂對等速度、角度往左下方,直到平左大腿。
第三動:面向原來左邊定式時,左腳尖輕輕點地,同時右手掌略略張開。
        本式不容易看到自己缺點,因此以兩人一組演練。
一、第一動未演練者貼練習者氣袋,若有拉開動肌肉即告知。這是最起碼的「不動手」、「不用力」要求。
二、第二動未演練者仍貼練習者氣袋,若有拉開動肌肉即告知。
       上述「不動手」、「不用力」的要求遵守了,再回頭檢驗起式第四動。由於本式「炁」由前向下渡尾閭過命門,形「河車倒運」在夾脊從勞宮出,自然形成雙手往前延伸,唯氣袋保持原狀,不可往前伸展,若有,則是動手、用力了!

       知道「不動手」、「不用力」演練重點,再針對倒攆猴最後一動,兩手前後伸展,氣袋有無保持原狀,若氣袋有拉開,即是典型的動手的行為!
         等「不動手」熟練了,「依理如法」每天在三十七式拳架中演練,進步會快些。若有心練好本門太極拳,建議將拳架中的每個招式,拆開來練,進步更是神速,拆得愈細功夫更是愈好,所以拳架不可荒廢,一定要每天「如法」練!

2022年9月18日 星期日

鄭曼青師爺在所著「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別程序第十一對筋脈膜膈的解釋!

        練太極拳思路不同會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各門各派都有各自的練法。本門稱「純炁功」、「純先天」、「純道家」三純太極拳,當然要以創造者鄭曼青師爺所說的話為依據。
        在鄭師爺所著「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別程序第十一提到:太極拳運動之大綱,有三,分天地人為三階。人階為舒筋活血之運動。地階為開關達節之運動。天階為知覺作用之運動。次目有九。每階下各繫三級。其中有關筋脈隔膜在第三階二級敘述如下;

         第三階二級為「懂勁」⋯⋯然微動易測。未動難知。苟能於未動,聽而知之,其庶乎階級神明矣。曰,無他。氣由乎筋脉膜膈。其勁有四。曰防禦。曰潛藏。曰將發。曰撤擊之不同。

能收縮骨節。曰筋。

得循環血液。曰脉。

膜。在肌肉間。裹筋與骨。及臟腑皆有之。

膈。肝膈也。

氣由於筋。不失常態。知其欲防禦。

由於脉。知其欲潛藏。而生變化。

由於膜。將充溢於表。知其將發勁也。

由於膈。知其斂氣。欲退而撤擊矣。

此為懂勁之極致。⋯⋯⋯是為三階二級。

        在鄭師爺的認知,沒有將脈隔膜視為發勁的依據,只是強調懂勁的方法。而要達三階三級「階級神明」則是⋯⋯目之所注。神之所到。氣已隨之。氣能運身。不待動心。而神可以挾氣而行。是為神力⋯⋯學者類多捨近求遠。不知丹田積氣之妙用⋯⋯與天地之積氣⋯⋯積氣能載天地。

         故本門的「炁」都是借天地的「炁」,達「天地人」三者合一的。不會動到任何肌肉、關節的伸展,所以能以神力發人離地三步之遠!



       

         

2022年9月16日 星期五

糾正之餘,學員也慶幸能夠再次聽課,太極拳的思路才不會漸漸走偏!

        由於新冠病毒影響,有些在公司內部上的課不得不停,現在疫情趨緩已恢復上課,但有些動作幾乎忘光了,因此訊問是否每天都有練習,由於對「純炁功太極拳」沒有忠誠度,答案當然是「沒有」。故從新再講課,重點是「養丹」、「橐籥功」,因為這兩個招式是本門靜態與動態的最典型的養身、養炁功法,比較容易上手也比較有「炁」感!

       講課之際,檢驗學員動作,發現「養丹」動作,不管女生、男生有些仍擺錯位置,糾正之餘,學員表示慶幸能夠再次聽課,思路走偏了不自知,不然為何練「養丹」沒有特別感受,對「純炁功太極拳」產生懷疑! 

       剛好有位學員剛動過手術,因此建議只要有空多做「養丹」並告知若手術部位會疼痛,是因「炁」與新的傷口在作戰,無法像正常狀態順利通過,以致產生疼痛。尤其大手術,疼痛時間會較久,因此稍微忍耐繼續練,「炁」通了,疼痛感會漸漸消失,表示復原時間指日可待!

        另「橐籥功」動作,外形沒有問題,但也出現「腕關」、「手肘」、「肩膀」隨性動的老毛病,經過要求、修正,才維持不出力的規範。這基本原則做到,大家手指、勞宮、胸部前後才表示有麻漲的感覺,原本停課期間對「純炁功太極拳」冷漠的感情,再度恢復熱情的信心!

      

2022年9月13日 星期二

111/09/12科博館班做到標準「倒攆猴」不是容易的事!

 


        前文提到有罹患「淋巴癌」的學員向先師請益如何解決病情。先師開出兩帖藥方:一、心裡要寡慾不受七情六氣影響,二、「倒攆猴」的動作每天標準做60下。因此在各班加強「倒攆猴」動作。
且重新講課,並於111/08/04(https://taichibiau.blogspot.com/2022/08/1110804.html)詳述四個動作的要求,但牽涉內動仍有不足,因此再兩人一組,嚴格要求練習者需注意細節。
 一、徹底執行向右「上下有根旋」,肩膀絕對不可出力。

二、演練者靠右實腳軸心旋轉,將面向右邊轉正面,右手由下而上劃半圓,腕關尤其不可出一點力量,停在耳垂旁邊。

三、身體後移之際,整體向後,不能歪斜也不可臀部後翹、肩膀後傾,另最重要右手肘向內向前帶動實腳胯成相同狀態(即前胯落後胯迎)等演練熟練,再由胯內動帶右手肘向內向前。

四、身體向左靠實腳軸心也就是「中脈」「純炁」旋轉,面向左邊,同時因為「炁」的開合,兩手是自然前後延伸,不是靠肩膀伸展。

2022年9月8日 星期四

111/09/08竹南班熊經手臂用力向兩旁伸直再抱圓與雙手抱圓捲開有何差異?

