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9日 星期一

將硬幣放頭頂練習,達滿身輕利頂頭懸,是練肌肉僵硬路線!

           有學員反應看了一位太極拳名師寫的書,提到移位換形時,要能腳底發熱,此境界要如何練到?我告知練拳要能「一舉動周身具要輕靈」,而不是為了讓腳底發熱;因此請他出來示範動作,發現每次開始移位及到定點皆會輕微的蹲一下,這就是為求腳底發熱而練出移位高低的結果!
       此案例,如同最近看到一位是舒姓作家在聯合報寫的文章:為求拳經中謂「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便是在脊柱上做文章。全身如同一團軟肉都讓它垂下,惟有一樣東西還提撐。⋯⋯⋯⋯⋯故練內家拳,脊椎最要拎提來練,而懸頂,是拎整條脊柱最佳的「提綱絜領」位置。
       另一位是名台大蔡姓教授也為了「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要求學生頭頂10元硬幣練挺直腰桿走路,每天練習5分鐘,對身體有所幫助!
       前兩位名家對拳經有所精研,因此在形體上追求滿身輕利頂頭懸」是符合要求的;但因強調頭頂不動,會造成頸椎及頸部僵硬,而無法行氣。如同先師同門盤拳架頭頂放一碗水,盤完一滴水都沒漏,表示功夫很好,但整個過程怕水滴出,頭部強力頂住,肌肉練僵了,路線完全走偏!
        練道家太極拳是追求「純炁功太功拳」,是以行炁為主,練到「水火既濟、河車倒運」,氣由前向下走丹田、玄陰、尾閭、命門、夾脊、入脊骨,脊梁便能竪起,自然能「腹內鬆淨氣騰然,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
(註:111/05/06 部落格文章:鄭師爺授課會引經據典,因此本門練拳對『源頭』非常重視,不是自己想怎樣就怎樣。有提及:鄭師爺對頭頂懸解釋為頭領懸,等於提綱挈領之領,用意將衣領吊起,便落於用意有執著之象,成形而下功夫。民國六十幾年,鄭師爺已解說清清楚楚,但自認對太極拳有研究者,仍走向以身體肌肉練習,走不到以「炁」練的境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