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

轉載中華神龍太極學會官網吳宗師國忠先生事略(下)

         任職公路局時,在基隆公園結識太極拳名家廖禎祥、宋福亭、熊養和諸先生。又於臺北新公園(今二二八公園)與國代李本蕃小試身手,李先生上手不敵,興奮相邀至立法院與諸方家車輪大戰。宗師僅憑家學稟賦及多年精進,一時技驚四座,隨即獲邀加入太極拳學術委員會,正式與太極拳結緣,並於每週日上午至立院第四會議室展開「坦克大會戰」,人皆戲稱為「六十四頓坦克車」、「西班牙鬥牛士」、「魔手」。當時,僅視太極拳為體操運動,是君子推手、豆腐拳,焉知畢生功業在此!民國六十年(1971)適逢曼髯公返臺,立院廊道間初見其清雅朗逸、神采非凡,慈祥而莊嚴,完全折服;自詡未嘗敗績,卻為曼髯公輕拈於牆,始悟太極拳博大精深,即叩頭行武林拜師大禮。拜師後,幾乎日日親炙師門,上午七時服侍起居,待晚間七時用膳(清粥)後才返家;習左掤時,髯公每端坐於臺階木製棋盤,撰寫《論語釋旨》。甚且侍候髯公至上海澡堂,視之如師如父,一償孺子之情。友人周宗樺先生嘆謂:(宗師)被正式叩頭拜師禮教所害,不願像他放開心胸,向天下各家學習。宗師之心,良有以也!   
         入門未久,熊養和先生力邀演示,評曰:「尊師太極拳像書法柳公權的字,你的太極拳是顏真卿的字。」數年後,方省悟太極拳要求綿綿不斷、行雲流水,由此拳藝更上層樓。一年半後,得髯公親授《老子易知解》,意會「不教而教」,師門道藝都在日常之中,借景傳道,藉物授藝,如以一支筆寄寓太極拳中脈……故而說自己是「二十四小時練太極」;又從《學庸新解》體會格物致知之理,悟得學太極拳得尋理法源頭,理不明則法不清,故日後教拳,特重讀書明理找源頭,練拳務須「依理如法」。此時,宗師開始「半傳道」───營生之餘,先後在臺北新公園、臺北郵局、國賓飯店、僑委會、國防總動會、希爾頓飯店、文化學院(今文化大學)等處教拳課徒。曾聞髯公言:「老師在美國十二年,將來太極拳可以到美國學,但勁法實用要到臺灣學;劍法對劍可以到美國學,用劍之道一定要到臺灣」,允為日後傳道之矩範。民國六十四年(1975)二月,隨髯公至苗栗造橋石油勘察處演說,途中閒聊,聞知髯公曾得張欽霖祖師爺授「左萊蓬心法」,是純道家太極拳、純炁功拳,遂二度拜師,入左家門。髯公歸道山前,閉關為說《易經》〈遯卦〉,謂《易經》之理即太極拳之理。爾後自修易學,遍讀易書數十部,方領略恩師晚年所授太極拳,乃是「近於道,游於藝」之學。  
        髯公登遐後,太極拳學術委員會更名為「中華民國太極拳協會」,並改為六十四式太極拳,諸多拳理與師門相違,因此退出協會,另成立神龍武道館,以賡續師道。名為「神龍」,有取於孔子之譽老子「其猶龍邪」。翌年(1976)二月,初次出國弘揚太極拳,接受日本靜岡沼津獅子會會長谷川龍石商請,演示「鄭子太極拳」;又應富士山自衛隊特種基地司令官小川隊長力邀「印證」,小川被以提放勁拔根,百餘武術好手當場臣服,威震東瀛。日後,經聯合報報導,掀起「神龍太極旋風」,武道館人潮不歇,遂於蓬萊國小開設義務班,報名逾千,盛況空前,自此矢志以太極拳為終身之職。