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9日 星期三

印證有無炁動,兩人一組對練,每位都有感應!


        有學員反應:「我怎麼知道有練到『炁動』?」這是每位學習本門太極拳想知道的答案!
       我們號稱「純炁功拳」,在練習過程,難免會想知道「有沒有練到?」因此會一直想「要有炁」,以致意念太重,造成肌肉僵硬有如鐵塊,自然無法「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練不到「純炁功拳」!有的則是「自我感覺良好」、「愈想愈有炁」認為「練到了」。
      為了印證有無練到「炁動」以兩人一組對練,練習者做前後移位的「按手」,未練習者站在正前方三步遠,如練習者「移位」讓未練習者有感應跟著「晃動」,代表練習者有練到「炁動」,若動都不動,對不起!代表根本沒有練到。
        如此兩人一組對練,每組各自互練十次,然候再換對象。經過輪流多次,回到原來對象,才結束對練。結果,每位都有感應對練者的「炁動」,代表這些年來遵守先賢智慧所創的「由下而上」拳經要求練習,有所收穫,信心滿滿覺得開心!

 

2024年5月25日 星期六

元亨道家傳統太極社公館班113年7月6日招生訊息



元亨道家傳統太極社公館班招生訊息

依衛生福利部(民國100)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之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估算: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為防範自己有罹患症狀歡迎加入道家傳統太極拳行列能延緩老化、預防失智、返老還童、保持愉快心情嗎!
另外
有心悸、胸悶、五十肩、運動舊傷、失眠、耳鳴手腳冰冷、富貴手、白內障、乾眼症、飛蚊症、板機手等問題者也
歡迎加入!
 研習內容:
1、太極拳運動十三式(以道家太極拳為主幹、加易筋經、八段錦、五禽戲、養身二十四法為輔,再綜合易經之理、內經養生之法、道德經專氣、孟子養氣、莊子心齋坐忘、千金方調氣等內功) 
2、基礎內功:
心齋(導陰接陽)、熊經鳥申(源於五禽戲)簡單易學的動作可消除腰腹鬱積(瘦腰消食)遠離壞病恐懼,是預防醫學中極優秀之根本功法。
 降魔降心(道家添油)為煉精化氣添髓的築基功,是延緩油盡燈枯的添油法,預防各種老年慢性病。
靠山功(俗稱虎背功)是武術避免碰撞損傷的基本功法,可衝開胸中老傷鬱氣,也是實戰透勁的輔助功法。
養丹是以自身及周遭之炁藉由自然開合之勢,更進一步清理全身細胞之老廢物更遠離了細胞惡質變化的隱憂。
3、道家傳統太極拳三十七式(鄭曼青師爺晚年所傳授平整、均勻、不動手、由下而上、上下有根旋求中脈、炁有根、行炁方法)
4、開課地點:苗栗縣公館國小(公館鄉中村大同路15號)
5、開課時間:1130706日〈 星期六〉上午7:00─8:30
6、課   別:12堂一期〈 每週六授課〉
7、報名聯絡:謝老師 0910-565519 顏先生0952-099-128

2024年5月21日 星期二

學了太極拳碰到台中捷運砍人事件,有無防範措施?



            今天(5/21)上午十一時許,傳出台中捷運發生砍人事件,學員反應:「學了太極拳,碰到這種事情有無解決方法?」
        為了讓大家瞭解,學本門太極拳最厲害處在「眼神罩住對方」,因此以兩人一組進行演練,甲方扮演攻擊者,乙方扮演乘客,當攻擊者襲擊時,乙方由於平時有練「降魔降心」及九轉玄功,能罩住對方來勢,心裡已安定許多,然候不慌不忙以「金樑換柱」接或「化」對方來勢!每組對練三、四趟後,再換組,練多次後,結論:反應「好玩,且不會慌張。對自己練的太極拳感到信心十足!」

2024年5月18日 星期六

大自然告訴我們,萬物都是由地下往上長,練拳也是「由下而上」!

         張三丰祖師遺著「太極拳論」:「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盪,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斷續處,其跟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機完於一氣⋯⋯」如同萬物,都是種子撒在地上,先往下紮根,慢慢盤根錯節吸收地底的能量,根紮的愈結實,往上長的也愈茂盛,遇到大風大雨不易被吹倒。

         所以大自然的原理告訴我們,練拳都是「由下而上」一步一腳印的努力成長,沒有速成,更沒有「由上而下」的學習,如此必定吸收不到大地的精華,不符合養生之道,在武術應用上,也是靠上半身的力量與人對決,遇到身手更敏捷的對手,絕對立馬判勝負!

        若養成「由下而上」習慣,平常藉由湧泉吸收大地精華到體內,又由天門回歸天上,然候再吸收宇宙的能量進入體內,再由湧泉回歸大地,如此週而復始,好的氣一直到體內,身體自然會愈來愈好,很容易達到養生功效!而在武術運用,雙方一點頭,藉由平時練的「神內斂」、「守外竅」的習慣將對方罩住,加上「由下而上」手不會出力,對方不知力出何來,無法預防,自然將對方發出!