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1日 星期三

111/08/30科博館班動手腰絕對不會疊,腰會疊必定不動手!



       每次新班上課,對新學員是嶄新的開始,但舊班學員卻感觸更深,因初學時,都會全心全力學外形,認為簡單易學,自信滿滿。待第二、三次,甚至第四、五次再次聽課,才發現有些地方非常陌生,愈是瞭解的人,愈是感到聽懂但未必做到,做到未必是「炁」動,因此越來越來謙虛了,這是非常好的現象,因為連我在內都覺得「純道家太極拳」是今生今世永遠修不完的課程!

        今天發現有學員練「雲手」時,雙手抱圓會不自主的動手,乃重新講解,並兩人一組練習。

一、雙手抱圓不可動手,為防習慣難改,由未練習者雙手輕貼練習者腕關,如發現出力即告知。

二、旋轉時,雙手仍抱圓,直到將無法旋轉時,上手才在邊旋轉邊浮起。若上手腕關出力,一樣告知。

        練習多次後,未練習者再到練習者後方,雙拳輕貼練習者後腰,如沒有「疊腰」,必是雙手抱圓動手了,因此「如法」才能練到疊腰目的,達到內炁互相鼓盪,「內動」才能與外炁相互應,這是本門的特色,希望大家好好珍惜此式並熟練,因為「疊腰」是拳架關門的要訣!

2022年8月29日 星期一

愈抵抗跳得愈高

被打者曾練過陳氏太極拳,馬步蹲低有備而來,且有心抵抗,但本門是「純炁功太極拳」以炁借炁使力,先順他的勢及炁下,因此即使出力頂愈大反彈愈高,看起來配合得很好!

 

2022年8月25日 星期四

本門太極拳可以貼身打,不需靠重力加速度!


 一般武術打人,因要重力加速度,所以需有段距離克敵,無法互貼身打。
但本門學習過程一直強調「不動手」、「內動」,也就是練無色、無味、無相的「純炁功太極拳」,因此即使身體互貼,仍可將對方拔根!

2022年8月23日 星期二

111/08/23科博館班即使對方整個蹲下,一樣被「純炁功太極拳」拔根離地而起!

        本影片傳達「純炁功太極拳」發勁不是靠蠻力,而是以「炁」打人。如影片中當對方「意」在先,八十多公斤體重已蹲好蓄勁準備,要推他要費點力氣。本門太極拳不是靠速度、力量,而是以「炁」發人,所以先「順其勢」,讓對方不自覺的「勢」、「意念」、「炁」跟著下,此時對方與我們同步,即是「化生千億,歸抱一,歸抱一。」而被掌握,要發對方則是「隨我的意」了!

        另外對方整個蹲下,以求更穩,但一樣被拔根離地而起!


2022年8月21日 星期日

111/08/16科博館班如只看文章或教學帶,是永永遠遠無法掌握「純炁功拳」的真髓!


        有學員反應:「最近由於腰部疼痛,嘗試以臀部後翹,協助『落胯』達到舒服目的,不知方法是否正確?」為解決疑問,請他做「落胯」動作,並由另一位學員一手放其臀部,另一手貼其胯,結果,兩處都僵硬,表示沒有達到放鬆目的。

       另一學員也分享落胯的心得:「依照上課聽到『落胯』的方式,將胯向內、向下落,不知方法是否正確?」一樣,請另一位學員,手放在該員「胯」的位置,發現是僵硬的,該員失望表情,表示:「依照上課方式練習,難道會錯誤嗎?」

       這兩個案例,練習方式都依照上課或書上指示,照理應該沒有練錯,但本門太極拳不是在練肌肉,是練「炁」。因此在「似有似無」探討,也就是「意」不能太重,如鄭師爺說的「你想鬆,就不鬆了!」太強調「有」,則是練「形而下」的肌肉動,是凡夫俗子練的太極拳。該兩位學員經建議後,依法再次練習,緊繃部位放鬆許多了!

       所以鄭曼青師爺會說「師承是學太極拳第一要」,因此上課是非常重要的過程,透過觸摸才能真正體會到「炁」的存在與運用。如只是看文章或教學帶,是永永遠遠無法掌握「純炁功拳」的真髓!

          

2022年8月19日 星期五

111/08/20 公館班可斷言今天做到了,一個月後再測試會恢復原狀,因習慣難改!


        今晨問大家:「對部落格111/08/07提到拳架的『十字手』遵守不動手自然練到膂的內動影片(
https://youtu.be/OtJhG3nYQcw有沒有不了解的?」都回答:「文字有懂,但實際操作不知有無內動?」這是本門太極拳最無法令人滿意的答案,也是最難體會的功夫! 因為「內動」是無法自己知道的,而自己知道「內動」其實是想出來的,愈想愈有,最終是一無所有,白忙一場!