 

       有學員提出有一派練熊經將手臂用力向兩側展開伸直後,再放鬆維持原位抱圓,與我們練習熊經雙手捲開有何不同。

     針對疑問,言有所本,一樣請學員演練下列兩種方式,並請兩位學員分別放在練習者腳背及頭頂,體驗差異處,發現:

一、手臂用力向兩側展開伸直,維持原位再放鬆抱圓。

練習者雙手非常明顯有麻漲,但維持不久。腳底有感,但觸摸者發現腳下壓且會抓地。頭頂會有一股熱氣上衝,但只短暫時間,無法持久。

二、依目前練習方式,雙手浮起至腰部,再由夾脊捲開。

練習者腳底無感,雙手抱圓愈久愈麻漲。觸摸者發現腳背沒有任何動作,頭頂熱氣溫和且持續!

第一種方式,練習者手、腳明顯非常有感覺,因此會認為有練到「全球唯一的純炁功太極拳」,愈練愈得意,但觸摸者卻一點感覺都沒有,若這是經不起考驗的練法。

第二種方式,練習者一點感覺都沒有,未練習者明顯感到有持續微溫,這是練「純炁功太極拳」寂寞且枯燥的地方,但持續一段時間則會有些麻漲且全身舒暢。

       鄭師爺聰明絕頂,發明「熊經」並在台鐵發行的暢流雜誌發表,且只教先師雙手浮起至腰部,再雙手捲開,目的即是讓「炁」在沒有感覺、自然狀態下往地底走,練功旬日,炁會如同樹根慢慢在地底下盤根錯節生根,然後再往上長茁壯的大樹。

        先師武術基礎深厚,對打功夫一流,知道以前會的動作(如用力伸展)完全不要應用在「純道家太極拳」上,因此根本不教「求感覺將手臂「用力」向兩側展開伸直,維持原位再放鬆抱圓。如現在學習本門太極拳,只一味求感覺、追求快速的進步,僅是滿足自我「進步」的安慰,  練習本門太極拳真的不要求感覺,是一步一腳印「一張一張紙」疊起來,練出無形、無相、無味的「純炁功太極拳」!


2022年9月7日 星期三

111/09/03炁跟對方下蹲,身形是不變的,此時對方毫無察覺,因此容易被拔根!


         當被打者「意」在先,下蹲做好萬全準備,要發他不是容易的事,照常理我們也要跟著蹲低,在雙方同高時,才能貼對方發勁,但對方也會察覺並再次下蹲,根本無法掌握發勁先機。

        由於本門是「純炁功太極拳」,所練的「炁」是無形、無相、無味,因此以「炁」跟對方下蹲,身形是不變的,此時對方毫無察覺,但已跟著「炁」下,兩人成同一狀態,即使對方較年輕且身形狀大,因已被掌握,要發「在我」,故能優雅拔根而起!

2022年9月4日 星期日

111/09/03公館班降魔降心每天練就有分擔心臟跳動功能,延長壽命!


        本週新班進度「降魔降心」,對舊生來說動作應駕輕就熟,但如何在重修過程領悟:

一、雙腳張開與兩腳距離寬時,不是如外家拳站樁,而是落胯狀態。

二、雙手的腕關不出力,手肘不翻、上手臂保持原狀,是捲進方式不是拉進來,遵守「不動手」規定。(此階段非常重要,沒有依理如法,降魔降心無法放鬆練)

三、雙手中指不是少林拳易筋經章駄用力朝天,而是放鬆指喉結,拇指朝心窩。

四、定式時,眼睛注視正前方,住守遠方一點,本門是守外竅,心神容易安寧。
五、此時,在體鬆、神鬆之下,不管勞宮、脈搏、心臟都會自然而然地漸漸減緩跳動。百會之正下,會陰穴周圍,亦名玄陰穴,又稱玄關一竅會自然隨之心臟跳動而振動,使周身有一種舒服感,在道家丹功如同「添油」。
       重新講解大家聽完後,感概「以前都白學了!」其實沒有浪費時間,因為有以前的磨練,逐漸融入道家「似有似無」、「有則執著」、「無則落空」的思維,今天重新聽課才能悟出「不動手」的原理!
       本門太極拳稱「純道家」在養身方面應有獨到之處,其中之一,就是將原有器官功能延長,不加速耗損,而以其他方式取代,本功法的重要即有此特色。而玄陰跳也是如此,每天練就有分擔心臟跳動功能,一天延長壽命一分鐘,積少成多即達養身方面的效果!

2022年8月31日 星期三

111/08/30科博館班動手腰絕對不會疊,腰會疊必定不動手!



       每次新班上課,對新學員是嶄新的開始,但舊班學員卻感觸更深,因初學時,都會全心全力學外形,認為簡單易學,自信滿滿。待第二、三次,甚至第四、五次再次聽課,才發現有些地方非常陌生,愈是瞭解的人,愈是感到聽懂但未必做到,做到未必是「炁」動,因此越來越來謙虛了,這是非常好的現象,因為連我在內都覺得「純道家太極拳」是今生今世永遠修不完的課程!

