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1日 星期三

換形由於肩膀、腰會先轉,膝蓋以下跟不上,承受身體重量,且不斷互相摩擦,一段時間後,膝蓋一定會痛

            本門基本功平移、換形(關門),這是呼應張三丰祖師爺所寫的太極拳經「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需完整一氣」的要求。而鄭曼青師爺在民國四、五十年代,發現許多人在練習甩手功,結果引發心悸、小中風等後遺症,由於鄭曼青師爺中醫造詣很高,發現由於抖動原因造成中樞神經出問題,因此創「熊經」。鄭師爺聰明絕頂,本功法其實也是在力行「移位、換形」的基本功夫。

        前文提到如何做好「平移」動作,本文再列述「熊經」在換形的動作要領(拳架的換形要領也是一樣):

ㄧ、身體移至定位時(左腳),由腦袋發動左轉的指令,此時,左腳湧泉接受訊息,即向左轉,轉到肩膀有感覺先動時,需停止行動。

二、移位至右腳,動作如前。

三、旋轉弧度不要馬上做到一百八十度。

四、由於肩膀、腰會主動先轉,上半身旋轉多,膝蓋以下跟不上,會承受身體重量,且不斷互相摩擦,練習一段時間後,膝蓋一定會痛,為解決問題,遵守老子道德經說的「少則得,多則惑」原理,旋轉不宜過大,甚至只有一些些(需經過上課才能知道一點點是多少),練習時間久了,真正養成能「由下而上」,此時,旋轉弧度就可更多,甚至向左右180度以上!

五、學習道家傳統太極拳,不要妄想短時間練到,速成只會折損自己的膝蓋。只有一點一滴的「修改」,才能累積本門看家本領「由下而上」的旋轉功夫。

       「移位」、「 換形」切實做好,盤拳架拳架應該不至於發生膝蓋疼痛的問題,如能早晚如法練,時間到了,自自然然輕鬆發人離地三步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