        為讓大家體驗影片中如何練「內動」,照往例兩人一組練習「十字手」,結果,當然都是動手,而不是「不動手」,後面「膂」根本沒有一點動靜。可見即使看過教學影片,如何內動仍是有盲點。因此將「十字手」如何內動,再次如影片一一講解,並強調「不動手」的要訣,大家才慢慢做到「內動」的要求。唯可斷言,今天做到了,一個月後,再測試,會恢復動手原狀。因為動手是習慣,而要練到「不動手」是改習慣,需要一段時間修煉,只有有信心、有誠心、有恆心,遵守上課教的方法,時間到了,「膂」不費工夫自然能上下的!

2022年8月17日 星期三

分享健身教練「超極端飲食」罹第五期腎病!醫嘆:肌肉全消掉!

 


註:健身愛好者為練就肌肉,但「極端飲食」並非人人合適,致中和才王道。

轉載:ETtoday健康雲

健身教練「超極端飲食」罹第五期腎病!醫嘆:肌肉全消掉下場曝光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近幾年台灣吹起一股健身風潮,餐餐只攝取高蛋白、大量肉類的「極端飲食」並非適合每個人。一名30多歲的健身教練驗出蛋白尿而就醫,被診斷為第三期腎臟病,本身患有遺傳性多囊腎的他,被醫師叮囑必須低蛋白飲食,卻當耳邊風,追蹤12年竟惡化為第五期腎臟病,毒素害肌肉消掉,啞鈴都舉不起來,只能認命接受治療。

      據台灣節目《醫師好辣》,腎臟科醫生陳俊宇分享一宗病例,表示曾為一名30歲出頭的健身教練診症。該名健身教練為了令自己成為生招牌,日常除了勤於肌肉訓練外,飲食上也會攝取大量雞胸肉、高蛋白。終於在公司的一次例行健康檢查中,因發現蛋白尿含量非常高,他於是前往求醫,經腎臟科檢查診斷檢查出第3期腎臟病,腎功能剩下40幾分(滿分為100)。陳俊宇一驗發現男子患有第三期腎臟病,腎功能只剩40多分。此外,他還有遺傳性多囊腎,先天體質較差,要求他進行「低蛋白飲食」,雞胸肉少吃一點,並提醒「肌肉不用練那麼大,腎臟負擔太大了。」卻遭無情打槍,男子擔心自己肌肉量掉了砸招牌,表示會乖乖服藥,但飲食只能盡量。

     3個月後回診,陳俊宇發現男子變得更壯了,但超音波一掃腎臟卻越來越弱萎縮中,並鄭重示警,「等到你洗腎,你這些肌肉全部都沒用了!」追蹤12年後,果真發現他肌肉慢慢在掉,體力變差、會喘,血紅素只剩下7點多(正常應14以上),已經進入第五期腎臟病。

        陳俊宇無奈地說,第五期腎臟病就是毒素上升,男子無法再健身了,因為體內毒素會消耗肌肉量。他出現貧血、體力變差、啞鈴都舉不起來,承受這些苦痛後才認命接受治療、配合營養師飲食建議,被限定一天只能吃半個手掌大肉類,嚴格限制飲食,最後穩定腎臟健康。雖然腎功能仍很弱,但不用洗腎,後來他因體力撐不住,轉行不再當健身教練了。

       陳俊宇說,一般健康人攝取大量肉類不太會對腎臟造成危害。腎臟怕的是蛋白質被分解轉為含氮廢物,完全需要靠腎臟處理,而人類蛋白質主要來源為動物性蛋白質,尤其是紅肉,被身體代謝後會產生很多自由基,恐釀大腸癌,甚至傷害腎臟致使腎臟纖維化。陳俊宇解釋,蛋白質分解為含氮廢物,需靠腎臟耗能量處理,而腎臟會漸漸老化,一旦過了25歲後每年會流失12萬個腎元,剩餘功能越來越少。飲食習慣若不改、又大量攝取蛋白質食物,「比較少人要做比較多事情」腎臟過勞就會老化得越快

 


111/08/07科博館班拳架的「十字手」遵守不動手自然練到「膂」的內動!


