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5日 星期六

109/04/25苗栗公館班 肌肉僵硬、念頭執著,無法在放鬆狀態,詮釋以「炁」「落胯」的境界。

     太極拳講求鬆,而落胯」是全身鬆開的一把鑰匙,故每位練太極拳者一直想練到的目標。最近有三位學生分享「落胯」的心得,並 「落胯」是全身鬆開的一把鑰匙,因此每位練太極拳者一直想追求的目標。最近有三位學生分享「落胯」的心得,並請另一位手放在頭頂上,以測試有無因放鬆而較易行炁!
第一位:胯向內縮。但出現屁股後翹。

第二位:膝蓋微彎順勢胯向下,但出現雙腳僵硬。

第三位:依照胯微落,但卻用力了!

三者練習完後,由未練習者評論,認為以第三位炁感較為明顯,前兩位幾乎沒有炁感。

        可見「純炁功太極拳」,明明已聽過了,也修正過好幾次,惟內修的過程,卻會因想做得完美,在自認抓住「做到了」心裡因素,引起貪多、好勝,以致肌肉僵硬、念頭執著。無法在放鬆狀態,詮釋以「炁」「落胯」的境界。










109/04/23竹南班藉由左腳軸心整體一起向右旋轉,帶動左手掌心旋轉至右胯及右手抬平,不容易傷膝蓋!

        有學員反應練拳架「左掤」,回家後,感覺膝蓋不舒服,乃請該員示範動作。當練習第二動向右旋轉時,發現會往向下踩,且肩膀用力向右旋轉。找出原因後,告知大家,如此演練,會造成膝蓋承受全身重量且擺動,影響膝蓋,久了易受傷,不利往後的學習!
         為確保膝蓋健康,再次示範「左掤」第二動,解說旋轉原動力,是藉由左腳軸心整體一起向右旋轉,帶動左手掌心旋轉至右胯及右手抬平,如此才能平整均勻,也不容易傷膝蓋!                                                                          如左手掌心自己拉到右胯,而右手是也是自己抬平,就不符合不動手原則,達不到「以心行炁,以炁運身」境界!








2020年4月18日 星期六

109/04/18苗栗公館班 近一年來較少練,肉瘤又漸漸長大!

        今天全體盤拳架中,發現一位學員動作生疏,練完發現其手掌背面,原已漸消失的肉瘤,又長大顆了。問他是否最近較少練拳?他不好意思回稱由於忙於書法及家事,只有星期六上午才會練拳!
        新學員好奇問他該顆肉瘤真的有變小?他分享表示:有陣子每天非常勤勞練「六合真氣任我盜」,每次幾乎有五百下,除了肉瘤變小,比較不會疲勞也少感冒,但近一年來較少練,肉瘤又漸漸長大!
       本門太極拳是純炁功拳,只要有練且持續,一些無法解決的怪毛病,會隨著練拳時間改善。但若興趣太多,一星期只把太極擺一天,其他時間忙著別的興趣,如此頂多少感冒精神較好,要解決自己的宿疾難度會很高。希望大家聽到這個案例,好好珍惜學習的機會,並多花時間在太極上面。由是練炁,很容易把自己身體調好增加免疫力,遇到身體不舒服更加勤練,病魔纏身機會自然減少的!



2020年4月17日 星期五

109/04/16竹南班對如何「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更是無緣!

           本門既稱「純炁功太極拳」就不是在外形上探討,而是追求如何「內動」(炁動),如盤拳架動手、動腳,甚至為了想內動,造成丹田、胯扭動明顯,這是誤解「純炁功太極拳」的意思,而要如先師所說的:「形不變炁變,形不動炁動!」 
        今天新班進度「左掤」,練到第三動時,因為慢來學員反應,為何大家身體都沒有向右旋轉帶動虛腳盪出,結果,其他學員笑他:「慢到沒有聽到,第三動要內動!」
        第一次學本門拳架,總心存把動作練會即可,但本門精髓是「內動」,因此會隨著上課時間增加,慢慢能體會「內動」的意思,如有些課沒聽到或半途而離去,會完全不懂如何「內動」,反而一直追求前述動肌肉的「內動」,喪失掌握形而上的「純炁功太極拳」機會,對如何「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更是無緣!









2020年4月13日 星期一

109/04/11苗栗公館班 舊生由於已經改正多次,發現膝蓋擺動及發出「喀喀」聲的情形已不再出現!

       在此新狀冠毒肺炎橫行各地之時,中國最早的醫書「黃帝內經」中提出「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而鄭曼青師爺所創「熊經」為袪病強身的好功法,一樣也是良醫醫未病者之妙用。熊經初見莊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主要練內氣五心〈兩腳心,兩手心、頭頂心〉相通,達到道家所謂的「五嶽朝元」〈五嶽是五心,元是丹田〉!
       若無法做到實腳與天地合為軸心一起旋轉,而是肩膀帶動,必會產生膝蓋疼痛,另未移到定位,即開始旋轉更加速膝蓋折損。此症狀在四月七以「熊經需移到定位,再上下有根旋可保護膝蓋!」〈https://taichibiau.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html?spref=tw〉影片文章發表在部落格!
        今天以兩人一組練習,結果舊生由於已經改正多次,發現膝蓋擺動及發出「喀喀」聲的情形已不再出現,反而新學習者,都會不知不覺肩膀先動,以致膝蓋擺動並發出「喀喀」聲。若告知,反而會不自覺認為說:「沒有啊!」可見習慣養成非短時間可以改過,但從已改過者的成果,證明有心肯改的成果,證明有心肯改,必能獲得甜美的果實!       
        