        今天發現有學員練「雲手」時,雙手抱圓會不自主的動手,乃重新講解,並兩人一組練習。

一、雙手抱圓不可動手,為防習慣難改,由未練習者雙手輕貼練習者腕關,如發現出力即告知。

二、旋轉時,雙手仍抱圓,直到將無法旋轉時,上手才在邊旋轉邊浮起。若上手腕關出力,一樣告知。

        練習多次後,未練習者再到練習者後方,雙拳輕貼練習者後腰,如沒有「疊腰」,必是雙手抱圓動手了,因此「如法」才能練到疊腰目的,達到內炁互相鼓盪,「內動」才能與外炁相互應,這是本門的特色,希望大家好好珍惜此式並熟練,因為「疊腰」是拳架關門的要訣!

2022年8月29日 星期一

愈抵抗跳得愈高

被打者曾練過陳氏太極拳,馬步蹲低有備而來,且有心抵抗,但本門是「純炁功太極拳」以炁借炁使力,先順他的勢及炁下,因此即使出力頂愈大反彈愈高,看起來配合得很好!

 

2022年8月25日 星期四

本門太極拳可以貼身打,不需靠重力加速度!


 一般武術打人,因要重力加速度,所以需有段距離克敵,無法互貼身打。
但本門學習過程一直強調「不動手」、「內動」,也就是練無色、無味、無相的「純炁功太極拳」,因此即使身體互貼,仍可將對方拔根!

2022年8月23日 星期二

111/08/23科博館班即使對方整個蹲下,一樣被「純炁功太極拳」拔根離地而起!

        本影片傳達「純炁功太極拳」發勁不是靠蠻力,而是以「炁」打人。如影片中當對方「意」在先,八十多公斤體重已蹲好蓄勁準備,要推他要費點力氣。本門太極拳不是靠速度、力量,而是以「炁」發人,所以先「順其勢」,讓對方不自覺的「勢」、「意念」、「炁」跟著下,此時對方與我們同步,即是「化生千億,歸抱一,歸抱一。」而被掌握,要發對方則是「隨我的意」了!

        另外對方整個蹲下,以求更穩,但一樣被拔根離地而起!


2022年8月21日 星期日

111/08/16科博館班如只看文章或教學帶,是永永遠遠無法掌握「純炁功拳」的真髓!


        有學員反應:「最近由於腰部疼痛,嘗試以臀部後翹,協助『落胯』達到舒服目的,不知方法是否正確?」為解決疑問,請他做「落胯」動作,並由另一位學員一手放其臀部,另一手貼其胯,結果,兩處都僵硬,表示沒有達到放鬆目的。

       另一學員也分享落胯的心得:「依照上課聽到『落胯』的方式,將胯向內、向下落,不知方法是否正確?」一樣,請另一位學員,手放在該員「胯」的位置,發現是僵硬的,該員失望表情,表示:「依照上課方式練習,難道會錯誤嗎?」

       這兩個案例,練習方式都依照上課或書上指示,照理應該沒有練錯,但本門太極拳不是在練肌肉,是練「炁」。因此在「似有似無」探討,也就是「意」不能太重,如鄭師爺說的「你想鬆,就不鬆了!」太強調「有」,則是練「形而下」的肌肉動,是凡夫俗子練的太極拳。該兩位學員經建議後,依法再次練習,緊繃部位放鬆許多了!

       所以鄭曼青師爺會說「師承是學太極拳第一要」,因此上課是非常重要的過程,透過觸摸才能真正體會到「炁」的存在與運用。如只是看文章或教學帶,是永永遠遠無法掌握「純炁功拳」的真髓!

          

2022年8月19日 星期五

111/08/20 公館班可斷言今天做到了,一個月後再測試會恢復原狀,因習慣難改!


        今晨問大家:「對部落格111/08/07提到拳架的『十字手』遵守不動手自然練到膂的內動影片(
https://youtu.be/OtJhG3nYQcw有沒有不了解的?」都回答:「文字有懂,但實際操作不知有無內動?」這是本門太極拳最無法令人滿意的答案,也是最難體會的功夫! 因為「內動」是無法自己知道的,而自己知道「內動」其實是想出來的,愈想愈有,最終是一無所有,白忙一場!

        為讓大家體驗影片中如何練「內動」,照往例兩人一組練習「十字手」,結果,當然都是動手,而不是「不動手」,後面「膂」根本沒有一點動靜。可見即使看過教學影片,如何內動仍是有盲點。因此將「十字手」如何內動,再次如影片一一講解,並強調「不動手」的要訣,大家才慢慢做到「內動」的要求。唯可斷言,今天做到了,一個月後,再測試,會恢復動手原狀。因為動手是習慣,而要練到「不動手」是改習慣,需要一段時間修煉,只有有信心、有誠心、有恆心,遵守上課教的方法,時間到了,「膂」不費工夫自然能上下的!

2022年8月17日 星期三

分享健身教練「超極端飲食」罹第五期腎病!醫嘆:肌肉全消掉!

 


註:健身愛好者為練就肌肉,但「極端飲食」並非人人合適,致中和才王道。

轉載:ETtoday健康雲

健身教練「超極端飲食」罹第五期腎病!醫嘆:肌肉全消掉下場曝光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近幾年台灣吹起一股健身風潮,餐餐只攝取高蛋白、大量肉類的「極端飲食」並非適合每個人。一名30多歲的健身教練驗出蛋白尿而就醫,被診斷為第三期腎臟病,本身患有遺傳性多囊腎的他,被醫師叮囑必須低蛋白飲食,卻當耳邊風,追蹤12年竟惡化為第五期腎臟病,毒素害肌肉消掉,啞鈴都舉不起來,只能認命接受治療。

