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太極拳」係原習外家功夫的左祖師萊蓬技服無名道長的純道家功法而向其習道,主要修心法及練炁的「左家功法」!傳承都是單傳,由左祖師百歲始單傳給張太師欽霖,張太師與鄭曼青師爺同是楊家入門弟子,早鄭師爺二十二年進入楊家,隨澄甫大師學拳,張太師再單傳鄭師爺,鄭師爺再單傳吳老師國忠,到吳老師才廣傳。門下學生已有多人在傳道。本門以學習鄭曼青師爺晚年所授純道家太極拳為主。
2019年2月12日 星期二
2019年2月11日 星期一
108/02/11台中班在謙虛中進步,而不會在自滿中練到好功夫!
盤拳架每個定式都需「中定安舒」,正面看百會對玄陰,側面看百會對實腳湧泉,不可站歪斜!這些基本要求看似簡單,但每次要求都會發現無法達到,主因是個人習慣很不好改,以致知道卻不容易做到!
尤其定式擺好,達到上述要求外,但肩膀會聳(不可聳肩),手肘會翹(需放鬆),腕關會出力(不可出力),實腳用力往下壓求湧泉貼地炁有根(實腳膝蓋中央對腳中趾,不求感覺),虛腳不敢放鬆而用力挺(膝蓋放鬆),這些缺點都需修成括號內的要求,目的都是讓炁往下走。因此恐需花很長的時間去修正!故學本門太極拳沒有自認很滿意的,需修終身,在謙虛中自然而然的進步,不會在自滿中練到好功夫!
尤其定式擺好,達到上述要求外,但肩膀會聳(不可聳肩),手肘會翹(需放鬆),腕關會出力(不可出力),實腳用力往下壓求湧泉貼地炁有根(實腳膝蓋中央對腳中趾,不求感覺),虛腳不敢放鬆而用力挺(膝蓋放鬆),這些缺點都需修成括號內的要求,目的都是讓炁往下走。因此恐需花很長的時間去修正!故學本門太極拳沒有自認很滿意的,需修終身,在謙虛中自然而然的進步,不會在自滿中練到好功夫!
2019年2月8日 星期五
2019年2月3日 星期日
108/02/02苗栗公館班練道家太極拳知道錯,成長空間無限大!
兩人一組練習移位,告知未練習者只要注意練習者不可高低即可,結果發現、向前移會有前傾造成後腳跟離地。向後移時,則會身體後仰,造成前腳尖翹起來或者身體高起來。即使在旁不斷要求不可高低,但始終無法做到,但卻能讓大缺點漸漸變成小缺點。
練完,大家共同心得,改習慣很難,非常有挫折!但知道缺點慢慢改,發現會進步的,表示練道家太極拳知道錯處,成長空間是無限大!
2019年2月1日 星期五
108/01/31竹南班起式六動炁都是往下,練成「抽坎填離,還精補腦」境界!
師爺對呼吸解說在黑皮書只寫「輕、慢、細、長」,從沒有說如何吸,如何吐,而先師在「太極拳道幾」也僅在預備起式上第三接第四動有提起,但我們學習者會過度解讀,會有注意呼吸的習慣,尤其起式六動。若以兩人一組方式練習,未練習者手模練習者胸前時,會發現胸腔起伏,丹田無法保持水不揚波。
本門既然是「純道家太極拳」就是要將後天練回先天(也就是練到「水火既濟《水火要顛倒》),因此起式六動炁都是往下走,經丹田,到玄陰,過尾閭,渡命門、至夾脊,從兩手指出。
故胸腔、丹田都沒有起伏,形成「牽動往來炁貼背」、「河車倒運」,練成「抽坎填離,還精補腦,以後天坎離,歸回先天乾坤。」如此才能達到養生的秘密!!
2019年1月31日 星期四
108/01/31苗栗社大有人為求感覺套上六十四卦,卻將拳架練死了!
太極拳是根據易經的理和炁,因此拳架和應用,是有拳理作指導,不是根於象和數,不要求感覺,但是有人為求感覺卻將拳架套上六十四卦,表示有練到成果。但這是將太極拳練死了,如同練拳為求炁感,要求配合呼吸一樣,是違背自然,故練本門太極拳呼吸以自然為原則!
2019年1月30日 星期三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