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課程複習「橐籥功」特別強調「有力不出力」,尤其容易出力的腕關,再次要求一點點力都不可有,有學員反應「非常難」無法做到。告知秘方就是「腦筋不可用力」只是「口中默念捲開、合起來」。然後請兩人一組練習,未練習者手放在練習者「膻中」前約一個手掌長度,感應有無溫溫的熱氣「一進一出」。
為測試有無走對「純炁功」路線,分別做兩個動作:
一、練習者很有感覺的腕關出力且雙手以拉開方式練習,結果未練習者的手一點熱氣也沒有。
二、練習者沒有感覺的腕關幾乎沒動練習,雙手保持原狀,結果未練習者的手會有「一進一出」的熱氣。
練演完後,學員都感到驚奇,為何有感覺的練習,完全沒有「炁感」。而幾乎沒有動作的練習卻「炁感強」?這就是學習「純道家太極拳」的思維要走「反」的路徑原因。因為「炁」是無色、無味、無形,只能在「似有似無」的狀態練習,多一點不行,少一些也不可以,走「中庸」之道,才能練到「形不變炁變」的境界!
由於是「似有似無」的「道家」思維,學習路徑不容易掌握,因此建議一定要來上課,略有走偏,馬上在課堂上會被發現,然後改正,如認為可在家「閉門苦練」,只會「自我感覺良好」愈練愈用力,走偏,練出一身外家拳好功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