      據台灣節目《醫師好辣》,腎臟科醫生陳俊宇分享一宗病例,表示曾為一名30歲出頭的健身教練診症。該名健身教練為了令自己成為生招牌,日常除了勤於肌肉訓練外,飲食上也會攝取大量雞胸肉、高蛋白。終於在公司的一次例行健康檢查中,因發現蛋白尿含量非常高,他於是前往求醫,經腎臟科檢查診斷檢查出第3期腎臟病,腎功能剩下40幾分(滿分為100)。陳俊宇一驗發現男子患有第三期腎臟病,腎功能只剩40多分。此外,他還有遺傳性多囊腎,先天體質較差,要求他進行「低蛋白飲食」,雞胸肉少吃一點,並提醒「肌肉不用練那麼大,腎臟負擔太大了。」卻遭無情打槍,男子擔心自己肌肉量掉了砸招牌,表示會乖乖服藥,但飲食只能盡量。

     3個月後回診,陳俊宇發現男子變得更壯了,但超音波一掃腎臟卻越來越弱萎縮中,並鄭重示警,「等到你洗腎,你這些肌肉全部都沒用了!」追蹤12年後,果真發現他肌肉慢慢在掉,體力變差、會喘,血紅素只剩下7點多(正常應14以上),已經進入第五期腎臟病。

        陳俊宇無奈地說,第五期腎臟病就是毒素上升,男子無法再健身了,因為體內毒素會消耗肌肉量。他出現貧血、體力變差、啞鈴都舉不起來,承受這些苦痛後才認命接受治療、配合營養師飲食建議,被限定一天只能吃半個手掌大肉類,嚴格限制飲食,最後穩定腎臟健康。雖然腎功能仍很弱,但不用洗腎,後來他因體力撐不住,轉行不再當健身教練了。

       陳俊宇說,一般健康人攝取大量肉類不太會對腎臟造成危害。腎臟怕的是蛋白質被分解轉為含氮廢物,完全需要靠腎臟處理,而人類蛋白質主要來源為動物性蛋白質,尤其是紅肉,被身體代謝後會產生很多自由基,恐釀大腸癌,甚至傷害腎臟致使腎臟纖維化。陳俊宇解釋,蛋白質分解為含氮廢物,需靠腎臟耗能量處理,而腎臟會漸漸老化,一旦過了25歲後每年會流失12萬個腎元,剩餘功能越來越少。飲食習慣若不改、又大量攝取蛋白質食物,「比較少人要做比較多事情」腎臟過勞就會老化得越快

 


111/08/07科博館班拳架的「十字手」遵守不動手自然練到「膂」的內動!


         有學員問:「如何練『膂』內動?」這是學習本門太極拳追求「純炁功」的一大疑問。告知在拳架中練出來,並以「十字手」分解動作解說如下:

一、身體後移之際,雙手如單鞭一樣,小手臂像書架倒下來,後面「膂」自然會略升,練習時間愈久,則上升愈多。但如腕關下壓或心存後面的「膂」會浮起,則後面一點動靜都沒有。

二、身體向右旋時,重心維持在右腳,雙手保持原狀,則後面的「膂」左邊下,右邊上。

三、右腳重心移左腳,身體不可高低,雙手上手臂維持「不動手,小手臂各向四十五度引開,「膂」會會向下,但這式腕關不能用力,也不要想以夾脊帶動。

四、右腳跟旋回時,雙手順勢落下,「膂」也會合,但上手臂仍維持「不動手」。

五、右腳回到定位兩腳平行,雙手維持「不動手」至胸前約六寸成「十字手」護住心窩。

       本影片說明,自己一味認為「膂」有動,其實是想出來的,因爲沒有遵守「不動手」原則,後面的人是無法感受「膂」動的情形。這也印證鄭師爺、先師對「不動手」的要求非常嚴謹的原因。在三十七式的拳架中,好好練習,必有一番成果,不要有不練拳架就能養成「不動手」的想法,因「不動手」是訓練出來的!

2022年8月15日 星期一

111/08/15台中班這項實驗,印證本門不動手的重要,也就是「如法」練,必能入寶山滿手而返,




       有學員對前
文111/08/11提到如何掌握『河車倒運』不甚瞭解,能否再講解?」這問題須遵守「不動手」才能體會「河車倒運」因此以兩人一組方式進行實驗。

        練習者擺好「起式」第四動,未練習者雙手放在練習者勞宮下方,練習者做下列動作:

一、手向前伸展,未練習者雙手沒有任何感覺。即使口中喊出「四」,一樣沒有任何感覺。當然如未練習者雙手放在練習者前後胸,也不會有前下後上的「河車倒運」

二、手保持原狀,口中喊出「四」,未練習者雙手才有感覺。如雙手放在練習者前後胸,會有稍微前下後上,代表「河車倒運」略為基礎。

        練完有些學員認為不可思議,這麼簡單動作就能做到「河車倒運」。其實遵守本門各項基本要求練功,一定能練到「純炁功太極拳」。本項實驗,只是印證不動手的重要,簡單動作就是要「如法」練,不要想東想西複雜化,對鄭師爺強調「亦即河車倒運⋯,然越尾閭,為最難。餘較易耳」必能入寶山滿載而歸如自己隨心所欲的改動作,只是練動手、動腳則會入寶山空手而回,慎之!慎之!

2022年8月11日 星期四

111/08/11竹南班若學習多年仍不知如何掌握「河車倒運」,那是愧對鄭師爺及先師的太極拳!


