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太極拳」係原習外家功夫的左祖師萊蓬技服無名道長的純道家功法而向其習道,主要修心法及練炁的「左家功法」!傳承都是單傳,由左祖師百歲始單傳給張太師欽霖,張太師與鄭曼青師爺同是楊家入門弟子,早鄭師爺二十二年進入楊家,隨澄甫大師學拳,張太師再單傳鄭師爺,鄭師爺再單傳吳老師國忠,到吳老師才廣傳。門下學生已有多人在傳道。本門以學習鄭曼青師爺晚年所授純道家太極拳為主。
2024年9月27日 星期五
兩人一組方式對練養丹,只要有感應,未練習者就往後走一步!
2024年9月22日 星期日
養丹如想經由內部肌肉伸展或冥想,讓前後人產生互動是「緣木求魚」!
本門太極拳能隨時隨地,甚至睡覺都能練的就是「養丹」,因為它的目的在把本身的炁「汰舊換新」隨時保持全新的狀態。它的功能非常多,由於是只是手擺著,不需「想東想西」更不需「配合呼吸」,自然「血靜流於肝」符合養身之道。最後練成全呼吸,在盤拳架是「平整均勻」,最後武術運用更是無形、無相,沒有招、沒有式,一碰就出去!
2024年9月17日 星期二
發勁只要配合「橐籥功」等其中之一,都能貼身打將對方發起!
記得某年夏天的某個晚上,在神龍山莊咖啡坊,當時在澳洲的先師與大家進行視訊,出了一問題「何謂寸勁?」並點名,結果各種答案都有,我當時回稱是「擠勁」。當晚先師沒有給答案,大家討論也沒有結果!
後來,先師在教「左家功法」如「橐籥功」、「寒芒衝霄」、「起落鑽翻」時,不斷強調一般武術打人,需有段距離才能克敵,無法近身打,只有本門因「不動手」、「內動」,才可以貼身發勁,且輕易將對方拔根離地,比「寸勁」更上一層!
當時聽課、看示範,認為只有先師做得到,我是連邊都沾不到。但隨著練拳及教拳的時間增加,在教學相長(學生教我較多)的獲益下,逐漸掌握「無形、無相、無色、無味」的「純炁功太極拳」要領,因此發勁只要配合「橐籥功」、「寒芒衝霄」、「起落鑽翻」其中之一,由於有陰有陽,沒有預備動作,都能貼身打,瞬間將對方發起!
2024年9月8日 星期日
以各種方式下針有配合左家內功效果最好,不僅不會耗氣也藉此練功!
有學員是執業的中醫師,曾在神龍一日遊時,問先師一些中醫方面的問題,先師建議她:「一、可以針對自己的專長,加強專業知識,讓自己成為專精的中醫師。二、如果幫病人針灸時,以湧泉之力下針,減少體力消耗。」
該執業的中醫師曾心得分享:「利用中醫幫人針灸,因為用全身力道下針,很耗氣,因此行醫時間會縮短,即使五十幾歲會減少針灸的對象。」
由於本身不是中醫師,因此,無法幫人下針,但當有學員,扭傷或身體不適之時,會記取先師的建議,以湧泉之力幫忙。教拳多年之後,由於教學相長的收穫下,發現藉由「左家內功」幫忙,解決學員各方面的問題,效果更好!因此建議他以左家內功幫忙下針,除本身感受輕鬆及延長針灸行醫之外,對病患也會舒服許多!
本影片即是在詮釋,以各種方式下針的結果,當然有配合左家內功效果最好,這是因為如同練習發勁,不僅不會耗氣也藉此練功,功夫會愈練愈來愈好!
2024年9月6日 星期五
疊腰是雲手初階要求,進階仍遵守不動手原則,五臟六腑都能內動!
疊腰是雲手初階要求,也是本門練內炁與外炁相鼓盪的不二法門。因此進階更需遵守不動手原則,不可認為已練好幾年了,很鬆了,可以隨意兩手如行雲流水一般揮舞,如此只是將自己走入體操的「太極拳」,只是出出汗,對改善身體健康毫無幫助,且糟蹋鄭師爺、先師一再叮嚀「動手非太極,太極不動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