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傳統太極拳」三十七式的第一式「預備式、起式」,本文先論述「預備式」練法:
練前,需做好身體、思維放鬆,先三調〈全身放鬆、呼吸調勻、排除雜念、達天人合一〉之後,心齋鬆開,是關鍵時刻,如隨便將雙手拉開或用力挺胸,都無法達到有形身體的「開」,會影響「預備式」分解動作如下:
第一動:全身重心落右腳,是拳架分陰陽的開始,也就是體用全歌說的:「妙在二氣分陰陽」。因此若身體、內炁沒有「開」的基礎,則無法以「合」來達到。本式練習者,容易蹲膝蓋、虛腳跟提起、雙手由腕關轉開,只是形體的練拳,不是內炁的練拳,此習慣不改,即使苦練多年,是無法體會「純炁功太極拳」的奧妙!
第二動:藉由實腳的右旋,帶動左腳根外旋,讓原本四十五度的腳尖朝前,全身仍保持安舒中正。
第三動:仍然藉右腳繼續向右旋轉,讓左腳向左盪開一步,腳根著地腳尖朝前,全身仍保持安舒中正,不可隨著擺動。
第四動:實腳重心由湧泉力量移至左腳,全身保持安舒中正,不歪斜、高低移至左腳。
第五動:藉由左腳向左旋轉,帶動右腳尖由45度轉正,但不可由肩膀幫忙,全身仍維持安舒中正。
第六動:重心移至兩腳中間,移位一樣不歪斜、高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