        今天有學員主動要求演練「起式」,在六個動作中,大致符合要求,其中第四動「炁」沒有做到前下後上,請另一位學員輕貼該員前後胸部,有起伏現象,建議忘掉呼吸,改善後。再發現「炁」沒有前下後上,即告知需輕輕喊出「四」,才有輕微變化〈有關如何做到河車倒運,上課有講解更好方法〉。本門太極拳稱「純炁功太極拳」,起式第四動要能「河車倒運」。也是鄭曼青師爺、先師強調的能「河車倒運」才可以拔對方的根,離地三步之遠!
        先師曾說:「在你們師爺歸道山前三個禮拜,同門羅姓師兄曾問:『何謂牽動往來炁貼背?炁如何貼背?』你師爺說:『還早!還早!』我當然感到奇怪,後來學左家內功才知原來不懂如何『河車倒運』是練不到牽動往來炁貼背的!

        本式的重要在鄭師爺黑皮書別程序第十一提到:太極拳運動之大綱,有三,分天地人為三階。人階為舒筋活血之運動。地階為開關達節之運動。天階為知覺作用之運動。其中二階三級為越尾閭達乎泥丸,此謂通三關,亦即河車倒運⋯,然越尾閭,為最難。餘較易耳,氣沉丹田。待功純,火侯到,不期然而然。自然越過尾閭。不可絲毫勉強,不然變落虛妄。致病,慎之慎之。須證諸師友,為妥。越過尾閭,復衝開夾脊⋯⋯延年祛病末事矣。

        知道本式的重要,大家要好好學習,不要輕忽它,若學習多年仍不知如何掌握「河車倒運」,只是靠吐氣、吸氣幫助,那是枉費時間在本門太極拳上。如以經脈隔膜伸展來詮釋「炁」更是違背「河車倒運」越尾閭達乎泥丸的精神,這不是鄭師爺及先師所要的太極拳,最好不要跟別人說,你在學「道家傳統太極拳」,因為那會愧對鄭師爺及先師

2022年8月10日 星期三

1/1/08/08台中班乙學員反應舌尖很有炁感,是否正確?甲學員回稱:跟我一樣,求感覺,想太多了!


        甲學員反應:「練完拳,舌尖會很僵硬,是什麼原因?」請他從預備式演練到單鞭,發現該員臉部繃緊且有聳左肩的習慣。知道原因後告知:

一、舌尖舔上顎,不是用力頂,建議要輕輕舔上顎,兩腮也要放鬆。如此易引起口水(津液),古稱胎食,又視為金漿玉液,亦稱「華池之水」,練的時間愈久,津液會變得有甜味(似葡萄糖味道),有口水慢慢嚥下,形同練九轉玄功的第四關,在自然中練拳,會放鬆也是改正舌尖僵硬的毛病。

二、心裡不要求放鬆,因為愈求放鬆反而心裡有負擔,以致左肩聳起。建議只管練拳架,且口數數目或唸拳架招式,分散「想放鬆」的心情。

         甲學員經改正建議,再盤一次拳架,大家都看出臉部及肩膀已不那麼緊繃,練完,自己也覺得輕鬆舒服許多。

       此時,乙學員也反應自己練完拳,舌尖很有「炁」感,是否正確?甲學員馬上回稱:「跟我一樣,求感覺,想太多了!」不錯,練「純炁功太極拳」改習慣是非常重要的課程,因此鄭師爺會說:「本門太極拳是改錯拳」。而要求不求感覺,也是很難讓學習者接受的事情,因為「炁」是無形、無相、無味、無色、無重量的,求感覺必定「炁」滯則思維、肌肉用力,形同全身僵硬,不是養身之道也容易生病的!


       


2022年8月6日 星期六

111/08/04竹南班要求所有學員一起練「倒攆猴」,結果出現許多問題!

       


       學員對「倒攆猴」動作有疑慮,自願上台演練,發現由實腳發動的基本要求,都忽略了,因此可能其他學員也會有此問題,乃要求所有學員一起練「倒攆猴」,結果出現下列問題:

一、身體向右旋轉,是靠肩膀或腰力量,因此無法全面向右,只是上半身轉。

二、身體轉正靠腕關,帶動肩膀或腰,一看就知出力在演練。

三、虛腳向後會靠上半身或屁股力道,以致身體晃動,沒法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

四、向左旋轉一樣靠肩膀或腰,如已練數年者兩手向前後延伸,靠肩膀或氣袋力道。

以兩人一組,未練習者協助練習者改進方法如下:

一、輕按練習者肩與腰,協助由下而上的旋轉,轉多少算多少,不要勉強!主要養成「上下有根旋」。

二、輕貼演練者腕關,自己要做半圓形的動作,由下而上帶動演練者的腕關到耳垂位置。(本動作由於習慣行腕關出力,比較難改)

三、輕貼演練者肩與腰,協助演練者虛腳向後,靠實腳反向力道盪後,如此身體才會不動如山。

四、輕按練習者肩與腰,協助身體向左旋轉,而兩手前後延伸,是靠實腳軸心也就是「中脈」「純炁」的開合,絕對不會是靠肩膀的氣袋伸展,因為這仍是動內部肌肉,會破壞實腳的軸心!

        經修正後,演練多次,大家反應舒服許多,尤其有五十肩、腰椎、心臟不適者,都反應熱烈,表示舒服許多!

2022年8月3日 星期三

111/08/01台中班只要想到就練,沒有場地限制,加上睡覺也能練,當然比別門別派更長!


        有學員反應:「睡覺練養丹,身體會發熱,反而睡不著,什麼原因?」請他做「養丹」,再由另一位學員手放在該員小腹,隔不到一分鐘,發現小腹會起伏,問他以前練過其他功法嗎?回稱「以前練別家太極拳,會先提勁,在做動作,每次練完都很有『炁感』!」乃建議他「不要想有『炁感』,只是手擺著即可!因為『純炁功太極拳』不可練到有形、有相,只有愈平靜,「血靜流於肝」符合養身之道。此無形、無相最後練成全呼吸,盤拳架自然內、外都不會起伏,對養身、武術運用才是無人能及。」經建議後,起伏少很多,但仍存在一些些,表示短期間要改掉習慣不是那麼容易!

