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9日 星期六

108/03/08竹南班即使學習多年,無法掌握不動手要領,仍是外家拳的境界!

       看別人練「熊經」可以指出錯誤處,表示「眼界」高了,有進步。但自己上台演練,也出現類似情形,可見不動手的動作「知易行難」,唯有心存「非改不可」心態才能真正解決!另外也須常來上課,因在練錯當中,當下容易被發現馬上改正,如此就不易越練越偏離!
        同理,如沒掌握不動手的要領,即使學習多年,也只是練肌肉而已,無法進入「腹內鬆淨氣騰然」,達到練炁、行炁為主的太極拳!








2019年3月7日 星期四

108/03/07苗栗社大 肩,背,頸疼痛僵硬,多練正確的一領地天動三焦!

        肩頸僵硬痠痛,稍微低頭或後仰都非常痛苦,病來如山倒;手臂無法正常抬舉,後背疼痛等症狀,建議多練一領地天動三焦,剛開始可能會因疼痛不敢繼續練,但若沒有任何不舒服,則建議咬牙硬撐,或許十幾下後,由痛轉酸再進入麻的階段,痛苦指數由百分之百漸漸降為百分之九十九再九十,病去如抽絲,如此改善就是進步了!若肯持續練個ㄧ、二兩星期,應該改善空間更大!




108/03/06頭份班己亥金豬年聚餐


2019年3月5日 星期二

108/03/05科博館班炁無法往下,練功效果就差很多!

        熊經雙手是「捲開」抱圓,不是「拉開」抱圓,前者如法練,炁必往下走,後者練則炁無法往下走,一來一往,練功的效果就很大不同,若持續練數十年,兩者之間就會演變成天與地的差別!
        練本門太極拳是練看不到的「炁」,因此需要個同好伴侶幫你區別練炁「對」與「錯」。如上述:
一、當雙手「捲開」抱圓則伴侶的手放在你頭頂會有一陣一陣的微溫感覺。
二、雙手「拉開」抱圓,伴侶的手放在你頭頂,是不會有熱氣上升的感覺。
學本門太極拳從此細微處練起,旬日一張紙的成長,久了收穫就越來越多!
        而在詮釋內動時,前者因已炁遍週身是自然而然做到,符合養身之道!後者則因無法炁動只能「努力」以肌肉「刻意」自我滿足表達,既無法炁動更沒有達到養身目的!









2019年3月4日 星期一

108/03/04台中班 定式站久會很舒服,表示行炁順暢!

        擠手的定式,正面一定要朝前,不可歪斜,身體重心在實腳,左手勞宮輕貼右手魚際,雙手垂肘與肩同寬,都是保持美人手,不可挫腕,位置與心窩同高護住心窩,此時若有一人站在演練者前方,手放在其右手下方,會感覺有一陣一陣的微溫,表示行炁順暢,站久會很舒服,若不舒服一定站錯了!






道家太極劍法預備式至靈貓捕鼠


2019年3月1日 星期五

108/02/28苗栗公館班有力出力非太極!

        定式兩手拇指貼褲縫,是輕貼,非求感覺的用力!同理中指微揚,容易做到,惟不出力難,因出力連帶影響其他四個指頭,此時雖維持美人手,但卻是「刻意做出來」的結果,非放鬆狀態。
        腕關放鬆是促成五個手指頭更容易行炁,因此如何讓腕關完全放鬆,是學習本門太極拳時時刻刻修練的課程,故有力出力非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