2020年4月10日 星期五

左祖師萊蓬活到一百四十七歲,皮膚如嬰兒一般,酒量千杯不醉。

  2002年回應武當雜誌刊登之「台灣太極拳名師鄭曼青漫憶」 | 中華神龍 ...                                        
左圖為羅邦楨師叔贈先師由鄭師爺筆墨「左祖師萊蓬、張師祖欽霖神位」
右圖為先師二度拜鄭曼青師爺師入左家時,鄭師爺親筆寫的「左萊蓬祖師、張欽霖師爺」神位。
「道家太極拳」係原習外家功夫的左祖師萊蓬技服無名道長的純道家功法而向其習道,主要修心法及練炁的「左家功法」,本功法之秘是「純道家太極拳,純炁功太極拳,純先天太極拳」!傳承都是單傳,由左祖師百歲始單傳給張太師欽霖,據鄭曼青師爺在美國紐約時中拳社向學拳學生說:「左祖師蓬萊活到一百四十七歲,皮膚如嬰兒,千杯不醉。」
        張太師與鄭曼青師爺同是楊家入門弟子,早鄭師爺二十二年進入楊家,隨澄甫大師學拳,張太師再單傳鄭師爺,鄭師爺再單傳先師忠老師,先師才廣傳左家功法。
       至於羅邦楨師叔有無練左家功法,在「時中會訊」〈發行人吳國忠,社長謝勝治〉第三期「鄭門弟子大團結『左家內功心法』撥雲見日文中述及:時間75年元月4日及5日,地點台北市濟南路僑福堂餐廳及台北市和平東路素菜之家餐廳,參加者有:羅邦楨、劉錫亨、楊崇堅、鞠鴻賓、徐億中、郭琴舫、干嘯洲、吳國忠、陳釉藝、高潤吾、蘇紹卿、沈伯賢、廖禎祥、梁志、宋志堅、陶炳祥、李文海等人,會中羅邦楨師叔說:「有關左家內功心法,大家都承認的,因我學時曾有承諾不便介紹,也不要逼我,逼我我也不會講,我只能說:左家內功心法是有的。該內容應該很清楚交代了,羅師叔有學但並不是單傳的香火繼承人!
      左家內功心法早期是單傳,自先師廣傳及羅邦楨師叔亦沁潤過之後,先師也在師爺歸道山後,與陳紬藝、高潤吾、蘇紹卿、林敏宣、王昌麟、張我風等師伯、師叔到泰山成子寮鄭師爺墳前燒黃色大帖後,再三拜九叩,轉教左家功法故目前其他師伯師叔體系應該也有人在教左家功法。而許多同門師兄在外已在傳道了!因此左家功法非神秘不可言,惟「純道家、純炁功、純先天」三純的功夫,是否因聽過、學過、練過就能掌握呢?
        先師2013年到山西太原東門馬莊發現左萊蓬、張欽霖祖師習道修真學藝祖庭「三清觀」時,當下說:「找到了!」、「原來如此!」後者先師感概說:「有名實的練太多,看不見的微妙,有說,但絕對是知不足、練不夠。如果沒有這次祖庭的震撼,可能再過十年我還是依然如故。」
    可見練三純功夫不是聽過、學過、練過就能掌握,甚至自認已得到真傳,以先師案例,花畢身時間在太極拳上,到臨終前幾年,還有上述感言,可見需往源頭探討再自省,才能逐步揭秘左家功法!




2020年4月9日 星期四

109/04/09竹南班 本門練的炁起點和終點是同時感應,沒有所謂經過神闕、丹田、玄陰、命門等處!

        學習「純炁功拳」時,總是希望知道自己有無練到,因此在課堂上聽到炁是「河車倒運」時,會循著「炁」走的方向,執著自己的「炁」練到哪裡?
        若是別門別派,這是正常的。但本門練的炁不是透過想像而產生的,是經過外修的外金丹補木氣、土氣、金氣,加上內修道家歸元大法,讓炁遍周身後練出來的。所以起點和終點是同時感應,沒有所謂經過神闕、丹田、玄陰、命門等處。如有此念頭,全身必會僵硬無法炁遍周身!
        以兩人一組練習,未練習者雙手輕貼練習者身體前後,如練習者想炁走到何處,未練習者,雙手沒有任何感覺。反之雙手會有微熱。可見練習「純炁功拳」方向走錯,會走不到目的地的,等夢省時才悟出「入寶山空手而回」延誤自己一生!





2020年4月7日 星期二

熊經需移到定位再上下有根旋可保護膝蓋!

熊經需移到定位,再上下有根旋可保護膝蓋,如未移到定位即急著旋轉,必會傷到膝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