        孫派太極拳創始人孫祿堂練「寒熱功」是冬天下雪天打赤膊坐在雪地,夏天大熱天穿皮襖坐在烈日下苦練,這個練法相當辛苦,沒有毅力很難練到一定火侯。該功法是介於本門「養丹」「守丹」之間,我們的動作簡單,隨時隨地都可以練,只要有空如法練,體內的「真炁」會時時刻刻成長。

        因此,本門太極拳除練拳架外,「扣心齋」、「養丹」、「九轉玄功」都沒有時間、場地限制,只要想到就練,如睡覺也練「養丹」更是比別門別派更長!因此先師私下也說「我練拳時間已夠長了,但仍不如鄭師爺,因為他老人家,白天除時時刻刻練外,晚上睡覺,『養丹』姿勢一擺,到天亮都沒有改變。我沒辦法,有時會翻個身或打個呼,姿勢就會變!」但無論如何,師爺、先師練拳時間真的比我們長太多了,難怪功夫這麼好!

2022年7月30日 星期六

111/07/30公館班我照老師教的,有內動啊!怎麼會做錯?


        今晨上課有學員表示:「最近早上喝完咖啡不久,練『橐籥功』胃會不舒服,毛病出在那裡?」其他學員認為是食道逆流引起,但該學員自信回稱從來沒有這個問題。我問她有無改變咖啡的品牌或以前有無此種症狀,得到答案是否定。

        當機立斷請她演練「橐籥功」,並請另一位女學員手輕貼其膻中,聽聽在練功時有無起伏。結果,每做一個開合,肌肉就會捲動,發現問題後,即告知:練習「橐籥功」跟其它功法一樣,不可動到裡面肌肉,當然更不可動到外面的肌肉。

       該學員馬上說:「我照老師教的,有內動啊!怎麼會做錯?」聽完,才知不管文章寫得多清楚,講課說得多明白,「炁動」由於無味、無形、無相,所以是無法形容完整的。到了這個地步,只能請每位學員輕按我的胸前,體會什麼是內動。首先做「動肌肉」的內動三次,再做「炁動」的內動三次,讓學員瞭解「炁動」摸起來是沒有起伏。然後以兩人一組再練習「橐籥功」,但仍有不少人身體會有起伏。

        針對這些缺失,建議練習者腦袋放空,不要管有無內動,只要做動作即可。經開此藥方後,身體會有起伏者才漸有改善,也略有舒服感!

2022年7月29日 星期五

111/07/25台中班來上課可提出疑惑不解問題,不然愈練愈出問題會傷身的!


       有學員面帶苦臉反應:「最近勤練『前後移位』,結果右臀部非常疼痛,不知問題出在哪裡?」為替渠解惑,請他上台演練「前後移位」,並請另一位學員雙手輕貼該員肩跟腰部。

         發現該員會習慣性走斜線,以致前移往右走,因預期性想接,右臀部會繃緊,形成肌肉僵硬,加上全身重量集中右臀部,練習多次會不舒服。由於勤練,傷到右臀部,因此會有疼痛現象!

        發現問題後,建議他在「移位」時,不管前移、後移,都要走直線(其實上課已多次提醒),也就是「移位」時,左右腳是各自獨立,不要有以往「想接的念頭」。該員打掉以往思維,剛開始練習時,仍有往右走的習慣,但經一再提醒,才慢慢改過。結果,疼痛的位置,不再出現,才面露笑容。    

           練習本門太極拳不可強調絕對「虛實」,因「純道家太極拳」沒有所謂的「絕對」,只有「相對」,故不要死守「絕對虛實」,否則會練到身體出問題,如前述學員。由於該員有來上課,可提出疑惑不解問題,不然愈練愈出問題,久了,沒有得到「太極拳」好處,反而傷身,非常划不來的!

        

2022年7月23日 星期六

111/07/23公館班如果聽後,能馬上練到絕對是有形有相的「用意」、「用力」的太極拳!




 前文提到練習熊經:

一、雙手要原形不變的浮起,不可小手臂或上手臂出力。這基本功會了,起式第一動也是同樣練法。練久了,可以帶動雙手後面的空氣,先師在歸道山前一、兩年,某個星期日早上在山莊禮堂曾示範多次,並請幾位師姐、師兄雙手放在雙手後面,都會被帶動浮起,詮釋「純炁功」的真貌!

二、雙手捲開要靠後面的「膂」,不可練成肩膀、手肘、腕關拉開,但也不是刻意靠「膂」的肌肉。是靠「膂」部位的「炁」捲,因此初期要請別人幫忙動,如此才能知道動的部位以及如何「內動」、「不動手」的「純道家太極拳」。

       今天上課重點在如何做到「上下有根」旋,這是鄭曼青師爺絕頂聰明發現的「中脈」,也就是以「炁」旋。同樣道理,練習時以肩膀、手肘、腕關幫忙,練沒幾下,雙手會僵硬且會抱圓愈來愈高並變形。雖然美其名在練熊經,但僅是練樣子,天地氣通不到五心(頭頂、雙手、雙腳),失去鄭曼青師爺創熊經「上醫治未病」的本意,更不是在練「中脈」的旋轉!

       知道如何練「上下有根」旋後,在拳架中如法泡製,但知道歸知道,需時間去修改及練習。如果聽後,能馬上練到絕對是有形有相的「用意」、「用力」的太極拳,練習本門太極拳不要急於速成,因為動肩膀、手肘、腕關是天生的,如鄭師爺說的本門是「改錯拳」,心態上能利用上課時間,分享心得並獲得修改,在旬日改一些些,數年之後,必有大成,走入「純先天太極拳」寶山,此時,方知「得來全不費工夫」!

