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1日 星期三

109/10/20科博館班 推手目的,是檢視自己,有無落實太極拳理,掤履捋擠按四手的運用。


       本門太極拳課程進度:(ㄧ)太極運動十三式(二)道家傳統太極拳三十七式(三)四正推手(四)太極劍(五)大捋(入門才能夠學習)(六)八法(入門才能夠學習)。
         推手目的在檢測學習拳架過程,有無遵守「不動手」、「由下而上」的規矩。也在練習聽對方有無合拳理,如移位高低、歪斜、手的輕重 ,同時也是檢視自己,在身體移位、換形,有無落實太極拳理。然後在運用發勁,得心應手!
         推手的程序如下:
一、練習之前,自己需檢視兩腳有無肩寬,後脚尖不可超過前腳跟
〈跟拳架要求一樣需保持原狀,雙方距離三步,當搭手前互相敬禮,互有默契,一方為按手,另一方為左掤手。
〈一〉推手過程都需注視對方下顎,餘光罩住對方胸前八卦〈雙肩峰、胸前心窩〉。
〈二〉按手者左手掌心按對方腕關,右手按對方手肘關節下一點,都須保持美人手。
〈三〉掤手者,右手小臂肘關下面的內臁三角正中,輕貼對方左小臂肘關下一點,左手掌心與心窩同高,距離約一尺。
二、雙方互相來回練習五、六趟之後,左掤者改為按對方,原按手者改為掤手,動作同上,只是方向不同。
三、練習到不需考慮有無犯錯後,進一步則是誘導對方犯錯,自己則更要時時刻刻保持依理如法,養成即使獨處也不可越理逾法犯錯!
四、如發現推手不進步,則要如先師說的,再回到拳架探討,那些地方合拳理。同理,練拳架發現,有疑惑地方再到推手追尋,如此反覆操作,拳藝必定會更上一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