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7日 星期三

由下而上練習熊經必能掌握期門、血倉穴的內動!


  民國四、五十年代,甩手功流行,許多人基於健康理由參加該項運動,結果引發心悸、小中風等後遺症,
由於鄭曼青師爺中醫造詣很高,因此登門尋醫為數不少。鄭師爺發現病因,是由於抖動原因造成中樞神經出問題,因此創「熊經」,以「由下而上」、「保持中定」、「由內而外」、「不動手」、「五心相通」為練習準並親自教導先師。

  身為先師二代弟子,「熊經」是必修的功法,且被非常嚴格要求「由下而上」、「保持中定」、「由內而外」、「不動手」的練,如依理如法進行,最資淺弟子,也有十年以上的磨練,或多或少能掌握一些內動,但如果擅自創新別的方式練習「熊經」,應該一輩子都不會達到內動的地步!

  本影片告知大家,只要練習者「由上而下」動手、動肩膀、動腰,別人摸左期門穴(心臟部位),右血倉穴(肝藏部位),都沒辦法體會內動,由於自認運動量不足,會多花時間練「核心肌群」的運動,唯已失去學習「純道家太極拳」的「純炁功」的意義!

        只有遵循鄭師爺、先師「一脈相傳」的教法練習,時間到了,練習時,讓別人摸期門穴及及血倉穴,必定會有一層一層的套動,如此練法,根本不需要再做所謂的「核心肌群」訓練,因為這種內動是全世界最好的讓細胞生長的方法,達養身、武術目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