2022年7月15日 星期五

111/07/16公館班熊經雙手捲開不是靠腕關、手肘、肩膀,這種動肌肉雙手不會有「炁」!

 


       在民國五十年代「甩手」運動非常盛行,鄭曼青師爺由於中醫造詣高深,被他看的病人有許多心律不整、小中風,女生月經失調,經追問結果,發現是
該運動引發的副作用,乃將良醫醫未病者之妙用熊經」刊登在台鐵發行的暢流雜誌第四卷。說明熊經「豈止祛病延年,反弱為強而已,進而求自衛,與臻上壽之方,垂手可得。運炁百日自見其病體與贏驅,必有顯著進境。」
       今天上課有學員問熊經」兩個問題:雙手如何浮起及如何捲開。

       乃以兩人一組方式進行練習:

一、雙手如何浮起:

〈一〉未練習者,雙手輕貼住練習者手肘,聽聽練習者如何自行練習雙手浮起。結果都以以腕關、手肘幫忙。

〈二〉解決之道,未練習者,雙手托住練習者手肘,協助雙手浮起,防止以腕關、手肘幫忙。

二、雙手如何捲開:

〈一〉未練習者,雙手輕貼練習者後面的肩膀及「膂」,聽聽練習者如何自行練習。結果都以以肩膀幫忙。

〈二〉解決之道,未練習者,雙手輕貼練習者的「膂」處,協助「膂」捲開,讓雙手不動腕關、手肘、肩膀抱圓,這個圓是練習者身寬的兩倍,從開始練習至結束,圓的形狀絕對不可變,如以腕關、手肘、肩膀拉開抱圓,由於動肌肉,練沒幾下圓會變之外,也會愈抱愈高聳肩了,完全無法在鬆的狀態練拳,是在練外家拳而不是太極拳

        修正後的練習,練習者覺得較輕鬆雙手抱圓,也較有麻脹及熱度,也代表雙手已有炁!

       

每天看先師在遊覽車上,勤練左家內功,旅遊結束,完全沒有衰老狀態!

   

        練太極拳目的有許多理由,如健身、多學一樣才藝、養生、武術等,但練了一陣子之後,態度是否有所改變,還是保持初衷,完全取決於自己對這門太極拳的認識!

        有的在學習前,被吹捧的功能吸引,一頭栽進去,唯學習當中,發現自己身體出現問題時,一次、兩次,在多次無法如願以所學解決後,漸漸失去信心 ,而不願再繼續下去,另尋「高明」的方法!

       本門太極拳迷人之處在於源由無名道長以拇指及食指接著左萊蓬祖師的八十斤大刀一劈,延續了左家一系列的發展。發揚光大的鄭曼青師爺說「太極拳讓我多活了五十歲!」,而先師出身蛙人部隊,應容貌衰老,但讓人看不出實際年齡,而且強調「純炁功」,能發人仞丈之外。因此練習過程都是充滿好奇與期待,希望有朝一日能發人仞丈之外!

         但實際上,練拳一路走來都是因為身體哪裡不舒服,請教先師要練哪個功法渡過。而在2008年坐郵輪到地中海沿岸地區旅遊時,在威尼斯與身體出狀況的先師會合,嚇了一大跳,怎麼這麼老態龍鍾,但每天看先師在遊覽車上,勤練左家內功,吃自己調配的中藥,十幾天旅遊結束後,已完全沒有衰老病態情形,且恢復年輕樣子,因此更深信左家功法的功效!

        自己在這二十幾年教學相長之下,更相信本門太極拳是非常好的以「炁」自我療傷之上乘武術,所以也建議學員一定要每天練習,讓自己充滿信心,身體出現微恙,多練本門太極拳來避凶趨吉,達到養身目的!

2022年7月13日 星期三

如何結合拳架與九轉玄功,就需多看鄭師爺、先師所著的書,不要去想像鄭師爺、先師練拳的樣子!




       本門太極拳異於別門別派,最主要強調「不動手」、「由下而上」、「由內而外」、「美人手」等,而鄭師爺因夢到「手斷了」功夫突飛猛進。先師因外家功夫傑出,悟出「反」的原理,因此「以前懂的、會的」全部不學,聽都不聽、看都不看。故師爺、先師不是故弄玄虛打自己學生,聲名大噪。而是靠「左家內功心法」才有本事打敗外國人,讓鄭師爺的太極拳名揚世界!

        數十年前,與剛入門練過外家拳的林師兄聊天,問他入門原因?他說:在外家拳的圈子內,瘋傳吳國忠老師以太極拳打敗日本自衛隊柔道、劍道高手,因此慕名參加「道家太極拳」外場的課程,想成為武林高手。但三十七式學完,發現完全無法與人對打,因此一定有秘密存在。當時,帶課的教練問要入門嗎?乃毅然加入吳老師門下,才知道秘密在「左家功法與心法」!

        因此學本門太極拳,在外場基本拳架要有基礎,入門再學習「左家功法」,比較容易入手。但不會另外再增加學習高階的拳架、熊經、鳥申,徒浪費以前的時間,而是將基本功磨得更札實,並逐步將「大乘法」、「小乘法」、「熊經」、鳥申」、「心齋」、「降魔降心」、「金樑換柱」、「橐籥功」等等結合拳架與「九轉玄功」形成長翅膀的老虎,如何結合,就需多看鄭師爺、先師所著的書,以兩位前輩的角度,在似有似無去探討,經過時間的磨練,功法粘著拳架與「九轉玄功」,一些內動功夫在自然之間發揮功能,威力強大,就會知道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而以自己的角度去想像鄭師爺、先師練拳的樣子,太講求「有」、「感覺」、學形象,不求內涵的功夫,則一輩子會徒老無功的!