         有學員問:「如何練『膂』內動?」這是學習本門太極拳追求「純炁功」的一大疑問。告知在拳架中練出來,並以「十字手」分解動作解說如下:

一、身體後移之際,雙手如單鞭一樣,小手臂像書架倒下來,後面「膂」自然會略升,練習時間愈久,則上升愈多。但如腕關下壓或心存後面的「膂」會浮起,則後面一點動靜都沒有。

二、身體向右旋時,重心維持在右腳,雙手保持原狀,則後面的「膂」左邊下,右邊上。

三、右腳重心移左腳,身體不可高低,雙手上手臂維持「不動手,小手臂各向四十五度引開,「膂」會會向下,但這式腕關不能用力,也不要想以夾脊帶動。

四、右腳跟旋回時,雙手順勢落下,「膂」也會合,但上手臂仍維持「不動手」。

五、右腳回到定位兩腳平行,雙手維持「不動手」至胸前約六寸成「十字手」護住心窩。

       本影片說明,自己一味認為「膂」有動,其實是想出來的,因爲沒有遵守「不動手」原則,後面的人是無法感受「膂」動的情形。這也印證鄭師爺、先師對「不動手」的要求非常嚴謹的原因。在三十七式的拳架中,好好練習,必有一番成果,不要有不練拳架就能養成「不動手」的想法,因「不動手」是訓練出來的!

2022年8月15日 星期一

111/08/15台中班這項實驗,印證本門不動手的重要,也就是「如法」練,必能入寶山滿手而返,




       有學員對前
文111/08/11提到如何掌握『河車倒運』不甚瞭解,能否再講解?」這問題須遵守「不動手」才能體會「河車倒運」因此以兩人一組方式進行實驗。

        練習者擺好「起式」第四動,未練習者雙手放在練習者勞宮下方,練習者做下列動作:

一、手向前伸展,未練習者雙手沒有任何感覺。即使口中喊出「四」,一樣沒有任何感覺。當然如未練習者雙手放在練習者前後胸,也不會有前下後上的「河車倒運」

二、手保持原狀,口中喊出「四」,未練習者雙手才有感覺。如雙手放在練習者前後胸,會有稍微前下後上,代表「河車倒運」略為基礎。

        練完有些學員認為不可思議,這麼簡單動作就能做到「河車倒運」。其實遵守本門各項基本要求練功,一定能練到「純炁功太極拳」。本項實驗,只是印證不動手的重要,簡單動作就是要「如法」練,不要想東想西複雜化,對鄭師爺強調「亦即河車倒運⋯,然越尾閭,為最難。餘較易耳」必能入寶山滿載而歸如自己隨心所欲的改動作,只是練動手、動腳則會入寶山空手而回,慎之!慎之!

2022年8月11日 星期四

111/08/11竹南班若學習多年仍不知如何掌握「河車倒運」,那是愧對鄭師爺及先師的太極拳!


        今天有學員主動要求演練「起式」,在六個動作中,大致符合要求,其中第四動「炁」沒有做到前下後上,請另一位學員輕貼該員前後胸部,有起伏現象,建議忘掉呼吸,改善後。再發現「炁」沒有前下後上,即告知需輕輕喊出「四」,才有輕微變化〈有關如何做到河車倒運,上課有講解更好方法〉。本門太極拳稱「純炁功太極拳」,起式第四動要能「河車倒運」。也是鄭曼青師爺、先師強調的能「河車倒運」才可以拔對方的根,離地三步之遠!
        先師曾說:「在你們師爺歸道山前三個禮拜,同門羅姓師兄曾問:『何謂牽動往來炁貼背?炁如何貼背?』你師爺說:『還早!還早!』我當然感到奇怪,後來學左家內功才知原來不懂如何『河車倒運』是練不到牽動往來炁貼背的!

        本式的重要在鄭師爺黑皮書別程序第十一提到:太極拳運動之大綱,有三,分天地人為三階。人階為舒筋活血之運動。地階為開關達節之運動。天階為知覺作用之運動。其中二階三級為越尾閭達乎泥丸,此謂通三關,亦即河車倒運⋯,然越尾閭,為最難。餘較易耳,氣沉丹田。待功純,火侯到,不期然而然。自然越過尾閭。不可絲毫勉強,不然變落虛妄。致病,慎之慎之。須證諸師友,為妥。越過尾閭,復衝開夾脊⋯⋯延年祛病末事矣。

        知道本式的重要,大家要好好學習,不要輕忽它,若學習多年仍不知如何掌握「河車倒運」,只是靠吐氣、吸氣幫助,那是枉費時間在本門太極拳上。如以經脈隔膜伸展來詮釋「炁」更是違背「河車倒運」越尾閭達乎泥丸的精神,這不是鄭師爺及先師所要的太極拳,最好不要跟別人說,你在學「道家傳統太極拳」,因為那會愧對鄭師爺及先師

2022年8月10日 星期三

1/1/08/08台中班乙學員反應舌尖很有炁感,是否正確?甲學員回稱:跟我一樣,求感覺,想太多了!


