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0年代「甩手」運動非常盛行,鄭曼青師爺發現該運動產生許多副作用〈如心律不整、小中風等〉,乃將熊經刊登在當時太鐵路局發行的「暢流雜誌」第四卷。說明熊經「豈止祛病延年,反弱為強而已,進而求自衛,與臻上壽之方,垂手可得。運炁百日自見其病體與贏驅,必有顯著進境。」
熊經首見於莊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是東漢華陀所創五禽戲之一,為祛病強身法,乃良醫醫未病者之妙用。鄭師爺創本功法,練五心〈兩腳心、兩手心、頭頂心〉相通,也是練習上下〈百會與湧泉〉有根旋,是針對當時流行的「甩手」運動引發身體各種疾病,具有療效的功法。另一個功效是「練中脈」(中脈是炁脈,位於任脈與督脈之之)的方法。「中脈」在佛家、道家、密宗為求永生,都在修練,但都是以靜坐、冥想方式進行。鄭師爺則以「上下有根旋」的方式,達動中求靜修煉而成!
可惜有人認為,「上下有根旋」容易傷到膝蓋,因此為避免膝蓋承受身體重量,另創在移位未到定位時,即開始旋轉,並自認是比鄭師爺獨創的「上下有根旋」更精進,其實此法,因邊移位邊旋轉,對膝蓋是最大傷害,因為身體重量尚未到位,即立刻移位,在湧泉未完全接受之際,膝蓋也沒有準備好,匆匆忙忙的,只是讓膝蓋搖晃,完全失去鄭師爺在自然門杜心五先生演練太極拳,不動膝蓋的經典畫面,及先師強調本門膝蓋不可晃動的要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