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炁」如何下的去?

2009/06/17 09:49


教練您好 :
           2008/11 加入頭份班後 , 對於龍形三折的練習有不同的體驗 , 初期感受到腳底變軟 ( 可能是意念太重導致氣感 , 練不到想出來的 ), 持續練習後這現象消除了 , 困擾許久的 ” 膝蓋要對腳 ” 這問題也一併得到解答。
        在上課練習的過程中 , 最常聽到的字眼是 ” 慢 ”, 慢慢轉 , 慢慢改 , 不求多不求快 , 要正確才有用 … 在與師兄的練習中 , 慢慢的也感受到進步 : 因落重心到湧泉 , 所以在慢慢轉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由湧泉帶動身體的反應 , 膝蓋因此也可以對到腳掌中心不易晃動 , 連帶的膝蓋自然不會內扣 , 好處是腳掌不會外 翻。由 湧泉 a 膝蓋 a 落胯 , 龍形三折便自然形成 , 容易虛實分明時身體相對的自然也可以做到中正 , 因以前只能用想像要做到虛實分明 , 往往要確認自己沒有雙重時卻容易導致身體傾斜 , 練到後來身體還是斜的膝蓋也會受傷發 痛。 起因在於 ” 下不去 ” 無法做到真正的單重 , 目前仍還在學習 ” 如何下得去 ” 的過程 , 不敢說已完全得到這要訣 , 但膝蓋不會痛在某種程度上已得到驗證。
        平常走路時也持續練習膝蓋對腳掌 , 可能以前自己走路有點外八 , 現在感覺自己有點內八字 , 可是低頭看時仍然是雙腳外緣平行 , 不知道這樣算正常嗎 ? 另外還有點困惑的仍然還是在 ” 如何下的去 ” 於 , 從單腳 ” 下的去 ” 的能力,變為活動可切換的雙腳 ” 下的去 ” : a. 落胯 b. 鬆腹 c. 意守丹田 d. 重心交替時尾閭的運用 , 彼此的關係如何融合為一件事 ? 還麻煩教練解答 , 謝謝教練。 Ray


Ray你好:
由於走路有點外八,在改正後會不太習慣,其實這是正確的!
本門太極拳一直要求落胯,目的就是要將重心落於湧泉,才能生根。如沒有落胯或落得不確實必會感到腳酸,因此隨時要注意落胯並守丹,全身自然會放鬆,至於重心交替時尾閭的運用 ,不用太執著 ,只要兩腳自然交替即可!
太極標敬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