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2日 星期三

練習摟膝拗步過程,發現「手」容易出力,因此需透過第三者協助,不讓肩膀動!

         本門能擁有眾多的學習者,是因為鄭曼青師爺在抗爭期間,能以瘦小身材,輕易將高大的外國軍人連根拔起。先師去日本與自衛隊成員過招,沒有輸過。都是以太極拳力小勝力大的原理佔上風。

           因此學習者莫不以能「發勁」為最高目標,但練習過程要注意不是將對方推開或推倒,或衝撞。而是要連根拔起,這功夫須在最基礎的「拳架」養成「由下而上」、「不動手」、「平整均勻」的習慣,故符合要求非短時間能達到,一定要耐得住改「動手」、「由上而下」的習慣,「發勁」練習才會輕而易舉!

         本影片以「摟膝拗步」示範,主要以往用正面發勁,身體很容易往前衝,犯上半身先動的毛病,因此改以側面站的方式,較能保持身體不會往前衝的習慣。但在練習過程,發現「手」容易出力,因此需透過第三者協助,不讓肩膀動,也就是以往常說的「形不變炁變」才能掌握「發勁」的特性!

2025年1月8日 星期三

113年台中班聚餐!

  

      台中班年終聚餐於1月7日晚間在北屯「柴火」餐廳舉辦,聚餐好處就是「心中疑問,馬上面對面討論」。部分學員認為:

一、原本對「左家功法」的「似有似無」,很有抱握,但經過多年的挫折磨練,才慢慢知道,沒有所謂的「絕對」,只有「相對」。

二、「將動作做得很對」其實是「把姿勢擺出來」而不是「由內而外」由炁來詮釋。

三、比以前能掌握重點,不會抓不到,練起來較有方向。

四、看別的師兄姐練拳,也知道是否「由下而上」、「不動手」練對與錯!

大家的拳理,顯然比以前更清楚,這是可喜現象,拳理通,絕對不會走冤枉路!
















2025年1月5日 星期日

元亨道家傳統太極拳社台中班114/03/03招生訊息!


 預防醫學太極拳課程招生

一、根據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65歲以上老人過去一年曾跌倒比例為1/6。為了讓長者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有助於降低早逝、慢性病所造成的失能,學習太極拳能增加社會參與、降低醫療與照顧的成本等。
二、「道家傳統太極拳」主修鍊借天地的炁,讓本身不好的炁回歸天地達延緩老化、保持青春預防失智!
另外對有心悸、胸悶、憂鬱、五十肩、肩膀腰痠、睡不好、運動舊傷、耳鳴手腳冰冷、等問題者也有一定療效。歡迎報名參加道家傳統太極拳!
三、研習內容:
1「太極運動十三式」以道家太極拳為主幹、加易筋經、八段錦、五禽戲、養身二十四法為輔。
2、學習鄭曼青師爺晚年所授「道家傳統太極拳」,包含釋儒道三教精華,修煉心性和真炁,為無色無味的純炁功、腳先動手後動的純先天、拆開練的純道家!
二、開課地點:台中市旅順278 「全聯福利中心」三樓 (民俗公園斜對面)
四、開課時間:114年03月03日〈星期一〉晚上7點至 9 
五、課   別:十二週一期〈 每週一授課〉
六、報名聯絡:范先生0920-539569 謝老師0910565519

2025年1月2日 星期四

先師在「太極拳道幾」將三十七式拳架,以美軍操練方式,拆開來講解,一動一動的教!

        年終聚餐這次場地舒暢也隱密,聊天不會受到干擾,學員有更多時間將心中疑問提出。最主要的疑問是,外面那麼多的太極拳,都會自稱「鄭曼青祖師的嫡傳」要如何區別?
         這答案在部落格已敘述過,利用本次聚會再次解答:
鄭曼青祖師有許多學生,有學畫的蔣宋美齡、有學詩的劉婉容、周瑞文。有學醫的武仲瑛、鄧安中、彭主榮(頑猴回憶錄《卷下1137頁》)。真正為健康跟著學拳更多了,至少上萬人,有少數是上小貼,上小香堂。但真正依武林規矩呈六摺大貼(源於春秋,基於六經之首易經)拜鄭師爺大帖只有卅位,這些師伯們的學生可稱鄭師爺的第三代「弟子」。由於鄭師爺眾多弟子只有先師進入「左家」,所以先師門下都是一脈相傳的「左家」弟子,純度最高!
        而先師隨鄭師爺學拳過程,是一動一動的學。故先師在「太極拳道幾」也將三十七式拳架,以美軍操練方式,拆開來講解。因此大家所練的拳架會與其他鄭師爺學生有相當不同。且「鄭子太極拳」已被「時中學社」向內政部登記為其所有,故先師門下都稱「道家傳統太極拳」以作區別。
         先師拳架是一動一動拆開教,因此門下盤拳架都分得清清楚楚,「腳停手停」、「平整均勻」、「腳先動手後動」的先天拳,不會含含糊糊,整套學完大約需九個月以上,所以與鄭師爺其他門下「手先動腳後動」的後天習慣差異很大,一看就知道完全不同的拳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