        甲學員反應:「練完拳,舌尖會很僵硬,是什麼原因?」請他從預備式演練到單鞭,發現該員臉部繃緊且有聳左肩的習慣。知道原因後告知:

一、舌尖舔上顎,不是用力頂,建議要輕輕舔上顎,兩腮也要放鬆。如此易引起口水(津液),古稱胎食,又視為金漿玉液,亦稱「華池之水」,練的時間愈久,津液會變得有甜味(似葡萄糖味道),有口水慢慢嚥下,形同練九轉玄功的第四關,在自然中練拳,會放鬆也是改正舌尖僵硬的毛病。

二、心裡不要求放鬆,因為愈求放鬆反而心裡有負擔,以致左肩聳起。建議只管練拳架,且口數數目或唸拳架招式,分散「想放鬆」的心情。

         甲學員經改正建議,再盤一次拳架,大家都看出臉部及肩膀已不那麼緊繃,練完,自己也覺得輕鬆舒服許多。

       此時,乙學員也反應自己練完拳,舌尖很有「炁」感,是否正確?甲學員馬上回稱:「跟我一樣,求感覺,想太多了!」不錯,練「純炁功太極拳」改習慣是非常重要的課程,因此鄭師爺會說:「本門太極拳是改錯拳」。而要求不求感覺,也是很難讓學習者接受的事情,因為「炁」是無形、無相、無味、無色、無重量的,求感覺必定「炁」滯則思維、肌肉用力,形同全身僵硬,不是養身之道也容易生病的!


       


2022年8月6日 星期六

111/08/04竹南班要求所有學員一起練「倒攆猴」,結果出現許多問題!

       


       學員對「倒攆猴」動作有疑慮,自願上台演練,發現由實腳發動的基本要求,都忽略了,因此可能其他學員也會有此問題,乃要求所有學員一起練「倒攆猴」,結果出現下列問題:

一、身體向右旋轉,是靠肩膀或腰力量,因此無法全面向右,只是上半身轉。

二、身體轉正靠腕關,帶動肩膀或腰,一看就知出力在演練。

三、虛腳向後會靠上半身或屁股力道,以致身體晃動,沒法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

四、向左旋轉一樣靠肩膀或腰,如已練數年者兩手向前後延伸,靠肩膀或氣袋力道。

以兩人一組,未練習者協助練習者改進方法如下:

一、輕按練習者肩與腰,協助由下而上的旋轉,轉多少算多少,不要勉強!主要養成「上下有根旋」。

二、輕貼演練者腕關,自己要做半圓形的動作,由下而上帶動演練者的腕關到耳垂位置。(本動作由於習慣行腕關出力,比較難改)

三、輕貼演練者肩與腰,協助演練者虛腳向後,靠實腳反向力道盪後,如此身體才會不動如山。

四、輕按練習者肩與腰,協助身體向左旋轉,而兩手前後延伸,是靠實腳軸心也就是「中脈」「純炁」的開合,絕對不會是靠肩膀的氣袋伸展,因為這仍是動內部肌肉,會破壞實腳的軸心!

        經修正後,演練多次,大家反應舒服許多,尤其有五十肩、腰椎、心臟不適者,都反應熱烈,表示舒服許多!

2022年8月3日 星期三

111/08/01台中班只要想到就練,沒有場地限制,加上睡覺也能練,當然比別門別派更長!


        有學員反應:「睡覺練養丹,身體會發熱,反而睡不著,什麼原因?」請他做「養丹」,再由另一位學員手放在該員小腹,隔不到一分鐘,發現小腹會起伏,問他以前練過其他功法嗎?回稱「以前練別家太極拳,會先提勁,在做動作,每次練完都很有『炁感』!」乃建議他「不要想有『炁感』,只是手擺著即可!因為『純炁功太極拳』不可練到有形、有相,只有愈平靜,「血靜流於肝」符合養身之道。此無形、無相最後練成全呼吸,盤拳架自然內、外都不會起伏,對養身、武術運用才是無人能及。」經建議後,起伏少很多,但仍存在一些些,表示短期間要改掉習慣不是那麼容易!

        孫派太極拳創始人孫祿堂練「寒熱功」是冬天下雪天打赤膊坐在雪地,夏天大熱天穿皮襖坐在烈日下苦練,這個練法相當辛苦,沒有毅力很難練到一定火侯。該功法是介於本門「養丹」「守丹」之間,我們的動作簡單,隨時隨地都可以練,只要有空如法練,體內的「真炁」會時時刻刻成長。

        因此,本門太極拳除練拳架外,「扣心齋」、「養丹」、「九轉玄功」都沒有時間、場地限制,只要想到就練,如睡覺也練「養丹」更是比別門別派更長!因此先師私下也說「我練拳時間已夠長了,但仍不如鄭師爺,因為他老人家,白天除時時刻刻練外,晚上睡覺,『養丹』姿勢一擺,到天亮都沒有改變。我沒辦法,有時會翻個身或打個呼,姿勢就會變!」但無論如何,師爺、先師練拳時間真的比我們長太多了,難怪功夫這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