以知命之年(1981)赴美弘道,期間撰成《太極拳道幾》,問世以來,再版十一次,流通至少二萬冊,所謂「幾者動之微」,書中融拳理、道法、易學於一爐,不抄襲、不空談,是宗師實學所輯,可謂太極拳奧寶。七十四年(1985)返臺後,應吉隆坡中華大會堂邀請,成立馬來西亞神龍太極學會,建立傳道橋頭堡;三年後,古晉亦設學會,旋於吉隆坡成立國際神龍太極學會,舉辦第一屆國際神龍嘉年華會,有臺灣、印尼、澳洲、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等六國,千人與會;七十九年(1990)於馬來西亞藝術學院創辦太極學系,敦聘王品棠博士為系主任,開世界太極學術先河。七十八年(1989)移民澳洲,極力傳藝,成立澳洲大洋洲傳統國術協會、澳亞太聯合會。八十一年(1992)成立中華神龍太極學會,發行「太極研幾」雜誌;九O年(2001),與弟子篳路藍縷,一磚一瓦,親力親為,於苗栗擘建神龍太極山莊,恭設曼青堂。如今國際神龍太極學會遍地花果,會員計有十國數十地區,包括臺、馬、星、紐、澳、英、美、加、印尼及中國,而以中華神龍太極學會為臺灣分會暨總部所在。   
        宗師一生不畏陰訐,直道而行,日月可鑑,獨遭同門攻擊,無非懷璧其罪。故創辦「時中雜誌」季刊,會同門沈伯賢先生作答辯文,以正視聽;又書《先師的思路》,欲正本清源,終不得不將此書盡燬於恩師墳前,以示割袍斷義。大辯不辯,實事爭言,宗師一則著作《太極拳內功心法》,宣說山西左祖師萊蓬內功心法之「積炁功夫」,一則積極尋找左祖師修真之地「三清觀」。曾率門徒六十三人組成中國訪問團,探訪北京白雲觀、五台山文殊院、武當山,惜尋根未果;終於一O三年(2014)經弟子考證山西太原三清觀所在,即率神龍弟子親炙祖庭,四十年夙願得償,大嘆「原來如此」!此後,強調「三純功夫」(純先天、純炁功、純道家),深造自得,更臻化境,遂撰成《道家傳統太極拳揭祕》一書。其後各地區神龍弟子莫不絡繹於途,造訪祖庭。三清觀雖已傾頹荒蕪,為播道種,乃於神龍山莊依祖庭格局,仿建三清閣,親自督軍,勞心勞力,神龍弟子上下一心,歷時半年而成(2015),希冀於此安享天年。無奈經年奔走各地,教學不輟,竟積勞成疾,今年(2016)六月二十九日(農曆五月二十五日)晚間七時,因病仙逝於桃園市壢新醫院,享壽八十有五。病榻前,猶殷殷叮嚀:「注意拳理」「不能空談」「平整均勻」,以為練拳修真、為人處事之圭臬。膝下有四:長女翠玉、次婉玉、三珍玉,以及公子玉成,均卓然成材,雖各擁天地,往往闔家行旅,遍及世界各地,情誼深厚,滿庭芬芳。   
         古人云「課虛無以責有,叩寂寞而求音」,宗師可謂練無以存有,於孤寂中修真。嘗為求拳藝突破,向髯公老友陳芷丁門下鍾壽仁先生學畫四君子。著作等身,七十歲前大抵「述而不作」,恪守師訓;其後迭有進境,如自敦煌博物館藏之唐代道家前人畫「電神圖」,並密宗中脈說,領略中脈修練早已融於髯公晚年教法;又謂「先師(髯公)在楊家七年,僅得一手捋手,我隨師五年,僅得一個反字。」契遊三清觀後,提出太極拳之系統進程,以「太極狀態」為教學核心論點,使道家傳統太極拳體系更加完備。
宗師不啻傳道脈於不墜,如子思之於孔門,澤被後人遠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