2022年7月10日 星期日

111/07/09公館班練橐籥功動作不用太大,只要有一絲絲的念頭即可!


        一位學員因耳朵中風上週請假,今天上課表示身體仍然無法保持平衡,並主動告知有練「橐籥功」,但經常性的手會出力,很容易手酸,怕效果不佳,因此沒有持續練。

       為找出手出力的問題,請他演練「橐籥功」,發現是腕關習慣性的用力,因此會手酸。找到癥結點,建議他「手臂旋轉動作少,不用太大練,只要有一絲絲的念頭『練』即可!」他聽完之後,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唯仍利用上課空檔,私下練習,到了下課時間,特別前來分享,表示已舒服多了!

        剛開始在各地推廣「道家傳統太極拳」,只知道傳道、授業,對解惑,由於經驗不足極少涉獵,但每星期日上午抓住與先師聊天的機會,常提出上課無法解決的難題,請先師解惑,從中得到相當多的解答與知識。且隨著教學相長及對左家功法一直鑽研,慢慢學員身體有健康問題,知道如何解決,因此對該員的症狀,提出多練「橐籥功」

        左家內功是「純炁功」不會以冥想、想像來練「炁」,因為想出來的「炁」會執著、剛猛,對體內的細胞沒辦法一招斃命。更沒有所謂的動肌肉、拉筋練,加強經脈隔膜的伸展,因為伸展是有限,對體內不好的毒素,完全無法抗拒。只有「純炁功」是「河車倒運」陰柔、無限的,能穿透肌肉、骨頭、細胞,因此前述學員獲得正確練法,很快就能改善問題!

2022年7月5日 星期二

唯有經過時代病毒的考驗,才會知道練「純炁功太極拳」重要!

 

        鄭曼青師爺有句名言:「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炁補」這也是先師常掛在口中勉勵我們努力學拳的方向。 新冠狀病毒疫情2019年11月開始肆虐,全球已近三年,打疫苗防疫一劑又一劑,似乎都很安全。但有的副作用不斷,有的仍然染疫,雖然吃了藥,後遺症常咳嗽,讓人對疫苗防疫產生懷疑,可見藥補不是萬能!

         苗栗縣縣長徐耀昌今(111)年五月底染疫,出關後,巡視縣政,透露「坊間流傳喝高粱酒可以殺死新型冠狀病病毒,自己用過來人經驗…那是騙人的!」因為徐縣長不是滴酒不沾的人,幾乎每天都會喝上幾杯,因此上述言論「喝高粱酒可以殺死新冠狀病毒,是騙人的」絕對是最好的心得,而「喝高粱酒可以殺死新冠狀病毒」的論調即是所謂的「食補」。

        曾於2020年三月二三日在部落格寫一篇太極標與元亨道家太極拳學社: 鄭曼青師爺所著自修新法認為太極拳對肺病有特效作用!:  〉強調練太極拳對防疫有效!後來也陸陸續續寫其他文章提到,防疫最好的方式就是照鄭師爺說的多練本門「純炁功太極拳」來炁補。尤其是練「橐籥功」跟「養丹」,在疫情肆虐三年的考驗,勤於練功者,尤其加持左家功法,以外金丹按摩右血倉穴(肝臟部位),左期門穴(心臟部位)對病情咳嗽有壓制作用,再加九轉玄功恢復健康更快速。表「純炁功」是比「食補」、「藥補」更好,唯有經過時代病毒的考驗,才會知道練「純炁功太極拳」重要,有機會學習本門太極拳更要珍惜!



2022年6月27日 星期一

鄭師爺、先師能將太極拳實用對打外國人,因為都有練「左家功法」!


        練本門太極拳目的在養身之外,附加價值就是武術運用,可是無論說得多好用、多厲害,總是有人會前來論輸贏。而在鄭師爺、吳國忠先師身上都看到實用的例子!

        中國近代著名外交官顧維鈞在「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序文提到:「鄭君曼青⋯⋯⋯其於抗戰期間,曾在渝駐華大使館內就宴畢,以館主之請,表演其拳術。時英軍訪問團在館,再三與之比賽,鄭君一轉身,或一側身,均能使對手翻跌於尋丈外。嗣於駐渝美軍聯歡會表演,亦獲同一效驗。觀者均不勝讚嘆。」另鄭師爺67歲到美國傳播太極拳設「環球太極拳社」,有機會訪問西點軍校,跟西點的武術主任教官切磋,輕易就贏得對方的佩服。後來西點軍校擬邀請他到西點任教,但是收到鄭曼青的資料之後,得知鄭曼青老師已經超過了任教人員的退休年齡,西點軍校只好作罷。         

     而前文提到先師以純炁功太極拳與日本自衛隊成員及紐約警局教官馬佛仁印證,打敗對手,都證明鄭師爺、先師練了「左家功法」功夫才能更上一層,敢跟外國人以太極拳見真章!而有些無真功夫者,則以自己的學生表演對打,因此有未碰身即能發人的「凌空勁」勁法,蔚為風氣不僅在台灣如劉O中、黃O賢、蔡O褀甚至發揚光大到大陸嚴新、閆芳及東南亞南華派氣功協會院長兼總教練沈保伐。由於網際網路時代,而非過去那樣的資訊封閉時代,人們的科學意識、科學思維和獨立精神,顯然很難再被神棍們的語言洗腦伎倆所欺,最後都被拆穿是作假! 

       鄭師爺說過練功夫需拜對師門,否則再怎麼有天賦、再怎麼努力練功都無法達到目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