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5日 星期六

心得分享: 人都有惰性,往往不知不覺就走捷徑,那就錯了!




公館班顏樹榮    

         學習「道家傳統太極拳」也有十年以上的時間了,若太極拳只是比手畫腳一番,倒也不難!拳練久了,招式學會了,往往依樣畫葫蘆一招又一式。初學或許帶著迷惑,或許是哪裡覺得怪怪的,又或許久而久之習以為常。只是老師常說這是個「改錯拳」,已經會的動作,學本門太極拳就不用花時間再學。因此越基本的移位、上下有根旋越不簡單,方向錯了,可能就是天差地遠!

         上週上課,練「左掤」時,被老師指正虛腳盪出身體會晃動。我向老師請教疑問:「左掤第四動左腳如何邁出?」老師回我:「你只是把虛腳抬出去,沒有掌握實腳湧泉向右旋,帶動左腳盪出!」其實這答案已經聽老師講過好幾次,初學時覺得腳抬出去就好,「實腳帶動虛腳」大概就拋到九霄雲外。後來聽了幾次,有時記得便試著依法練,有時這件事似乎就沒了。難怪老師常說改習慣難,人都有惰性,往往不知不覺就走捷徑(直接虛腳抬起,或是做得不到位),那就錯了!

        後來回家把「太極拳道幾」中提到「左掤」的練習注意事項中找幾點來反思一下:

1、虛腳之換形(轉動)移位(邁步)重心移動時,必須以自己重心交替於實腳湧泉之慣性動作餘式,與反作用慣性,帶動虛腳之換形與移位。

2、虛腳絕對不可自動,而實腳更不可搖動......實腳湧泉,帶動虛腳.......。

3、求於內而非......求外形,實為太極拳最高修為。

        102年開始學習本門太極拳,有些人一年後拳架學完,認為該學的東西都會了,相繼離去。在聯繫中,知道有的繼續在家練習,在學校操場會看到他們練拳架,總覺怪怪的,但說不出所以然。持續十年後,發現原來他們都是在追求外形熟練度,以致實腳不可搖動、不能高低的要求忘記了!

         檢討自己,雖很認真每天都有練,認為應該會有進步,惟由於惰性,想走捷徑,也會走錯,以致被老師指正後,發現進步有限!慶倖自己堅持下來繼續練,需經過老師不斷的協助指導,才會真正知道,所謂「改錯拳」不只是外形,甚至如何「內動」有更深的體驗,總而言之,往後學習就是『改錯、再改錯、再繼續改!』以此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