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8日 星期六

109/07/13台中班練左家功法,都是在雙方接觸剎那間運用!

        

        鄭曼青師爺於一九五六年(丙申年八月)在台灣新生報連載「太極拳淺說」文章說:「湧泉貼地,謂炁有根。」鳥申主要功能是練炁有根。本功法是鄭師爺根據東漢神醫華陀之五禽戲,參酌自然門「懷心腿法」並以太極拳之理傳授。
        民國八十五年拜先師門下之後,對如何練到「湧泉貼地,謂炁有根。」充滿好奇,乃針對先師在太極拳道幾」太極拳五禽戲鳥申練法研讀,發現敘述虛腳之腳跟順勢向外向上之方向慢慢上捲,至適度則止。」同時在正確練功後之現象「3.‧‧‧借虛腳捲上、落下之自然動作丹田會隨之鼓盪‧‧‧。」因此自己在練習時,刻意藉自己雙手轉上轉下,結果竟能讓虛腳捲上、落下。自得有此發現後,花很多時間練習,也分享給其他師兄。
        但練了一陣子後,有師兄發現我練鳥申雙手捲得太明顯,感覺怪怪的。自己私下檢討,確實外形動太多,不符合鄭師爺說的:「太極不動手動手非太極。」乃自我要求雙手不要轉上轉下。
        在修正過程,也不是一下子就做到,經過年餘才漸漸雙手不轉動。經此改變,練鳥申才慢慢有舒服及炁順的享受。
        由於鳥申練炁有根,本能認為應可藉此功法練習勁法,也找了幾位師兄當靶子練習,效果不錯,沾沾自喜認為找到勁法運用的法門。但在外場找幾位學員練習卻不管用,主因單腳站容易晃動外,且學員不像自己師兄站好好被發,會有頂、抗、逃的情形。失敗率很高,自己再私下檢討,鳥申」是炁貼地的築基功,不是練「陰陽同出」,單腳站本身容易晃動,自己非蘊在太極狀態,發勁不符合「陰陽同出」之理。
        而二0一三年先師出一本「門內說帖」書,文中九、功:述及「在武術是對手勁將出未出之際,而我萬事俱備,不動則已,一動則陰陽同出,同時不同空出。這些是我數十年來的精華。‧‧‧是道家傳統太極拳用勁之秘。」看了才徹底改變發勁想法,原來練左家功法,都是在雙方接觸剎那間運用,在想發改變之後,再找他師兄對練,才了解「陰陽同出」需逆向思考,也就是反者道之動功夫就是太極勁法方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