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9日 星期三

107/09/17 熊經實腳與天地合為軸心一起旋轉,引進天地的氣由雙腳心、頭頂心、虛手到丹田!

     
     熊經初見莊子刻意篇,是鄭曼青師爺於民國五十年代發現「甩手」〈當時流行於台灣和香港等華人社會。見諸於文字者,於民國五十二年在蕭天石主編《真本易筋經、秘本洗髓經》第七十七頁中較早提及〉流行引發一些不良症狀,為讓大家瞭解,寫一篇「漫談五禽戲之熊經」文章,於民國六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刊登在鐵路局發行的「暢流雜誌」第五十卷第九期。
        熊經是太極拳陰手,手是圓肘不可彎曲,主要練內氣五心〈兩腳心,兩手心、頭頂心〉相通,但不可靠想像使五心與外氣相感應,而是實腳與天地合為軸心一起旋轉,實腳與天地合為軸心一起旋轉,引進天地的氣由雙腳心、頭頂心、虛手到丹田,而本身不好的氣從實手勞宮回歸到天地,如此練功就會達到道家所謂的「五嶽朝元」〈五嶽是五心,元是丹田〉!若無法做到實腳與天地合為軸心一起旋轉,而是肩膀帶動,必會產生膝蓋疼痛,另未移到定位,即開始旋轉更加速膝蓋折損,所以移位、旋轉按照規矩學習,不要因膝蓋出現問題,讓自己的太極拳壽命夭折。
        熊經為袪病強身的好功法,是良醫醫未病者之妙用,此法對風濕關節、鼻子過敏、血壓高、輕微心臟病、胃腸病、便祕、輕度氣喘、腎虧、肝炎、腰背脊椎病痛等有相當療效,但練習時要遵守道家「少則得,多則惑。」的學習原理,不要超過十分鐘,以免練僵反而沒有效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