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學員主動上台要求演練「二氣陰陽盪逍遙」,探討有無練錯,這觀念是正確的。表示回家有練之外,也藉上課,詢問授課老師獲得肯定的答案。這是非常重要的思維,追求源頭,不盲目練習!
而授課者不可存有「敷衍了事」隨便給予答案,一定要有「傳道、授業、解惑」的本事,前兩者較容易做到,後者解惑才是功夫。因為要看出學員問題外,也要針對缺失提出意見,讓學員有所收穫!
該員演練一兩次後,問題出在
一、在甩手不是由下而上的軸心旋轉。
二、本能腕關出力。
經改正之後,該員馬上反應:「每天至少練習兩百下以上,而且也遵照上課要求做,為何仍被改?」這就是本門太極拳特色地方,強調「下面的力量指揮上面」,由於非「上面的力量指揮下面」因此需時時改正錯誤。別門派教拳、練拳架,大都是追求動作熟練,不講求如何「力由湧泉而上」,因此手揮來揮去,如同舞蹈。在應用上則是見招拆招,認定只要「拳練萬遍功夫自然來!」所以很快就學會拳架,但也迷失在「由內而外」太極拳的真諦!
本門既稱「純道家」、「純炁功」就需在黃帝內經「緩節筋柔而心和調者,可使導引行氣」、老子道德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專氣致柔,能嬰兒呼?」、「少則得多則惑」黃老學說加以落實,因此不需要苦練而要勤練,也就是多次練習,累了休息,再練習,如此反覆多次。之後,則需探討有無符合拳理:由下而上、不動手、有力不出力。再針對缺失改進,然後上課一定要問授課老師。如此追源頭,因此只要如法練沒幾下,雙手必會麻漲且舒服。如用力甩手,手即不會麻也會覺得累,每天早晚練,一百天後必有進步,時間到了自然而然就進入「純炁功」的太極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